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地震专家回首唐山“遗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4日01:00 安徽在线-新安晚报

  曾上报警示报告

  2006年7月初,北京朝阳门内大街137号,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在一间不大的房间里,正在举办一场关于唐山大地震30周年纪念的主题报告会。主讲人是中国地球物理协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耿庆国。这位1965年中国科技大学地震
专业毕业的地震预报专家,师承著名地震学家傅承义教授,是中国旱震关系的权威研究专家,曾成功参与预报出海城地震,震惊中外。

  耿庆国研究了近百年来中国6级以上大地震的旱震实例229起,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一至三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如果是一年内震,那就是小震,但倘若是两年、三年才震,那就极有可能是大震了。”1975年12月,在耿庆国等人成功预报出海城地震后,国家地震局曾在北京市召开1976年全国地震趋势会商会议,肯定了耿庆国的旱震理论。但当时年轻气盛的耿庆国却并不满足:京津唐地区可能还有大震!

  耿庆国告诉记者,他之所以敢说这样的话,也是出于对自己专业素养的自信,同时也是因为当时的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地震预报工作。1966年河北邢台地震发生后,

周恩来总理亲自乘坐直升机赶到现场,并勉励当时的地震学家们“希望在你们这一代能解决地震预报问题”。“我把这句话当作了我一生的座右铭”,耿庆国说,他清楚地记得,后来周总理还提醒他们“要密切关注京津地区的地震动向”。

  耿庆国等人的判断很快被国家地震局上报。1976年1月28日,这份《关于京、津、唐、渤、张地区1976年地震趋势的报告》写道,“会议认为,当前我国正处在地震活动的高潮阶段,估计近一、二年内大陆地区有可能发生七级以上的强震”。这份报告还明确提出,“京、津、唐、渤、张今年内仍然存在发生五至六级地震的可能,但目前尚未出现明确的短期和临震异常”。

  也正是这份报告中,国家地震局根据1976年全国地震趋势会商会议的情况提醒,“从目前地震活动和前兆异常的空间分布来看,唐山和朝阳之间和京津之间两个地区尤应加强工作”。这时,距离唐山大地震发生还有整整半年的时间。

  地震学家失声痛哭

  但是,由于当时地震频发,华北地区某些在海城地区震后依然存在的异常现象消失了。这时,有一种观点认为,海城地震后华北发生大震的可能性已经基本排除。

  耿庆国却不死心。1976年7月5日,北京地区的气象要素中相继出现四项异常,只有日平均气压这一项指标还没有出现异常。耿庆国大胆提出,只要低压指标一突破,就可能进入临震状态。他立即赶往唐山、天津等地,收集当地近期的气象要素资料。他的同事也相继发现各种异常状况。随后不久,他所在的北京市地震队发出工作简报,“北京及其周围地区应力场正在增强,从今年下半年起,发生五级以上地震的趋势背景正在加强”。这份简报的发出时间是1976年7月14日。

  简报发出后,北京地震队要求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室立即安排时间听取详细汇报。可惜,由于部分具体负责地震预报的有关人士认为自己掌握的情况还不够,将听取汇报的时间一推再推,直到推到7月26日。耿庆国说,没想到,7月23日,出现低压突破状况,北京地区短期临震气象要素五项指标全部出现!

  1976年7月26日,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室派出京津组组长汪成民带队到北京市地震队听取详细汇报。这时,有关预报专家还是认为地震前兆不明显,加之部分领导要求“不要轻易制造临震气氛”,因此在听完汇报后,京津组成员只能无奈地表示,“我们把北京队同志们的看法带回去研究,并向领导汇报。”

  在耿庆国看来,当时的情况已经十分危急,但是他却无计可施。他只能偷偷把这一消息告诉自己的家人。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发生,他的父母牢记着儿子的话,赶紧裹上棉被,结果“连土都没吃”。可是,事后他才得知,他的同窗好友贾云年在唐山不幸以身殉职。

  听说这一噩耗后,耿庆国失声痛哭,“作为地震工作者,我们内疚的心情是无以复加的,唐山地震临震预报没有作出,实在是我们毕生的遗憾”。据他了解,当时国内还有其他一些地震专家、热心群众也发出了“唐山可能会发生地震”的警告,但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耿庆国说,北京是首都,对于部分地震预报人士谨慎的态度他可以理解,“但是倘若他们当时能够多听一些震情告急,向京津唐地区的人民及时打个招呼,或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那损失能减轻多少啊”!

  血的教训不能忘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耿庆国特意谈到了在唐山大地震中创造奇迹的河北省青龙县:由于县地震办工作人员王春青从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室京津组组长汪成民那里听说大震预报,赶紧回去向县委作了报告。县委当即决定采取有关措施,结果全县47万人,仅有1人直接死于地震,还是因为心脏病。

  “青龙的经验值得我们深思!”耿庆国在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作报告时,汪成民也闻讯赶到了现场。这位因唐山大地震而饱受非议的地震学家不愿意多谈自己当年的无奈和委屈,他说,地震预报是一道科学难题,世界上尚未解决,到目前为止,也还没有找到什么是地震的“必震信号”。但是,地震预报本是很单纯的学术问题,就拿唐山地震来说,不同的地震专家对其预报有不同的认识也很正常,但关键的问题是,唐山大地震前,持无震观点的意见占了上风。

  如今,30年过去了,耿庆国依然无法忘记那些死去的无辜生命,尽管地震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但作为地震学家,他觉得自己有一定的责任。

  已经65岁的耿庆国,现在经常到处作报告,他觉得而今人们对于地震的了解反而不如以前了,“希望大家对地震常识的了解能够尽量多一些,这样在地震来临时,损失就可能会少一些”。

  本报首席记者 章玉政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