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为离不开噪音而悲恸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0日11:44 《市民》杂志

  杨锦麟(香港)

  孩时住在海边小城,闽南建筑风格的四合院和喧闹的大马路只隔一排房子,可能是那时汽车还少的缘故,噪音困扰不 大,也不觉得它的不可或缺。

  鹰厦线一条支线延伸到海边码头旁。每天午夜时分,总有一列火车停靠在码头卸货。
那声汽笛闷闷地,压低嗓门吼着 ,和着墙上挂钟的十二下“当当”声响,总是在午夜零点响起。长年累月,风雨无阻,不偏不差。

  某个暴风骤雨的夜晚,那声汽笛没有出现。第二天早晨,但见左邻右舍的长辈们个个露出倦容,很多叔伯阿姨婶娘彻 夜等着午夜汽笛的响声,没有那声长鸣,他们便无法入眠……对现代化的噪音,人类甚至会从适应变为依赖。

  移居香港不久,租来的房子和启德机场只隔着浅浅的维多利亚海港,对机场上空和周边噪音有了切身体会。我无奈地 发现,居住在这座彻夜不眠、噪音轰响不止的大都会,人们早已和噪音融为一体,没有各种各样的噪音,香港人甚至会特别烦 躁。

  1980年代,香港已是亚洲地区乃至国际最著名的航空转运中心和货运中心。那时着九龙城寨尚未拆除,巷子污水 横流,裸露的电线,残旧的招牌触目可见,有卖白粉的,有打群架的,各种噪音24小时在漆黑的巷子里呼啸,来回肆虐,毫 不在乎地向人们炫耀它的存在。

  噪音也来自不远处的启德机场。绝大部分飞机从九龙城寨上空徐徐降落在启德机场,居民一抬头,就赫然可见各种飞 机银白色的肚子,噪音高达120分贝,一般人很难忍受。但九龙城寨以及九龙区的居民们,忍受了近半个世纪。噪音伴随着 香港度过了战后最困难的时光,也迎来了70年代之后香港社会经济起飞和成长。

  1997年赤腊角机场正式启用,启德机场大搬迁,午夜时分,最后一架飞机升上夜空。那个晚上,所有人,包括男 人、女人,老人、青年、少年和襁褓中的婴孩们都失眠了,没有那彻夜轰鸣不止、不到两分钟就低低掠过的飞机起降声,人们 竟难以进入梦乡。

  我也曾在

北戴河住过,那夜我失眠了,不是因为噪音,而是因为太过安静,安静得听得见自己的心跳声……

  我从喧嚣和嘈杂中走来,竟因为太过安静而失眠,即使拥有诗人海子所说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没有噪 音,我居然无法入眠!我为自己和所有现代社会的人再也离不开噪音而悲恸。

  尽管悲恸,我也深知,今天的人类没有那种挥之不去的噪音,或许将无法心安理得地活下去。

  没有噪音的香港,或许将成为死寂的城市。因为噪音的延续,香港才变得有活力、充满动感和生气。

  香港需要噪音,我只能无奈地、迫不得已地向往着噪音……

  杨锦麟,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