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环球时报专题 > 正文

中国军事威胁论遇反对声浪 偏激论调遭公开批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8日03:05 环球时报
中国军事威胁论遇反对声浪偏激论调遭公开批评

6月3日,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谈到中国时,语气温和。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对每个关心当代国际政治的人来说,似乎都无法回避“中国威胁论”这个话题。在近年来西方媒体有关中国的报道中,“中国威胁”无疑占据了重要的分量。正如《韩国先驱报》的社论所说:“在当代国际政治的话题中,几乎没有别的话题会像‘中国威胁’那样被广泛关注而又富于强烈的刺激性。”但是,当美国五角大楼上月推出新版《中国军力报告》后,一个多年来不常见的现象出现了,许多西方学者站出来公开抨击这个报告。他们的反驳不仅言辞激烈,甚至可以说辛辣尖锐。当西方学者们开始就“中国威胁”展开辩论的时候,这也
就意味着他们对中国发展的看法正在发生变化。

  《中国军力报告》引发交锋

  美国国防部5月下旬向国会呈报的2006年《中国军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将中国的军事现代化大书特书了一番。而美国很多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都用了“夸张”这个词来形容《报告》。美国的大牌记者、《纽约时报》驻中国上海分社社长霍华德·W·弗伦奇6月1日在《国际先驱论坛报》上发表文章称,《报告》表明美国正在犯“历史性错误”。华盛顿智库卡托研究所研究防务和外交政策的专家卡彭特也认为:“我们(美国)的军事预算从任何合理的标准来看,都是过度的,不论是为了应付中国成为长期威胁,还是为了反恐战争。”“任何同反恐没有关系的安全开支,都能把中国当作花费的借口了。”“就因为中国在二三十年后可能成为美国的安全挑战,我们现在每年就要花上5000亿美元搞国防,实在说不过去。”“我不明白五角大楼在评估中国威胁时,为何总是假设最坏的情况。”对于《报告》中特别关注的中国的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展等,卡彭特指出:“要说中国寻求超越亚洲以外的军力投射,我想这个假设十分无力。”“我不会完全将这个可能性排除,但至少目前没有证据显示中国的军事野心实质上超出台海范围。”

  美国知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东北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卜睿哲认为,五角大楼“鹰调”高扬,暗指中国是潜在威胁,其实是曲解了中国军力发展的意图。“多数专家在定义‘威胁’时,指的是能力和意图的综合。中国的军力正在增长当中,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中国并没有展现出对美国使用这些能力的意图。”他进一步解释说:“我认为中国尚未做出是否要挑战美国在亚洲的支配地位的战略决定。”他认为,中国目前其实还不到做这个决定的时候,离这个时机至少还有“数十年之遥”。

  不仅“中国军事威胁论”遇到反对声浪,其他版本的“中国威胁论”也有不少人反对。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盖保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博特利尔、摩根斯坦利首席经济师罗奇、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拉迪、卡托研究所贸易问题专家伊肯森等有影响的经济学者都在各种场合批评“中国经济威胁论”。而对于“中国文化威胁论”,更多美国学者指出,在美国主流文化在世界上无孔不入的今天,把美国刚刚出现的汉语热和中国在国际上建孔子学院当成中国实行文化入侵的证据的人,不是别有用心就是见识不足。

  在欧洲,“中国威胁论”也受到了阻击。德国媒体将默克尔不久前的访华之行称为“中国威胁论”在西方开始进入低潮的标志。虽然德国有调查结果认为,在下一个十年中国将成为美国的对手,并可能成为“世界强权”,但德国《每日镜报》却刊文说,中国的发展不应令西方担忧,中国的经济和技术发展被西方大大高估了。日前,广受欢迎的意大利《新闻报》亚洲版编辑希西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西方为什么要重新做出调整》。“重新调整”是个双关语,还可被译为“重新东方化”。文章指出,欧洲和美国必须改变和调整自身政策,因为“中国的发展已令整个世界发生了系统性的变化”,西方有必要重新认识中国的作用。法国前总理拉法兰也指出,不能再用善恶二元论来看待中国,中国正在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应避免出现有人获胜、有人失败的局面,而应寻求共同的成功。

  “中国威胁论”尽管在俄罗斯始终有一定的市场,但并不是俄各界对中国看法的全部。一旦遇到个别学者或媒体炒作“中国威胁论”,总会有学者挺身而出。针对所谓的“中国能源威胁论”,俄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学者亚历山大·萨利茨基就通过事实予以批驳。俄罗斯《生意人报》称,“世界公众舆论”和俄罗斯的“列瓦达中心”进行的一项联合调研显示,从俄罗斯人对中国的积极评价中可以证实,他们将中国视为比美国还要有前途的合作伙伴。

  反驳声音从何而来

  “中国威胁论”之所以会引发辩论,有很多原因。首先,近年来,许多国家的学者和智库对中国的研究更加深入。他们研究的课题虽然可能不大,但相当细致,这些研究更有利于理解中国的发展现状,及更客观地评价现阶段的中国。比如,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亚洲研究中心主任易明女士着力研究中国环保问题,并出版了《河流发黑:环境对中国前途的挑战》一书;在华盛顿极为活跃的新生代中国问题专家季北慈,近年连续发表有关中国

艾滋病问题的文章,并与中国有关部门进行合作研究;华盛顿大学的中国安全问题专家沈大伟教授多年来更是致力于研究中国军力,出版了厚达400多页的专著。一些严肃的学者和智库的研究,对右翼的极端保守观点形成了有效的制衡。记者在美国也感觉到,一些美国学者对中国的研究十分具体,虽然他们并没有改变自己的立场和基本价值观念,但随着他们对中国国情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他们的判断也相对来说比较客观。这两年,记者无论是联系采访美国政要,还是重要专家学者、公司总裁等社会主流人群,都越来越容易。不少采访对象说,之所以愿意接受中国记者采访,就是为了让中国读者看到,在“中国威胁论”喧嚣的背后,还有另一种对中国的看法。美国众议院美中工作小组共同主席里克·拉森前不久还笑着对记者说:“退回到几年前,我们不可能接受你的采访。”

  第二,各国百姓对中国的认识在发生变化,导致了“中国威胁论”的市场越来越小。这两年,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量大幅增加,报道的范围也十分广泛,不像前几年,总是盯着军事方面做文章。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他们对“中国威胁”的看法也发生着变化。在新泽西州工作的美国朋友沃尔克特告诉记者:“没到过中国之前,中国的确很让我害怕,因为它们(美国媒体)告诉我,中国军力不断增强,大陆某一天会因为台湾问题向美国发射导弹。但我去了中国之后,我发现中国人其实和我们一样,也在为自己的工作奔忙着,那么多的高楼大厦,那么多的汽车,谁会愿意因打仗而失去这一切呢?”

  第三,随着西方老百姓家里中国制造的产品越来越多,他们对中国的兴趣不断增加。虽然一些西方人对中国还有一定恐惧感,但这主要是经济方面的。在英国,从某种意义上说,公众认知的“中国威胁”来自于对自己在全球化进程中地位的担忧。英国人更看重经济和环境问题。2006年2月,英国德勤公司的调查显示,英国人把中国视为英国经济最大的挑战者。2005年中国收购英国本土汽车厂商罗孚,同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越英国,更激发了英国人对中国的浓厚兴趣。他们更多的是考虑如何与中国合作,一起做生意。在日本,人们对于中国的心态虽然不一定是更积极,但却更为复杂。据日本有关机构的统计,在中国投资、经商、从业的日本公司已经超过了2万家。事实证明,日中贸易往来的增加,中国经济的发展,都从不同的角度带动了日本的经济,甚至帮助日本经济摆脱了低谷。但中国发展的速度之快,远远超出了日本人的估计,让他们产生了自危心理。有些人担心中国的发展会影响他们的利益,也有些人焦虑地思考着如何应对中国发展的挑战。

  坚持接触、化解误会

  “中国威胁论”虽然遇到了反击,但并没退出历史舞台,只要有好的“题材”,一些鹰派人士和媒体当然还会出来炒作。正在出现的这场辩论反映出,世界对中国崛起的认识正在进入一个充满矛盾的阶段,它交织着羡慕与敌意、惊奇与恐惧、犹豫与不安。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倪峰表示,发展是中国的正当权利,中国没有抱着欺负别国的态度,而是希望通过自身的发展与其他国家谋求共赢,共同发展。为打消外部世界的疑虑,中国已采取了很多行动解释和阐述本国和平发展的意愿,积极建设与大国间的伙伴关系,援助第三世界国家发展。西方对于中国的误解是可以通过相互沟通来化解的。倪峰指出,中国在与西方进行沟通时,应注意采用国际社会通行的逻辑思维方式,用理性化而非口号式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理念。目前,中国与美国等国在行政系统和学术界内的交流开展得都非常好,但还应同各国民众积极沟通,不仅做好国际精英的工作,而且要加强大众舆论的力量。前不久在中国成都参加中美教育联合会第十七届国际学术年会的美国学者们也认为,在美国传播中国文化是件好事,美国不能只了解一个片面的中国,把中国“软实力”的崛起看成是威胁的论调“是对中国

传统文化内涵的误读”。

  对于现在世界上批驳“中国威胁论”的声音开始出现并逐渐增强,倪峰表示,这说明世界已经开始认同和理解中国的发展,但想被别人完全接受还需要一个过程。但是,有再多的困难我们也要坚持接触。只要我们这样做下去,真实的中国就会一点点地覆盖掉被扭曲了的“虚假中国”。本报记者 丁 刚 江雪晴 本报驻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特派、特约记者 唐 勇 陈 驰 曾飚 孙秀萍 常 喆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