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意如何化解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0日10:42 《市民》杂志 | |||||||||
夏初,闻北京市二中院判处艾绪强死刑。艾在去年9月11日劫杀一出租车司机后,开车沿王府井大街横冲直撞,致 2死7伤,原由是要“报复社会、报复富人”。艾绪强选择“9·11”报复社会、碾杀无辜,被称为“一个人的9·11” 。 社会最底层选择制造重大公共安全案件,释放“仇恨”,已呈现越来越疯狂的趋势。越来越多“负性体验”失去控制 ,社会与个体都有重责:公平公正的天平越来越倾斜了;
要创造和谐社会,在国家层面,需要夯实公平公正的基石;个人层面,需要构建良知道义的堤防。前者有赖制度安排 ,后者依靠教育熏陶。问题恰恰在这里,两者都难以立竿见影。“全民共享改革成果”理念虽已出台,但落实困难大、实现路 程长,底层获得公平待遇都难,更别说共享成果。在教育层面,应试教育原本就是“你不死我难活”的竞争,强化了人性残酷 。世界就这样把天大难题赤裸裸摆在国人面前。若不致力解决,不把“共享式改革”落到实处,并推广和平友爱的普世价值观 ,那么我们不免又将听说此起彼伏的血案。 徐迅雷(杭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