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三峡大坝全面建成专题 > 正文

武警水电部队官兵将陆续撤离三峡 转战金沙江畔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2日08:27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5月22日电 5月20日,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拦江大坝浇筑到185米高程,标志着三峡枢纽主体工程全线完工。据解放军报报道,鏖战三峡13年的武警水电部队官兵近日将陆续告别三峡,转战金沙江畔。

  当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武警三峡指挥部机关撤离三峡决定以后,水电官兵便以各种方式抒发和寄托离别的情怀。5月15日,刚刚走下工地的6支队165名官兵代表,来到高高的
坛子岭上,他们庄严地举起右拳宣誓:“建设三峡,造福人民,转战金沙,再创辉煌!”

  照完了合影,官兵们静静地坐在江边,那一阵阵的涛声,仿佛又让他们听到了当年在这里打出的三峡工程第一声炮响!

  1994年4月17日,这是一个永远载入光辉史册的日子。几千名武警水电官兵和数百台大型机械设备冒雨开上了坛子岭,在数十平方公里的山岭间摆开了劈山开峡的战场。“轰隆隆!”沉睡了千年的坛子岭上空传来惊天动地的一阵炮响,三峡枢纽永久船闸一期工程胜利开工,世界航运史上的崭新一页在三峡被水电官兵翻开。

  位于长江西陵峡中堡岛左岸的永久船闸,是当今世界水头最高、规模最大、级数最多、技术最复杂的双线连续五级船闸。土石方开挖量占三峡枢纽工程的41%,花岗岩占47%,总工程量相当于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最大的美国邦纳维尔船闸20倍以上。

  修建永久船闸的第一场战役要求在20个月内搬走18座花岗岩山头,土石方开挖总量达2000多万立方米,工程量和施工强度均为世界罕见。“金戈铁马战顽石、气吞山河造长江”。坛子岭上,排炮阵阵,车轮滚滚,满山遍野的橄榄绿方阵,构成了长江边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凭着顽强拼搏的精神,官兵们把18座山头夷为平地,创造了土石方月开挖152万立方米的世界纪录,挖走的土石方垒成一米见方的石墙,可绕地球赤道一周;官兵们用双手将4376束钢铰锚索、17.83万根钢质锚杆深嵌进花岗岩山体,总长度能穿透地球;官兵们成功安装了面积比两个篮球场还大的4扇“天下第一”大闸门,用去焊条的长度连接起来,比北京到上海的铁路钢轨还长。

  官兵们用拼搏和奋斗,续写了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的动人传说:历时9年,在崇山峻岭中劈出长江“第四峡”,建成当今世界第一大船闸——三峡永久船闸,同时还完成了总抛投量170万方石料,综合难度是1997年三峡大江截流3倍的导流明渠下游截流工程;历时3年,完成了制约三峡大坝全线完工,被称为三峡大坝泥沙排除“咽喉要塞”的临时船闸改建冲沙闸工程;目前,官兵们仍在进行的是三峡工程应对紧急情况的备用电源、三峡工程第一座地下工程——电源电站的建设……

  俯视宏伟的三峡工程,水电部队老工程师陈延绪喜泪沾襟,挥笔写下一首感人肺腑的“满江红”——

  建三峡,举世绝;胸中志,从未灭。几辈人奋斗,倾尽心血。移山不畏路崎岖,劈石何惧风雪夜。锁大江,实现强国梦,从头越!

  坐船通过自己亲手建设的三峡船闸,官兵们心潮澎湃,热泪飞溅。他们在这里创造的是世界水电史的辉煌!

  5月10日,五中队指导员李强带领80多名官兵告别三峡工地,奔赴新的战场。当送行的人们点燃鞭炮,敲响锣鼓时,当出征勇士乘坐着客船缓缓驶进自己亲手建造的永久船闸时,船闸上下顿时热泪纷飞。

  中队长关立中带走的惟一纪念是一本书,那本书的字里行间写满了水电官兵的责任与诚信!

  离别的日子也是寄托情感的日子。官兵们有的要带一瓶坝区的江水,有的要捡两块江岸边的石头。中队长关立中说,他惟一要带的就是那本记录和剖析各类质量

安全事故的《质量安全警示录》。当年,这本书曾作为礼物送给原水电部长钱正英。这本书很薄,份量也很重。翻开这本书,就如同翻开三峡工程质量建设的历史。

  13年殚精竭虑,建造了一座造福子孙万代的精品工程。

  给牺牲的战友献一瓶三峡醇酒,虽然大坝上并没有刻下勇士的名字,但勇士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三峡的山山水水!

  5月16日,即将离别三峡的中队长刘雄林,带领几名战士来到永久船闸,向牺牲在这里的和他一起战斗过的战友许国宝告别。刘雄林打开一瓶三峡醇酒,默默地倒向闸室。他泣不成声地说:“老许,我们走了,你就替我们守卫好这船闸吧!”

  许国宝是一个普通的推土机手。1995年1月8日上午8时,许国宝仰卧在推土机下给机器打机油,推土机前的泥土突然松动,推土机向前滑动,巨大的车轮从他的身上碾轧过去……

  战友们清理许国宝的遗物时意外发现,这位参加过10个大型水电工程建设、62次被评为红旗车手的硬汉子,生前竟背着一个沉重的包袱:家里遭火灾房子烧了,妻子和双方父母都体弱多病,生活十分困难。为了帮助家里度过难关,他省吃俭用,洗澡都舍不得用香皂,用包装板做的木箱里也只有几件褪了色的旧军装。可他从没向组织吭过一声。牺牲前3天,许国宝收到9岁儿子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中说:“爸爸:你好久好久都没有回家看我和妈妈了,我在夜里老梦见你……”

  年仅29岁的装载机操作手王应保,在父亲去世、小孩夭折等多个不幸打击下,一夜之间白了一半头发。组织上安排他回家,没几天他就回到工地。

  胡文成是一名普通的堤头车辆指挥员,13年里,伴随他的就是一只口哨,两把指挥旗。2004年春节,胡文成不能回家过年,妻子带着孩子从山东老家和他来团聚,可是大年初一胡文成就上了工地指挥车辆。妻子带着孩子,冒雪坐在工地上,静静看着丈夫。检查工作的一位领导说天太冷了劝她回去,她摇摇头说:“文成一个人怪孤单的,您就让我在这多陪陪他吧。”

  原副指挥长王青屏和总经济师徐佑玲,是一对醉心水电事业的模范夫妻,携手趟过许多大江大河。20多年来,夫妻俩参加建设了一个又一个大坝电站,却唯独没有给自己和孩子建起一个安宁的家。儿子大学毕业来到三峡,当了一名工程技术员,一家三口就这样团聚在了三峡工地。女儿从小随爷爷奶奶长大,夫妻俩答应女儿结婚时一定回去操办喜事。可女儿举行婚礼时,王青屏却正奋战在工地上,只发了一封祝福的电报。

  在三峡工地,并肩战斗的父子兵、夫妻兵有很多,更有数不胜数的官兵推迟婚嫁、放弃休假,甚至失去亲人后仍坚守工地。

  13个春秋,官兵们一批批来,一批批走,还有许多官兵从开工起,一直战斗到全线完工。水电官兵的躯体里挺立的是愚公的筋骨,血管里涌动的是大禹的血脉。巍巍船闸,滔滔江水,洒下的是英雄泪,融进的是战士情。 (记者刘彦军本报 通讯员翟平国廖德真)

  相关专题:三峡大坝全面建成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