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专题 > 正文

专家访谈:成熟的中德关系和建立世界新秩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3日21:07 中国新闻网

  

专家访谈:成熟的中德关系和建立世界新秩序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五月二十二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访的德国总理默克尔。中新社发 毛建军 摄

  

专家访谈:成熟的中德关系和建立世界新秩序

  中国总理温家宝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五月二十二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谈,会谈后,宾主双方出席两国政府签字仪式并举杯祝贺。中新社发 毛建军 摄

  中新社北京五月二十三日电题:成熟的中德关系和建立世界新秩序

  --访北京大学德国问题专家连玉如教授

  中新社记者孙宇挺

  德国总理默克尔今天结束了对中国三十八小时的“旋风”式访问,从上海离开返回德国。

  在默克尔去年当选后,许多人对她是否能保持对华政策的连续性表示担忧,因为她虽然曾对中国进行过短暂访问,但她对中国还是不很了解。

  这些忧虑在这次访问以后,冰消雪融。正如两国总理共同会见记者时温家宝总理说的那样:我同默克尔总理会晤并取得的成果,表明两国关系的成熟,两国关系如同默克尔的前任——科尔总理和施罗德总理一样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德国问题专家连玉如教授认为,德国三任总理都有各自的特点,但是在对待对华关系上一直奉行积极外交政策,这种连续性表明了两国关系的一种成熟,两国关系不会因为领导人的更替而产生巨大的变化。

  这种成熟还表现在中德之间各个层面的合作上,这些层面既有经济的,也有政治人权领域的,还有文化的,甚至还包括国际事务领域的。“两国之间能把一些问题坦率拿出来谈,这本身就是一种成熟的标志。”连玉如说。

  “与日本相比,德国已经摆脱过去的阴影,成为一个完全正常化的国家。”连玉如说,“这种正常化也带来了外交政策的转化,德国外交上已经形成一种正常姿态,外交政策以国家利益为指针。”

  默克尔上台后两次访问美国,一定程度上是为了修复德美的关系。但是对于美国在处理国际问题上所持的单边主义,默克尔都是持保留意见,比如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

  “相比较而言,中德之间倒是有很多共同点。”连玉如表示,“中国和德国在国际事务和外交政策方面有很多相象的地方,两国都奉行多边主义的外交政策,都非常重视联合国的作用。”

  “德国的政治视角很长时间是区域性的,现在越来越世界化了。和中国一样,德国对外依存度也很高,他们讲究和平发展理念,强调国际法和秩序,这些都和中国非常像。”连玉如表示,中国和德国之间许多共同的或并行不悖的利益,为两国进一步合作提供很大空间。

  连玉如认为,随着中国这些年来国际地位的提升,德国对中国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中国应该越来越重视与德国的关系,未来世界关系中,美国、欧盟和中国将形成新的大国三角关系,德国在欧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在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以及二十一世纪世界新秩序塑造上,中德双方有许多共同的和并行不悖的利益。这一点在伊朗核问题处理上,得到很好的印证:中德双方都反对伊朗发展核武器,并且都希望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人们看到,在这次处理伊朗核问题时,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加上德国共同走在了一起。

  相关专题: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