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不是无度宣泄场所 "狼来了"折射缺失的文明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8日08:49 国际在线 | |||||||||
互联网已不再是虚拟世界的代称,不是“游戏”人生的地方,更不是情绪无度宣泄的场所 “五一”长假,各大网站无一例外地就“铜须门”事件进行了相关报道。事件的始末可以用“狼来了”的故事加以比喻,因为直到现在,狼到底来了没有,还要打一个问号。但是,就因为这只狼,一些网民向“失德”网友开战,这也许是出于同情。然而,群起攻击
“铜须门”事件 4月12日,一个忍无可忍的丈夫以“锋刃透骨寒”的网名注册,揭发自己的妻子与“铜须”(网名)的出轨行为。他描述了自己的苦痛:“那一瞬间,我知道了一种感觉:有如雷击。当时我看不见自己的脸色,我只知道,我的脸色或许已经惨白,惨白到心里。” 他说:“铜须,我给过我们彼此机会和信任了,我错了;你帮我看清一段婚姻,我会帮你学会做人。我以前一直以为痛苦的极致是心碎;原来心碎的感觉可以加倍。我一直认为男人就该有海一样的胸襟,我错了;有些人不知道这个字需要一撇一捺来书写。输了婚姻我有亲情,我有友情,我有自己的工作,你有赢得什么?你还能拥有什么?一个游戏已经结束,另一个游戏正在开始。只不过,它们都没有赢家。”于是,这位丈夫公布了妻子与铜须的QQ聊天记录。 网上的虚拟恋情会给一个真实的家庭带来那么剧烈的反弹,一时间,网友同情的潮水涌向这位丈夫,唾弃的口水泼向第三者铜须。帖子点击量在一天内达到十几万次。 这就是“铜须门”事件。 逃不出的网 在锋刃透骨寒一字一句地敲击下,一场残酷的游戏并没有结束。 不出所料,很快就有网络“狗仔队”查出铜须的真实身份:铜须真名郑×,是秦皇岛燕山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学生,今年毕业,本人家住廊坊,郑×的照片、国外的女友姓名、手机和家里的电话被曝光。 4月下旬,铜须在网上发表声明,说“我不是第三者”后,就默默地离开了就读的燕山大学,逃离了众目睽睽指责的目光。然而他似乎逃不出一张网,只能背负着这场“残酷游戏”的代价。这个代价有多大,一切还很难估算。 在网上江湖追杀令发出后,铜须品尝了人生从未有过的孤独与恐惧。整个“五一”节,他的家人、朋友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攻击与骚扰,甚至有人索要他的性命。他感到自己被世界抛弃了。 铜须的压力也波及到所在学校,网友在讨伐铜须的同时,也对燕山大学的教育质量尤其是道德教育提出了质疑。 面对指责,燕山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书记张志平直面媒体,表示学校对这件事很重视,为此开过会。学校对此的观点是网络上的事情可真可假,很难调查清楚。除非这件事纳入了法律的范围,有公安机关介入,否则靠学校去调查网络上的事情无从下手。张志平说,如果是真的,那就是涉及到道德的问题,学校会按照管理条例来进行处分。 网络道德再次引起关注 从网络道德本身而言,“铜须门”事件的真伪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利用它。实际上,在网络已经成为“大众传媒”的今天,如何才能令其不至于成为一部分人攻击另一部分人的工具,正变得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尤其是铜须的QQ聊天记录被公诸于众,被无限制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后,就有律师认为,这在法律上属于隐私范畴的侵权。北京市公安局网络监察科的相关人员也表示,被伤害者可以到当地派出所报案,寻求公安机关的保护。据此可以说,所谓“铜须门”事件暴露了两个问题,一是现实中利用网络而发生的不道德行为正在增多;二是网络正成为几乎不受限制的舆论工具。从某种意义上论,后一个问题也许更值得关注。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进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已不再仅仅只是虚拟世界的代称。种种事实表明,互联网当中虚拟的情节,相当部分已经影响到人们的现实生活,至于利用网络进行各种现实活动,更是一开始就不存在所谓“虚拟”。网络已是工具,不再是“游戏”人生的地方,更不是无度宣泄情绪的场所。当网络具有了“大众传媒”性质的时候,对其进行最低限度的规范就是绝对必要的。网络社会正在与现实社会走向融合,网民们同样要担当起维护社会文明与道德的使命,否则,任何放纵行为,都将酿成悲剧结局。 从“虐猫事件”到“铜须门事件”,我们看到了公众对失德者的愤慨之心,这有积极意义的一面。然而,出位的讨伐也隐含着网络文明的缺失。文明的缺失好比网络之狼,如今“狼来了”,而且同样的故事在不断地上演。因此,如何通过政府和网民的共同努力,“按照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积极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抵制不文明行为,形成健康向上的网络文明新风”,无疑是当务之急。“铜须门”事件或许只反映了网络世界当中一个非常小的角落,但却折射出网络社会的真实情况,这才是需要认真关注的一个大问题。 (记者王可) 来源:人民日报/华南新闻 相关专题:大兴网络文明之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