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陈铎:应该加强宣传环保意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30日19:34 新浪嘉宾访谈 | |||||||||
主持人马骧:我们很多人想亲自走一下,另外还有一位前面的嘉宾说过,说如果你只是坐在豪华的送氧的车厢里不是走了一遍西藏,如果没有亲身体验那种缺氧的感觉的话是缺了很重要的一部分。 陈铎:但这是有保养了,要像他说的,是,我佩服,就是说毕竟我们有一种精神在支撑着,向铁路建设者们学习。但我自己的体会,恐怕你拍的时候记得,通常会记得很清楚的
杨国栋:我们最后都是用一些提字机、提字板,确实陈老师在上面太辛苦,他跟我们这个年龄30出头,我们有20出头的,陈老师66岁,到最后陈老师跟我们一块从西宁出发一直到拉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他没有特殊的照顾,我们吃什么他吃什么,我们睡在兵站他也睡在兵站。 陈铎:他不缺氧我缺氧,这是不可能的,就是没太鲜明的表现出来。 杨国栋:不能表现出来,因为作为我一个制片主任来说我先插着氧气站在一边,那别人怎么办,别人还扛着摄像机拍,陈老师在背词,自始至终我一直跟别人说我没有反应。 主持人马骧:有网友说,应该把这些花絮在片子里应该都有体现,有留吗? 陈霓霓:这个都有,包括过五道梁的时候大家都开始吸氧,陈老师还是说这里要怎么怎么弄。 主持人马骧:陈铎上去也缺氧。 杨国栋:我们也是到有条件的地方就给陈老师量量血压,陈老师的血压一直偏高。 陈铎:因为长时间的劳累,血压偏高的。 主持人马骧:有位网友留言有点儿神秘。 网友:陈老师,您的相机修好了吗,我现在回到西安,一直惦记着这个事。 陈铎:这位朋友一直陪着我们,他是非常热情、好心,我像机放在书包里,书包的盖没锁住,他去帮我从车里拿出来,这么一背、一甩相机掉出来了,这是在拉萨,最后因为基本上都拍完了,不要挂在心里,我们都是为工作,现在我已经用上了,换了一个新镜头了。这位网友一下子还想不起名字来,千万别把这个事情放在心里。 杨国栋:他也是青藏线上的,他是跟主任他们一块,他在拉萨段。 陈铎:您都回到西安了,怎么样,身体上,从高原到了平地这个落差调整过来没有? 主持人马骧:这位朋友,感谢你的在线沟通,听得出来还是有点担心,没关系的。 陈铎:没关系,不要放在心上,我们倒记挂着你的身体,因为真是不容易,很不容易。 主持人马骧:我们这个片子刚才我们谈了一部分的内容,大家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我不知道在环保这一块,我们就着眼于铁路的修建这一块,对环保的话题的设计又是怎么样的? 陈铎:以桥代路,让藏羚羊、野驴都通过,动物也有自己的习性,突然这里出现一个这个他要在那儿徘徊好长一段时间,确实觉得对它没有威胁和伤害才会停留。我们去的时候,铁轨还没封呢,桥墩有了,我们发现一只狐狸,慢慢慢慢的走过去,我穿着红衣服,很扎眼,他们扛着三脚架,所以三脚架一起过去,总算拍到了。狐狸也是保持等距离,你往前走一米它也往前一米,只有等到它不动了你才稍稍的前进一点儿,才能拍下来。野驴和藏羚羊都拍了。这些动物的迁徙真的要跨铁路的,所以这方面报道我相信大家也知道不少了,铁路建设的设计者们和施工单位都真是为动物考虑了,因为都是国家级的保护类动物,让它们的迁徙、让它们能够在那儿不受影响,因为太大的动静也会影响它们,机器轰鸣对它们也是不行的,这些都考虑了。 杨国栋:还有一个最让我感动的还是中铁18局在湿地保护的,他们铺设这里的铁路是先把这里的草皮整个拿起来放在别的地方养起来,等到铁路铺好把草皮再拿回来铺上,就是湿地除了多了两根铁轨之外都没有破坏。其实这个工程量是相当相当大的。 陈铎:切成一块一块。 杨国栋:那个草皮不是咱们想象这么厚的草皮,他们的黑土草皮很厚,每块都是正方形的,搬到车上,用小车推,不敢大车下湿地,会陷,也会破坏草,会拉到大路边,然后铺完铁路再铺上,其实比铺铁路费的时、工、力都要多,他们一直在细致的做着。 陈铎:这是细致活,光铁锹抡着铲,那是痛快淋漓的,这里不能让你这么痛快淋漓的做。 主持人马骧:出路的问题是很多人关心的,一些环保方面的专家也说到对于青藏铁路沿线修建中的问题已经过去了,现有的对生态保护还是满意的,但是当列车运行之后当游客的压力上来以后它将如何变化,那时候的生态系统应该怎么样去保护,应该怎么样应对发生的变化,这是一个需要不断研究、不断进步的课程,是不是在出路的过程中把这方面也考虑进去了? 陈铎:应该说还是要加强宣传、加强环保意识,要真的爱惜这块土地,不要污染它,因为铁路建设者想到了,游客去可不要把坏习惯带过去。 主持人马骧:大家可能能担心,一个人可能能做到,十个人肯定能做到,大家都能做到吗?可能一个做坏的影响,其他99个人的努力就白费了。 陈铎:所以需要宣传,的确进藏的每一位都要自觉,至少我相信不管哪一位在自己家里、自己床上、自己写字台上不能乱来吧,还会比较注意的,那你把这个好的习惯带过去,大概也还应该可以,至少限制到你的这一小圈范围内做好它,所谓从自己做起,那就应该还可以。 陈霓霓:在我们片子里最后一章“让历史告诉未来”,我们也提出这样的寄语,希望大家能够做到这些,看到青藏铁路这么不容易,好好守护,爱护我们自己眼睛一样爱护它。 主持人马骧:今天是30日,明天7月1日就正式通车,我们摄制组我们的几位嘉宾有坐上首班车的人吗? 陈铎:没有,我们最初设计,一开始建议铁道部设计过好多方案,觉得天路、心路、神路、出路嘛,所以设计了好多活动,包括沿线的各种创作,比如美术、书法、摄影、歌曲、乐曲、舞蹈、诗歌、曲艺、短剧、小品我们都设计过,要搞这种活动,甚至搞这种比赛,再就是搞青藏铁路的知识竞赛,我们说把知识竞赛的获胜者作为荣誉列车的荣誉乘车员,包括对青藏铁路有卓越贡献的一些老人家们,还健在的请他们,只要他们身体条件许可,作为第一批荣誉乘员上这个火车,我们当初想如果这之前我们都完成了,我们把这个作为后头的来播也会很有意思,但是后来这些都没有能够成功,停留在一个想法上,因为铁道部门的领导的确工作量太大、太忙了。你看多少事情,全国铁路提速的问题,铁路怎么怎么样的问题,都在他们的肩膀上担着,所以我们后来想也不要再把这些让他们装到脑子里,也许会干扰他们,所以后来我们就没有再提,而是把这个想法他们觉得什么时机合适我们积极配合来做,就等于暂时放下来了,我相信早晚的事,大家这么关心。 陈霓霓:主要这两天陈老师也在接受一些专访,像今天社会报全版,给我们刊了一个《话说青藏铁路》的特辑。 主持人马骧:我相信有时间肯定会亲自从北京西站出发到拉萨。 这个节目一开始就有朋友一直在说,希望能够尽快看到,在今天我们这个访谈的最后环节也是把这种希望再重申一遍,希望能尽快看到,从我的角度来说我已经不怎么看电视了,但是我希望在屏幕上看到我们的青藏铁路,听到陈老师的声音,今天能够面对面听到您的声音我也很满足,仿佛小时候在电视机前静静守候的《话说长江》的声音。 相关专题:青藏铁路通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