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环保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保 > 南方周末专题 > 正文

中国民间环保组织最年轻的“掌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5日10:35 南方新闻网

  □本报记者 徐楠

  “就算我们局长,也没有被解振华接见过啊!”

  温州市环保局员工说的是方明和。5年前,当方明和从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手中接过“福特环保奖”的时候,他 还是一个17岁的高一学生。

  那以后,环保界的长辈们常在信中鼓励他,“首先要读好书,上大学……”

  然而,5年后的今天,方明和依然远远站在大学门墙之外。他现在最常呆的地方,是少年宫那间简单的办公室。那是 他3年前发起成立的环保组织——“绿眼睛”的办公地点。因为“绿眼睛”,他成了中国最年轻的民间环保组织的法人代表。

  “绿眼睛”最多的时候拥有5000注册会员,并在北京、武汉、西安等地设置了分支机构。在过去3年里,“绿眼 睛”多次获得联合国Roots&Shoots年度成就奖,还获得了中国政府“地球奖”,成为国内获奖级别最高的环保组 织。

  方明和也会时常出入大学校园,不久前,他还登上温州大学的讲台,演讲《青年赋权的温州模式》。

  台下那些热切的眼睛,曾让他心动——如果不是选择“绿眼睛”而放弃高考,他或许也会坐在他们中间,而不是像现 在这样站在讲台上。

  为沉默者请命

  方明和对动物有一种亲近感,他觉得自己能感受到他们的感情,每次看到被伤害的动物,“仿佛是自己的亲人受到了 伤害”。

  每天早上,方明和都会先去天台放飞信鸽。“看着他们飞起来,我就觉得自己也自由了!”

  5月份,各种各样的会议、培训,让他在外面一连跑了二十多天。看鸽子飞起来似乎也就成了他一种享受。

  不过,这样的辛苦也会有收获。近期有两个组织表示愿意向“绿眼睛”提供资助,这让方明和长长松了一口气,因为 这意味着“今年(‘绿眼睛’)活下来应该没问题了”。

  他其实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强烈希望安静”的时候,就“自己一个人去野外海边走走,看看鸟什么的,和自然在 一起我什么烦恼都没有”。

  但方明和也同样喜欢“一切按照既定的规则”,为了环保,方明和知道,“很多时候,我必须要冲出去”。

  温州市环保局宣教主任林春回忆:“最开始,方明和见了记者要脸红的,话都不敢讲。”2001年,他向苍南县环 保局提出举办“爱鸟周”宣传活动的建议,还是“壮着胆子”提的。

  但这个平素言辞不多的男孩,为了留下捕猎野生动物的证据,会在猎人枪响之后,不顾一切地冲上去拍照片,惊得开 枪者大喊:“你不要命了!”

  2000年,方明和暗访了广东野生动物贸易黑市。这个从小“心软”的男孩,为一幕幕血淋淋的场景而触动,觉得 自己必须做点什么,这就是“绿眼睛”的起点。

  对于现在自己所做的一切,方明和这样概括他的想法:“以来自民间的力量去制衡社会一些不公平、不正义的公共事 务,尤其是环境,因为我们的大自然自己不会说话,所以我们要为他们代言。”

  一个天性安静的人,要为大自然请命——因为大自然不会说话,比他自己还要沉默。

  “绿眼睛”的真正开始

  高三是人生中一个最关键的十字路口,方明和的高三,是在与学校的对峙中度过的。

  领回“福特环保奖”之后,方明和成了学校的“学习的对象”。一个17岁的少年,平生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环 保总局局长亲手将奖杯递过来,多年后他还记得自己“心跳得很快,一遍一遍对自己发誓:这辈子就做环保了!”

  现实,毕竟不是17岁的梦。不久后,学校提出:将奖牌归为学校。

  曾经有3天,方明和无法拿到他们的奖状。等再一次将它抱在怀里时,他哭了,发誓再也不让任何人把它夺走。“绿 眼睛”作为一个非政府组织的历程,这才真正开始了。

  2003年是“绿眼睛”的关键时期,方明和到处查阅关于“民间组织管理”的相关法律。民政部门认为:在校生不 宜发起社会组织,“政治成熟度”不够。他们表示:以后方明和上了大学,团体怎么办?

  方明和决定不再去学校了。这解决了“绿眼睛”的“政治成熟度”问题,但方明和却迷茫起来。每天上学的时间,看 着别人都读书去了,方明和说,“那种感觉真是……”他不知道自己能坚持多久,今后怎样也没底,只是隐约觉得,以后会好 起来的。

  在那个别人忙着高考的夏天,“绿眼睛”正式获得民办非企业的注册身份,他成为环保界最年轻的法人代表。他与大 学终于天各一方。

  方明和的案头,是一幅珍·古道尔博士的照片,珍·古道尔博士是毕生致力于野生动物研究和保护的联合国和平大使 ,他曾说方明和“是个非常勇敢的孩子”。

  一抬眼,方明和就能遇到这位长者的目光。他说,“没有获奖的时候能坚持走下来,就是靠前辈们的鼓励。”

  晚上,他喜欢一个人开着台灯,坐在音乐声中,“这样就不孤独”。

  他最喜欢听的歌,叫做《我们都是好孩子》:

  “我们都是好孩子,最最天真的孩子,灿烂的孤单的变遥远的啊;我们都是好孩子,异想天开的孩子,在一起为幸福 落泪啊……”

  外出参加环保界活动,常有人惊叹方明和的年轻,他会平静地说:“我没有读大学。”

  一个老成的孩子

  方明和成了当地的名人,他在浙江的多所高校、中学做演讲,也有了自己众多的崇拜者。苍南甚至有家长这样教育自 己孩子:“你不读书?除非你能做到方明和那样!”

  苍南县林业局林政科科长陈加海说:“‘绿眼睛’在野生动物保护上的知识,不比我们这些专业人员差。”

  在温州市环保局宣教处主任林春眼中,方明和是一个22岁的大孩子。他虽然也会在救助园的鸟笼前,模仿凤头鹰左 右摇摆的滑稽姿态,但做事情却是“绝对得雷厉风行”。

  不过,看上去方明和不像22岁的样子——眼角生着明显的鱼尾纹。林春说:“这几年,他变化太大了。”

  方明和慢慢熟悉了能达成目标的最直接方式。不久前,“绿眼睛”抓到了野生动物贩卖的证据,因为过了上班时间, 搬不动林业警察,他就直接打电话给市林业局的领导。

  当林警赶到后,他却感慨说:“我终于给那两只猫头鹰报仇了!”

  他自己曾总结说,“以前,我们会因反对动物活体展览而上街抗议,会在街上与动物贩子争吵,还想过和一些执法不 力的部门对着干,但是后来我们越发明白了这个社会,明白对着干是没用的,明白要低调地做人和做事,明白要开展建设性的 合作。”

  三年前领取地球奖时,方明和认识了香港地球之友总干事吴方笑薇。由此,他第一次接触到“非政府组织(NGO) ”的概念。

  在温州大学,他宣讲着这样的内容:今天的青年,应当更多地关注和参与公共事务,主动促进社会公共事务的“青年 赋权”。温州在这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因为其民间经济力量活跃,社会相对更健全。

  他的案头摆着《美国市民社会研究》。

  他现在清楚地知道:“绿眼睛”走过的2000年到2005年,“赶上了国内NGO发展时机最好的几年”。

  方明和的很多言谈,使人难以相信出自一个22岁青年之口。但这个年轻的环保组织“掌门”,遇到困难、问题时, 还会跑到外公那求助。

  独树一帜的“绿眼睛”

  国际“福特环保奖”评委会评估员郭雨在苍南与“绿眼睛”会员座谈时,她问:“大家感到辛苦吗?”围在她身边的 中学生听到这句话,竟一个个哭了起来。

  方明和一直住在温州市苍南县少年宫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屋子里。有时候,这间屋子要挤着住进5个人,两张高低床之 外,还要打地铺。

  同样位于少年宫的办公室,窗外有3只鸺鸰、4只凤头鹰和1只雏鹰,还有一群山鸡不时发出“咕咕”的声音——那 是“绿眼睛”的动物救助基地。

  入住少年宫之前,他们曾在水库宿舍的地下室,曾在空场上搭帐篷,“旁边就是厕所。窗户一开,是30多条流浪狗 。”

  “绿眼睛”没有固定收入,除了一些环保机构的捐助,主要靠具体的项目经费来运转。

  方明和每月的固定“收入”是80

  0元的生活补贴,但经常拿不到这个数目。

  他挑食,但他每顿饭的标准很少超过5元钱。

  他不看电视、不爱打游戏、不玩球,没有特殊的事情,就一定在办公室里。

  这样的生活,已经三年。

  林春从2003年开始与“绿眼睛”合作,这个30多岁的成年人说:“他们能做到今天,真的让我们这些成年人特 别感慨。”

  “绿眼睛”以行动反对野生动物非法贸易。方明和每个月都会有几次,“到菜场、野味馆去转转,看他们有没有捕杀 保护类野生动物”。他们也经常跟踪盗猎者,收集证据,协助林警办案。

  今天,“绿眼睛”有2000余名会员。在苍南,几乎每一所中学、中等专业学校,都有“绿眼睛”。每年救助猫头 鹰、黑翅鸢、豪猪等动物300多只,到目前已经救助过200多只猛禽,七八百只蛙类。

  在国内目前的环保团体中,以这样小的年纪直接参与野生动物保护和非法贸易打击,“绿眼睛”独树一帜。 来源 :

南方周末

  相关专题:南方周末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