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山东举办进城务工青年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论坛(4)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30日15:39 大众网

  嘉宾 :

  张车伟:第三,我觉得还应该为农民工、进城务工农民提供更多的公共政策的支持。这样的政策包括什么呢?包括市场的就业政策,包括市场提供的就业信息,包括就业的资源,这是政府应该做的。只要政府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引导好市场,那么全社会共同来参与。我们用适当的政策向这些群体予以倾斜,向这些人进行投资。那么我想我们中国的发展一定
会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我们中国也会更加的强大!谢谢大家!

  [2006-4-30 上午 09:57:00]

  主持人: 王磊:下面,请山东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秦庆武作报告,报告的题目是《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建设》,大家欢迎!

  [2006-4-30 上午 09:57:00]

  嘉宾 :

  秦庆武:非常感谢团省委邀请我来参加这个论坛,我之所以很高兴来参加这个论坛呢,是因为这个论坛非常有意义。20天前呢,我们也在这个房间举行过一次“2006年中国乡村发展论坛”,主体是新农村建设。今天的论坛题目是“进城务工青年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今天在座的也有很多非常成功的代表。不管怎么说,你们已经成功了,这是一个大的趋势,在新农村建设当中你们也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2006-4-30 上午 10:07:00]

  嘉宾 :

  秦庆武:我讲三个问题,第一个为什么中央要重提新农村建设,把这个背景谈一下。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不是现在刚刚提出来的,实际在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一直在提,实际上到90年代再提的时候也是有了新的含义,但是这次不一样了。这一次它的背景和意义都不一样了,这次之所以从中央到地方喊得这么响,是因为中国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非要解决“三农”问题这个大背景下。

  [2006-4-30 上午 10:07:00]

  嘉宾 :

  秦庆武: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呢,是因为我们城乡差距非常大。有人比喻说我们现在农村和城市就像道家的阴阳鱼,差距非常大。工业集中在城市、财富集中在城市,所以人们享受的是现代的城市生活。农村是代表的农业经济,小农经济,农民也处在传统的生活之中。农村应该说资本流失、财富流失、人才流失、甚至连美女也流失了。前段我听说瑞典驻华大使回国述职,问他对中国的感想,他说“中国的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当然有一点夸张,但是确实这个差距非常巨大。30年前我在农村插队,到了去年我们回归30年,又回去聚了一下,我回到我原来那个村看了一下,基本上和30年前没有什么区别。今年春节的时候,我爱人家乡是浙江的,她也是在浙江插队,在一个比较落后的地区插队。她对当年的印象还非常好,觉得虽然穷,但是山清水秀的,很干净,人也很好。今年她回去一看是大失所望,我也跟着她回去看了一下。那个山村确实有一部分人富起来了,盖了一些楼房。因为南方盖楼没有规划,村里变得非常脏乱,感觉到虽然有所变化,但是变化不大。所以大失所望,就是经过了30年,农村还是没有多大变化。

  [2006-4-30 上午 10:07:00]

  嘉宾 :

  秦庆武:所以我们要实现全面小康、实现现代化,全面小康我们不能把我们农村放到小康之外吧。城市,包括我们济南,和欧洲比差别不大。你像我们的上海浦东,建得这么漂亮,就算是欧洲也没有这么生机勃勃。我们要实现全面小康,要实现现代化,不能把农村抛在现代化之外。所以基于这种背景下,我们国家提出来要进行“新农村”建设。过去我们实行的是向城市倾斜的战略,现在要反过来了,要向农村倾斜。实际上我们农村建设就是打了一个包,在这个包里把“三农”问题解决。

  [2006-4-30 上午 10:07:00]

  嘉宾 : 秦庆武:实际上这个问题的解决不是那么简单,不是美化美化街道、盖盖新楼房弄得漂亮一点就行,而是中央提出来的战略,重新认识新农村的建设。

  [2006-4-30 上午 10:08:00]

  嘉宾 :

  秦庆武:第二个问题我想谈一下是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也是我国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为什么说我们还是要进一步转移农村劳动力呢,这是由我们中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我们国家的国情就是人多地少,我们国家现在大概有十来亿亩耕地,如果按户籍人口有9亿多,人均有5—8亩地,而且非常零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这么多的人口,有这些耕地,用1亿劳动力耕地足够了,甚至用不到。大多数人口如果不转移出来,在农村实际上是一种失业状态。因为在农村已经承载不了这么多的人口,我们张所长主要是研究劳动力的,为什么大家出来了?是因为用不了这么多的人了。如果在家里,可能是处于一种失业的状态。因为就中国现在的农业来讲,过去中国的传统农业是精耕细作,它的生产力水平已经算是不错了。但是人均土地太少,所以他生存的功能在下降。大家都是从农村来的,农村土地如果种粮食的话,一年下来刨去成本的话,一年纯收入也就是200、300块钱。靠农业,不光是没有办法致富,而且连养家糊口都没有办法。现在我们的土地更多的是起到一种保障作用,而不是养家糊口的作用。

  [2006-4-30 上午 10:08:00]

  嘉宾 :

  秦庆武:前段时间我在东营就说,实际上中国的小农已经破产了。为什么呢?因为光靠土地养活不了自己了。现在我们大家都能吃饱了,但是我们农民和城市里的人支出都是一样的,比如说孩子要上大学,农村出来的孩子和城市出来的孩子都要交一样的学费。比如说看病,以前我卖上半袋小麦就可以看一次病了,现在你卖一百斤小麦也看不了一次病了,所以现在农村是小病不看,大病看不起。这个问题真是非常严峻,一个家庭本来过得非常好,如果有一个家庭成员生病了,一个家庭就拖垮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年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我们国家还有两亿人,还处于这么一种状态。按照联合国的规定,每天人均收入1美元以下的就属于贫困人口,如果按照这个标准算的话,我们国家的贫困人口更多。

  [2006-4-30 上午 10:22:00]

  嘉宾 :

  秦庆武:现在我们中国的农民劳动力大体上总数是4.9亿,进城打工向乡镇企业转移的大约是2亿,经常在城市里的人口大约是1.2亿。目前来说,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大约还有3亿农村劳动力在农村。所以如果是我们有1亿劳动力在农村足够的话,我们还有将近2亿的劳动力需要转移,应该说我们转移的任务还是非常严峻。刚才谈了一个数据,应该说这么多年来,农民工在我们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是我们祖国建设的主力军。现在据统计呢,我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已经超过了50%都是来自农村。农村的人如果都回去的话,肯定整个城市都站不稳了,所以大家做的贡献是非常大的。就是像我们春节,好多农民工都回家了,我们城市就碰到很多困难,有的都转不动,应该说大家做的贡献非常大。我们现在的主要问题还是需要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能够转移到城市里来。现在存在的很多问题就是转而不移,就是大家到城市里打工没有问题,但是真正留到城市里面就非常困难。所以我们国家有很多的流动人口,春节就回家了,真找不到工作就回家了。但是这个就不符合发展规律了,应该让大量的农村人口能够在城市住下来。所以我们下一步要解决农民工进城住房问题,通过提供廉租房、提供住房补贴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这个应该是一个大的趋势。

  [2006-4-30 上午 10:22:00]

  嘉宾 :

  秦庆武:应该说在13亿人口中,我们起码要转移到11亿,农村留2亿人口,我看足够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农村留2亿人口,我们的土地还是不够。所以中国农村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国家问题,恐怕30、50年很难解决。所以城市化还是我们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根本的出路。我们按照这个道理,人类一集中他就产生分工分裂,就产生规模效益,所以希望大家能够有机会提高自己的素质,能够有机会留下来。这是我讲的第二个问题。

  [2006-4-30 上午 10:22:00]

  嘉宾 :

  秦庆武:第三个问题我想讲一讲如何理解反哺农村、返乡创业的关系。进城还是返乡?我们都是从农村出来的,对农村都有很深的感情。有很多人在城市创业成功了,但是还是想反哺农业,想为农村的发展做一点贡献,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去农村调研的时候,很多人就反映,我们大量的精英都流失了,你让我们怎么搞建设?新农村建设是不是要他们回来,这是很多基层干部提出的问题。新农村建设不是让你们回去,我们还是要转移农村劳动力,但是有的人可以回去,比如说我们前排坐的这些成功人士。比如说讲的这个梁西森,他拿出很多的钱在农村建别墅,这个确实很难做到。但是我想正确处理这个关系,下一步来说确实是非常重要的。

  [2006-4-30 上午 10:22:00]

  嘉宾 :

  秦庆武:我想这个反哺农村,不是说让你回去再从事农业。因为我刚才说了,农业不需要这么多人,即使你们返乡创业,也不是从事农业。当然有的同志可以搞规模化农业,但是主要是在工业。反哺农业,第一个是我们的工资收入寄回去,这个反哺是非常巨大的。刚才张所长讲了,你像一些民工的输出地,像安徽呀、河南呀,家里的房子盖起来了,老人孩子生活好了,这就是最大的反哺。这是一个方式。

  [2006-4-30 上午 10:22:00]

  嘉宾 :

  秦庆武:再一个,我觉得有些反哺不一定是以物质的形式,而是以精神文化物质的方式,也是一种反哺。比如说你们回家了,你们把现代的文明带到了农村,有的还起到了一种移风易俗的作用,这也是一种反哺。还有的把你的亲戚、朋友带出来,这也是一种很大的反哺。应该说呢,农民工对城市的贡献是非常大的,他们做了一些贡献,每个农民工创造的城市价值大概有两万五左右。这样就是说,他们这个钱,相当一部分除了他们在城市里的花费之外,他们大部分还是要寄回去的,这样起到了一个很大的反哺,有很大的作用。

  [2006-4-30 上午 10:22:00]

  嘉宾 :

  秦庆武:前几年我们搞了一个农民收入增加的调查,农民收入增加中靠家庭的收入是很少的,大部分增加的收入是打工的收入,这就是一个巨大的反哺。还有,比如说我们学的一些科学技术知识,在乡村建设中也有用。包括现在的一些大学生,在城市找不到工作,也踊跃的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回农村去创业,这也是一个渠道。还有我们讲的一些成功人士,进城比较早,自己的企业成功了,也可以回乡创办自己的企业。像我们刚才讲的那些例子,就是说返乡创业或者说反哺农村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它和我们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并不矛盾,我想要处理好这个关系。

  [2006-4-30 上午 10:23:00]

  嘉宾 :

  秦庆武:下一步对农民工问题呢,我想真正解决农民工问题,我们还是要鼓励有能力、有条件的农民工,还是要能够进城,甚至把你的家属带出来,这样减少农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余农民,把土地分得多一点。前几年我们也呼吁,为农民工进城创造条件。比如说我们就呼吁,应该提高农民工的工资,现在的工资水平确实太低了。前几天调查,广东的农民工工资增加了60块钱,但是生活水平提高太快了,实际上农民工的工资是降低了。过去呢我们工资低是因为无限供给,现在都是民工荒了,这也是农民工的一个机遇,就是农民工招不到了,提高工资才是一个出路。现在农民工挣的工资才是保障他能够在城市生存的基础,然后略有剩余。你要让他的工资不但能够租房子,还要能够攒钱买房子。所以我们在北京开会的时候甚至就提议,能不能在全国统一规定,比如说农民工工资最低不能低于一千元。

  [2006-4-30 上午 10:24:00]

  主持人:

  王磊:刚才,团省委副书记、省青联副主席张光峰在致辞中,对进城务工青年的积极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介绍了开展“万名有为进城务工青年反哺乡村行动”的主要内容,并就开展好这一活动对各级团组织提出了明确要求;省政府调查研究室乔尚奎主任、中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张车伟研究员、山东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秦庆武研究员分别从农民工的地位、贡献与发展趋势,进城务工青年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做了生动、精彩的报告,使我们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为做好下一步工作很有帮助,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向他们的精彩报告表示衷心的感谢!

  [2006-4-30 上午 10:25:00]

  主持人: 王磊:第一阶段的内容就到这里。接下来进行第二阶断的内容。请齐鲁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武大海主持第二阶断的内容。 [2006-4-30 上午

  10:26:00]

  主持人:

  武大海:各位朋友,非常容幸为大家主持今天的论坛,为什么呢?应该说是我们今天这个活动的议题非常有意义,刚才各位专家也已经讲到了,进城务工青年是我们这个社会非常重要,不可忽视的一支生力军。关系着我们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同时我们团省委搞的这个活动的程序非常的简洁和务实,我们非常希望为进城务工青年和新农村的发展做一点事情。刚才我注意到,在我们三位专家做演讲的过程中,有一些包括我们在座的很多的进城务工的青年朋友,可能觉得离自己太遥远了。因为专家们讲的都是一些宏观的战略,觉得好像跟自己没有太多的关系。其实各位专家的这种社会责任心、这种奔走呼号是为了我们整个社会,其实和我们每个人都是切身相关的。接下来相比较而言,我们接下来的这个论坛,大家可能感觉更亲切一些。因为这八位朋友,除了我们的专家以外,我们席签上已经介绍了他们的身份,我们也不一一介绍了。但是有一点,当年他们来到这个城市的时候,和各位是一样的,也都是两手空空。但是他们今天,可以说是有着非常显赫的社会地位,也有着各种各样的让大家非常羡慕的荣誉,同时也有着非常可观的财富。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我想接来下来我们的讨论可能会给各位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2006-4-30 上午 10:44:00]

  主持人:

  武大海:我们的论坛一开始,我给我们六位进城务工青年的杰出代表都发了一张纸。刚才已经说了,大家关心的可能就是大家的切身利益,也就是工资收入,他们当初进城务工的时候工资收入是多少?请写在这张纸上,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可能他们自己都已经记不太清楚了。都写好了,展示给我们各位看下。于总是每月950元,哟,高薪呀。袁总180元。程总是?挺可怜的,每月65元。王校长是400元。我们的小陈是每月60块钱。先从最少的开始吧,你是哪一年?

  [2006-4-30 上午 10:48:00]

  嘉宾 : 陈明钰:94年。 [2006-4-30 上午 10:50:00]

  主持人: 武大海:为什么这么少的工资你就干? [2006-4-30 上午 10:51:00]

  代表: 陈明钰:因为从家乡我就是学厨师的。 [2006-4-30 上午 10:59:00]

  主持人: 武大海:这是小陈经理,我想各位当时的处境差不多,不敢做选择,而是人家选择自己。60块钱,太惨了,程总也挺惨的,65元,比他多5元。

  [2006-4-30 上午 10:59:00]

  代表:

  程平:65块钱我们那时候感觉挺多的,因为当时的概念,比如济南,城市的工资也不高,我们拿65块钱已经不少了。但是这里面也有不公平的,我们是一个地质单位,我们小伙子来干活的是65块钱,正式的员工是2000多块钱。

  [2006-4-30 上午 11:00:00]

  主持人: 武大海:心里有落差吗? [2006-4-30 上午 11:00:00]

  代表:

  程平:刚开始还感觉挺好的,因为他管我们饭。正式单位,因为当时的单位是非常好的单位,搞水文的,黄金水文,几个月之后才发现他们正式员工的工资这么高。

  [2006-4-30 上午 11:00:00]

  主持人: 武大海:于总是他们工资最高的,一找工作就是950块钱,你怎么找到的? [2006-4-30 上午 11:00:00]

  代表: 于春雷:我是毕业之后在我们肥城有一个建筑公司,我也是这个公司的发起人之一。 [2006-4-30 上午 11:00:00]

  主持人: 武大海:一开始就创业了,待会儿给我们介绍介绍经验。王总一开始就拿400块钱,给小陈他们比起来应该是天壤之别了吧。 [2006-4-30

  上午 11:00:00]

  代表: 王元成:因为我在进城之前学了一个技术,印名片的技术,所以进城之后老总给了一个高薪,400块钱,在当时绝对属于一个高收入了。

  [2006-4-30 上午 11:01:00]

  主持人: 武大海:您和于总差不多是一个情况。吴总呢,什么情况? [2006-4-30 上午 11:01:00]

  代表:

  吴俊峰:我是一个农村孩子,一心想发展点经济,回到家里跟我母亲要钱想做生意,但是家里经济比较困难,当时给我200块钱。我坐着车就到市里找活,当时没有钱也没有关系,找到一家建筑公司给他们做饭。当时因为是学徒工,干建筑活挺累的,尤其是给他们做饭,有80口子人。第一个月工资300块钱,第二个月我基本掌握了一点做饭的知识,老师傅有事回家了,工资给我涨了200块钱,这是第二个月。第三个月因为我自己给80口子人做饭,给我涨到了1000块钱的工资。因为我一直想做点生意,就辞职了,又跟朋友借了一点钱,加上我自己挣的1000多块钱,开了一个小吃部,就是这样。

  [2006-4-30 上午 11:01:00]

  主持人: 武大海:袁总? [2006-4-30 上午 11:01:00]

  代表:

  袁安妹:我是我们公司的一个刺绣厂,当时去的时候一个月才挣180块钱,我们的老员工能挣300、400块钱,我就是挺羡慕的,就下定决心好好学习,我的工资也就逐步逐步的涨了。

  [2006-4-30 上午 11:01:00]

  主持人:

  武大海:六位的经历都讲了,可能六位的环境不一样,但是都是从低层做起,应该说是处于一种非常严峻的环境下开始了创业。跟各位现在的生存环境有些相似,或者说基本相同,希望各位也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去奋斗,希望自己的收入多一点,可能也有各种各样的创业想法,比如说希望自己攒到三千块钱的时候想干什么。我们再来听一下,小陈第一个月涨工资的时候是怎么做到的?

  [2006-4-30 上午 11:01:00]

  代表:

  陈明钰:我第一个月涨工资的时候,是第二个月,这两个月我的付出跟周围人对我的肯定应该是成正比的。我很爱这个行业。当初他们给我涨工资不是我自己说的,是他们那些正式工说的,说你看人家小陈干活多好,你忍心只给人家那么点钱吗?所以第二个月开始就给我涨工资了。

  [2006-4-30 上午 11:01:00]

  主持人: 武大海:小陈的经验是用自己的努力。袁总怎么做到的? [2006-4-30 上午 11:02:00]

  代表:

  袁安妹:当时那些老师吧,技术绝对比我好得多,熟练一些,我就经常跑到他们的面前,说“你们为什么那么熟练?”他们肯定告诉我一些经验。大约一个月左右,就把他们的技术全面掌握了。再说我创业的时候吧,我看到我厂附近的妇女都到我们厂里去合作。我想到,在日照市有很多的农村,那闲着的妇女是不是更多,所以我就想着回去之后自己领着她们干,肯定比现在挣的多,当时就是这么想的。

  [2006-4-30 上午 11:02:00]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