胡锦涛访美展示中国积极形象:寻求合作共享文明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2日16:44 中国新闻网 | |||||||||
在耶鲁大学以中国历史文化流变谈到当代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之后,中国元首胡锦涛今晚结束了为期四天的访美行程——从西雅图到华盛顿再到耶鲁,仿佛从未来空间经过现实世界回到了历史长河,胡锦涛向美国人展示了中国全新的积极形象。 这个形象便是:期许未来,寻求合作,共享文明。
无论是经贸分歧还是知识产权纠纷,无论台海议题还是全球合作,华盛顿和北京之间通过胡锦涛与布什的握手,实现了“和而不同”的平等对话,达成许多重要共识。 更为重要的是,胡锦涛这次历史性的访问,必然有助于美国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 第一,在经贸上,胡锦涛展示了中国缓解中美经贸和知识产权纠纷的诚意: 在西雅图,胡锦涛在波音公司拥抱美国工人、饶有兴致地参观比尔·盖茨的未来之家、风趣幽默地提到星巴克咖啡,显示了北京对于中美经贸前景的期许、对保护知识产权的承诺以及对不同生活方式的尊重,令外界耳目一新。 尽管此刻正值美国国内政治竞争升温,经济上也存在对华焦虑情绪,但毕竟这个与中国分享共同利益以及视中国为“利益相关者”的美国,很需要中国。就在一周前华盛顿上空还弥漫着美中经贸争端的紧张氛围,似乎在胡锦涛解疑释惑的谈笑间得到缓解。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关系研究学院中国研究系主任大卫·兰普顿说,中美两国的民众往往过多地考虑各自的困境,而很少去思考对方的困难。胡锦涛主席访美将有助于增进美国民众对中国国情复杂性的了解,并直面美国民众的难题。 第二,在政治上,胡锦涛宣示了寻求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的积极姿态。 在华盛顿,通过在白宫南草坪的演说、与布什在椭圆形办公室的会谈、出席美中友好团体晚宴的讲话,胡锦涛从政治家的高度出发,提出发展中美关系的长远规划,并以积极姿态多次强调“全面推进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这一点受到美国媒体的肯定。 美国对中国在政治上所采取的,正如兰德公司专家梅代罗斯所说的“对冲战略”——美中经济融合日益密切,同时担心中国崛起对其构成潜在挑战,于是对中国两面下注“对冲”,实施两手政策。一方面强调接触合作,另一方面谋求抑制中国。 那些希望中美关系出现戏剧性的乐观进展和过分夸大分歧而悲观的观察家们,这一次或许会感到意外。在两国元首达成的许多重要共识中,首先包括双方都认为应该坚持用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审视和处理中美关系,正如布什总统所说:“作为国际体系中利益相关的参与者,我们两国有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 尽管中美对两国关系的看法同中有异,我们相信,胡锦涛此次向白宫表达建设性的定位,已展示出两国关系广阔的未来空间。 第三,在文化上,胡锦涛表达了中国历史蕴含着人类共享文明的传统。 在耶鲁大学的讲堂,被外界认为具神秘色彩的胡锦涛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入题,谈到最近28年改革开放带给中国的快速增长和难题,并宣示中国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鼓励两国年轻一代加强交流。 在这所为美国不同历史时期造就了无数精英的著名学府,胡锦涛谈到了中国人文化精神中的“以和为贵”、“协和万邦”——在人类文明交流过程中,应该积极维护世界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排斥…… 因此,评估此次访美的成果,除了政治观察家们眼中的具体议题之外,胡锦涛对美国产官学各界人士发表的演说以及广泛接触美国民众的开放姿态,极具深意:即一方面从最高层推进中美关系,一方面促进普通美国民众对中国的关注与了解。 我们相信,在当前中美关系的重要时刻,胡锦涛主席对美国的访问不仅尊重中美关系需要双方持续、审慎和共同经营的客观现实,更高瞻远瞩地提出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的未来,应该能够赢得美国民众的信赖并促进中美关系发展。 当然,解决中美两国之间所存在的问题还需要更多的时间。但只要双方都尽可能地缩小双边分歧,中国所展示出的积极形象,必会换来开花结果的未来。 来源:美国侨报 社论 相关专题:胡锦涛访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