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青藏铁路旅客列车五大看点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8日21:05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6月8日电(记者刘诗平、张旭东、刘铮) 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即将全面开通试运营,首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宁等开往“世界屋脊”的高原旅客列车已整装待发。联合设计制造这批列车的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和青岛四方-庞巴迪-鲍尔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的设计师、铁道部运输局有关负责人近日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掀开了这趟列车的“神秘面纱”。
充分供氧:让乘客呼吸自如 青藏铁路处于海拔高度2828米至5072米之间。缺氧,是登上高原旅客的“第一威胁”。长达1142公里的青藏线格拉段(格尔木至拉萨)约有960公里平均海拔超过了4000米,旅客必须补充氧气。 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设计师李宏说,列车上的多项技术属世界首创,首当其冲的是在客车上采用制氧系统,能提高客车上的氧浓度体积含量,解决旅客在高原乘车的缺氧问题。 “车内供氧采用弥散式和分布式相结合的方式。”青岛四方-庞巴迪-鲍尔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工程部经理于学辉说,“弥散式供氧能使客室的氧浓度达23.5%至25%,满足大部分旅客的供氧需求;分布式供氧可让旅客通过鼻式吸氧气管单独吸氧,满足不同旅客对氧气的需求量。” 设备一流:列车有效回避“地滚雷” 在海拔高达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口附近,由于云层低,雷电常常在地面滚过,能烧毁地面上的草木,极大威胁地面设施。而青藏高原列车由于装备世界一流设备,则能有效回避这种“地滚雷”。 李宏说,青藏旅客列车提高了电气绝缘性能与防雷击保护性能,通过降容、提高电气产品的耐压要求、提高绝缘防护等级等措施,解决电气设备与元件因低气压带来的绝缘问题和预防高原地区特有的“地滚雷”,提高车辆在高原地区运用的安全可靠性。 铁道部运输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青藏客车首次装用防雷系统,一系列的设备装置保证了客车与客车之间、客车与大地之间形成等电位,有效地防范雷击影响。 绿色列车:废水污物“零排放”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环保要求极高。为满足客车在青藏线运行时“污水污物零排放”的要求,青藏客车对相关系统进行了全新设计,首次在铁路客车上实现废水污物零排放。 记者登上列车看到,车上装用了污物收集装置和废水收集装置。据介绍,排泄物通过真空集便装置和连通管系集中收集到车下吊装的污物箱内,污物箱的容积可以满足连续运行42小时无须排放的要求;废水通过排水管系收集到污水箱,污水箱可满足连续运行18小时无须排放的要求。厕所集便装置采用真空式,采用新型的真空喷射器,解决了高原低气压对集便系统真空度、抽取真空时间和冲洗循环的影响。 铁道部运输局有关负责人说,根据安排,在格尔木站要集中进行吸污作业和垃圾回收作业,污物箱、污水箱和垃圾箱清空后,再进入格拉段运行,完全可以保证污物污水零排放。 驻颜抗老:列车自有“妙招” 高原强紫外线、强风沙对高原客车的寿命以及运行性能均有较大影响。运行途中,车窗是旅客接受紫外线照射的主要界面。为此,车窗玻璃选用低辐射中空玻璃,紫外线透过率不超过13.3%,经过滤后,车内紫外线强度与平原环境下基本一致。 列车车体外部面漆必须满足青藏铁路运行的特殊要求。历经在青藏线一年的暴露试验,列车表层漆面完好,防紫外线、抗风沙、耐温差的性能完全符合要求。 为提高整车的密封性能,列车还采用了密封式车体钢结构和密封式折棚风挡,首次采用了双唇密封式结构的塞拉门,尽可能减少客车与外界的通路,并对与外界连通的接口采取了发泡和热缩处理的方式,既加强车的防风沙性能,又保证了客车供氧的效果。 功能设计:处处人性关怀 青藏铁路客车在满足功能性和安全性基础上,引入人性化、系列化设计理念,处处细节体现人性关怀。 青藏铁路客车的座椅舒适大方,加宽的卧铺保证了旅客坐卧的舒适度。硬卧车上还设置残疾人卫生间,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密接式钩缓装置的应用,减少了列车的纵向冲击,新型隔音降噪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旅客的舒适度。 软卧车、餐车加装了液晶电视,内置8套影视节目,可供旅客自由选择。餐车增设酒吧休闲区,可使旅客在轻松的氛围中度过旅行生活,顺利抵达拉萨。(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