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际先驱导报专题 > 正文

台“外长”“出访”冈比亚为陈水扁非洲行探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4日15:57 国际先驱导报
台“外长”“出访”冈比亚为陈水扁非洲行探路

台湾当局“外长”黄志芳(左)会见冈比亚外长卡巴·巴乔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提要】冈比亚,一个仅130万人口的西非小国,何以让台当局如此关注,并成为其“外长”非洲六国之行的重要一站?

  国际先驱导报驻达喀尔记者陈顺报道 7月初,冈比亚首都班珠尔,非洲联盟(非盟)第七届首脑会议开幕前夕。几位冈比亚保安和礼宾人员急匆匆地找到中国大陆代表团,向应非盟邀请以观察员身份出席本届峰会的大陆代表团表示歉意,因为他们未能按原计划在班珠
尔国际机场接到台湾“外交部长”黄志芳,并向中国大陆代表团询问台湾当局“外长”抵达的具体时间。原来,这些经过台湾当局专门培训的安全和接待人员,误将英文拼写和发音有些相似的泰国看成台湾,还错把中国大陆代表团成员当做岛内来客,闹出了笑话。

  不过,非盟峰会闭幕一星期后,台当局“外长”真的来了。

  台当局为何关注冈比亚

  7月9日,台湾当局“外交部长”黄志芳率团在走访了马拉维、斯威士兰、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三国后抵达班珠尔,对冈比亚进行两天正式访问。此后,他还将去布基纳法索和乍得。

  台湾当局驻扎冈比亚“大使”对当地媒体说:“面对中国大陆在非洲外交及经贸等方面的节节突破,台湾绝不能袖手旁观。”他称,黄志芳非洲之行是为了加强台与6个非洲“邦交国”的联系、特别是加强同冈比亚的“友好合作关系”,并与冈开展更紧密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同时为陈水扁今年9月再度访问非洲打前站。

  冈比亚是个西非小国,面积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仅130万。它何以让台当局如此关注,成为黄志芳非洲6国之行的重要一站?

  分析人士认为,其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非盟峰会刚刚在冈比亚举行,与会的大多数非洲国家元首都与北京关系密切,冈比亚领导人不可能不受其影响和感召。

  二是中国大陆代表团出席了非盟峰会开、闭幕式,并在峰会期间召开的一次专门全体会议上详细介绍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的筹备情况、以及中国对非政策和中非合作的丰硕成果,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关注和赞赏。代表团团长李保东大使还在台“外交人员”的眼皮底下,与冈比亚外长零距离接触,实现了“礼节性握手”,意义不同凡响。

  三是一河之隔的邻国塞内加尔已于去年10月和中国复交,而塞在政治、外交、经济、文化和社会诸方面对冈比亚都有重大影响力。

  援助装入上层人士腰包

  鉴于冈比亚可能发生变故的风险程度较高,台当局加大了对该国的“外交”攻势,同时也增加了对冈比亚援助。10日晚,黄志芳结束对冈比亚访问前与冈政府签订了“经济援助协定”。根据该协定,台湾当局除了将加强与冈在经济、贸易、教育、医疗、文化和技术等方面的传统合作外,还承诺为冈比亚国民议会新修一座议会大楼。目前的冈比亚议会,设立在一家夜总会改造而来的小楼里。

  为表彰“黄志芳为冈比亚发展所做的贡献”,冈比亚总统贾梅授予他冈比亚国家最高荣誉奖——“冈比亚国家骑士勋章”。一位要求不披露姓名的冈比亚工程师对《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说:“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最大区别是,前者对冈比亚的援助让民众得到了实惠,而后者的援助大都装满了上层人士的腰包。”

  为陈水扁9月访非探路

  其实,冈比亚正是台当局在非洲仅剩6个“邦交国”的一个缩影。台湾岛内媒体普遍认为,黄志芳此行主要是为陈水扁9月份的非洲之行“提前探路”,同时也是趁机撒“银弹”,以防仅有的几个“邦交国”再次生变。

  黄志芳出访非洲前表示,近年中国大陆积极参加非洲建设,在非洲的影响日趋增强。他说:“相对而言,台湾在非洲的外交正面对敌长我消的苦战局面,压力很大,因此将把邦交国全部走一遍,看看有何需要补强之处。”黄志芳视其非洲之行为“台湾重新再出发的第一步”,并承认自2002年7月陈水扁访非以来,台高层一直没到过非洲,“疏于访问导致关系淡化”,此次访问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据岛内媒体报道,近年来,台当局高层每次访问非洲的几个“邦交国”,都少不了金钱开道,这次也不例外。黄志芳此行为非洲“友邦”带来“三项大礼”:斥巨资“帮助”乍得开发石油资源、向马拉维赠送4个柴电动力火车头、向非洲“邦交国”免费提供数万台电脑,并在这些国家设立“台湾资讯中心”,同时还会向“邦交国”的首脑、部长以及国会议员每人赠送一台

笔记本电脑

  相关专题:国际先驱导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