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库称中国软实力不断上升已对美构成威胁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4日04:17 环球时报 | |||||||||
约瑟夫·奈在上海东方明珠塔下。吕娜摄 汉语热在世界持续升温。图为美国弗吉尼亚州一名学生展示她的中文课本。 “伴随着中国飞速的经济发展,被称作‘软实力’的文化、外交等方面,中国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世界许多角落,无论在东南亚、拉丁美洲,还是在非洲你都可以发现中国的影响。”美国五角大楼2006年度《中国军力报告》刚“夸奖”了中国军事力量这样的“硬实力”,而华盛顿的智库学者们同时也在兴起另一股研究中国“软实力”的浪潮。前面这段话就出自被美国人视为“重大国际事务权威观点发源地”的《外交》杂志。有些美国学者则直白地称,中国软实力的上升已经“开始对美国的利益产生威胁”。这些话能当真
美学者称,“中国软实力的上升是以美国软实力的下降为代价的” 2004年,约瑟夫·奈在其著作《软实力:世界政治中的成功之道》中既不看好也不强调中国的软实力,他认为同美国相比,中国的软实力微不足道。然而仅一年后,他却在《华尔街日报》专文介绍《中国软实力的崛起》(详见本期17版对约瑟夫·奈的专访)。 5月18日,《外交》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国的软诱惑》的文章,列举出许多中国软实力崛起的例子:“今天,你的孩子穿中国服装,玩中国玩具。不难想象,他们在不远的将来会听中国的流行音乐,喜欢上中国的电影”。 在经济方面,这篇文章称,中国的民间储蓄超过了美国和欧洲的总和。中国与亚洲国家的贸易关系发展迅猛,已取代美国成为韩日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分享了本应属于美国的经济利益”。 该文表示,在外交方面,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正“影响许多国家的命运”。 《外交》杂志的编辑部门——外交关系协会在其网站上也开辟专门网页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中国的软实力,并在其中的三个问题中专门介绍了中国软实力在东南亚、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渗入”情况。美国学者汤普森表示,中国在非洲和拉美的能源领域大量投资,合作项目在增加,这足以说明中国软实力在这些国家的增长。 更令美国人接受不了的是,中国的发展模式似乎在许多地区有了越来越大的魅力。美国学者肯尼思·利伯索尔认为,以中国发展模式为基础的“北京共识”正在威胁美国主导的“华盛顿共识”。他称,现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将中国模式视为榜样,特别是一些“专制政府”从中国学到了“真经”,那就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可以通过实现社会稳定来维系“独裁统治”。此外,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接受中国倡导的“消除贫困和保障生存权就是对人权最大的尊重”的理念,而美国主导的“没有民主自由,经济难以发展”、“人权高于主权”的理念正丧失市场。 由此,美国学者得出结论,中国文化的影响在世界上对美形成“咄咄逼人之势”,而且“中国软实力的上升是以美国软实力的下降为代价的”。“中国的软诱惑”的作者埃斯特·潘甚至危言耸听地说,“随着美国国际地位的丧失,中国正在试图予以取代”。 美国为何盯上中国软实力 对于美国学者将目标盯在中国软实力上,许多专家认为,这一方面表明中国的软实力近年来确实在上升,另一方面是由于美国自身在软实力受挫的同时,看到另一个大国迅速发展,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有种失落感,特别是这个大国对美国并不言听计从,因此美国总要想方设法说三道四。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楚树龙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部分美国政治家和学者称中国的软实力将威胁美国,这种说法实际上言过其实,反映了美国人强烈的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伊拉克战争爆发以后,美国推行的强硬外交政策一度令欧洲盟友同它离心离德,大大削弱了美国的软实力,导致它自信心下降,进而对中国软实力发展的良好趋势产生了忧虑。 美国在历史上曾是成功运用软实力的老手。美国早在建国后不久,就先后提出了“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门罗主义、“门户开放”政策等,在国际上树立了与老牌殖民国家不同的形象,使美国的国际吸引力大为增强。由于美国一直重视软实力的塑造,美国一度被美化为“世界的乐土”、“民主的灯塔”,各国人才纷纷涌入美国。冷战时期,美国运用了软硬两种实力对付苏联。美国有的学者在把中国与苏联进行对比时说,过去苏联一味发展硬实力,但因为没有软实力支撑,最终难以应对美国的软硬两手,在竞争中败下阵来。 冷战结束初期,美国从基本制度和发展模式方面对这次“胜利”大肆宣传,同时通过好莱坞大片,甚至利用经济援助条件将美国的价值观传播到全球各地。一时间,美国的新自由主义模式、多党制度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纷纷仿效的典范,“华盛顿模式”一度成为多国发展经济的必然条件。 为什么短短几年,软实力却成了“制约美国的软肋”呢?按照约瑟夫·奈的观点,任何国家的软实力都像信用一样,蓄积起来需要很长的时间,但丧失则很快。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中国部主任裴敏欣认为,在布什入主白宫后,(本报驻美国、俄罗斯、埃及、阿根廷、比利时、新加坡记者 尚未迟 常 喆 黄培昭 范剑青 李永群 陈欣 本报记者 江雪晴)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