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唐山寻亲专题 > 正文

南京病人腾出床位给唐山伤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8日08:21 南京晨报

  □1天时间,医院的病床几乎全部腾空了,除了病情特别严重的病人外,其他病人听说医院要收治唐山的伤员,都很自觉地让出了病床,自己回家养病。

  □我们把唐山伤员送回沧州要离开时,所有的病人都哭了,医护人员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那时车上车下一起哭。那时候你才知道什么叫感天动地。

  □当时不停有伤员被送进来,我们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虽然睡得很少,但也不觉得累。

  一天时间医院病床几乎全部腾空

  “真的太感人了!当时

医院床位有限,我们向住院病人下达动员令。听说医院要收治唐山的伤员,1天时间,医院的病床几乎全部腾空了,病人都主动回家把床位让给唐山伤员。”昨天上午,任宪武老人回忆起当年江苏收治唐山伤员的情景,老人说他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骨折病人让家人抬自己回家

  “唐山大

地震时,我们省还有医疗队在西藏进行援助。我是9月10日回到南京的,当时去唐山的医疗队已经撤回来了,省卫生局叫我负责做好接收唐山伤员的工作。”任宪武老人介绍说,当时他们把从唐山转来的3500多名伤员分送到徐州、常州、苏州和南京4个城市的大医院救治。

  “当时医院里还住着许多病人,要收治唐山的伤员,必须让他们腾出床位。”任宪武介绍说,接到通知,各大医院迅速召集住院病人开会,动员他们腾出床位。“当时还以为病人工作不好做,没想到住院病人听说腾出病床是为收治唐山伤员,都积极配合。我在省工人医院时,就看到一名骨折病人,腿上还打着石膏就让家人把他抬回家,临走时他说:‘唐山人民受了这么大灾难,我这点伤不算什么。’这样的场景还很多。”任宪武说。

  唐山伤员与医护人员哭离别

  任宪武说,经过1个多月的救治,3500多名唐山伤员先后康复,送回唐山。“到了10月中旬,我们从常州送走最后一批300多位病人,这些都是截肢或瘫痪病人。我们把他们从医院接出送上火车时,大家哭得一塌糊涂。”

  火车到了常州是凌晨两点,很多医护人员都在站台等候多时。当把病人送走时,哭声很感人。“他们在江苏的时间最长,又得到了如此细心的照顾,对这里很有感情,所以都舍不得离开这里,他们和我们说:‘能不能让我们留下来?我们回到唐山也没有家没有亲人了,能不能让我们留在江苏?’我们对他们也很有感情,虽然他们有很多生活不能自理,但很多单位二话不说,愿意接纳他们。”任宪武说,但当时有规定,所有的病人全部运回原地,只能送他们走。“我们把伤员送到沧州要离开时,所有的病人都哭了,医护人员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那时车上车下一起哭。那时候你才知道什么叫感天动地。”任宪武说,那种场景他现在还记忆犹新。

  在回到南京前,任宪武和随行的医护人员到了当时刚地震后2个月的唐山转了转。“虽然还到处都能看到废墟,但和地震当时的情景相比,唐山已经完全变了样,新盖了好多小区,群众生活基本走上了正常的轨道。

  与外界失去联系 院里以为我死了

  杨珂今年51岁,现住在萨家湾。唐山大地震那年她才21岁,在沈阳军区后勤221医院工作。昨日她特地赶到晨报,讲述30年前她在唐山参加救援工作的故事。

  同事写血书要求参加医疗队

  “28号发生地震,当天晚上就接到命令,院里成立了医疗队,一共25个人。另有两个人知道自己没被选上,咬破手指写了血书,要求参加医疗队。院里同意了,最后医疗队成员是27人。”杨珂回忆说。第二天,他们就坐车去唐山。

  杨珂说:“我们到唐山的时候已经是第四天了,我们还算是比较早到唐山的医疗队,唐山人民看到我们,对我们说,看到你们来就有救了。”

  伤员不断送来每天只睡三四小时

  “刚去唐山的时候,整个城市就像个大工地,全是废墟,我们主要接收野战部队抢救过来的伤员。”杨珂说,野战部队战士从废墟中抢救出伤员,经过简单处理送到医疗队,再由医疗队进行治疗。做完手术度过危险期后,再把伤员转送出去。“当时伤员很多,不停有伤员被送进来,我们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虽然睡得很少,但也不觉得累,一直处在紧张工作的状态下。有些伤员送过来时,伤口都化脓了,上面生了蛆,我们只能用自制的消毒水给他消毒。还有个病人送过来时,半个头骨都没有了,外科医生用塑料填补了他的头颅。”

  火车一路开一路联系医院收病人

  在唐山20多天,杨珂跟外面失去了联系,沈后211医院的领导甚至以为她死了。

  杨珂介绍,当时唯一联系外面的方法就是托人带信出去。当时只要有空火车,就把病人送上去。火车一路开一路联系当地医院,医院有能力接收多少,就放多少病人下来。如果没有能力接收,病人就跟着火车继续走,直到住进医院。“我们每个人都给院里写了一封信,托送出去的病人寄回去。院里收到了其他所有人的信,就是没收到我的。当时有一位医疗队成员在寄回去的信中写,看到有位战士,在抢救伤员过程中,受余震影响被压死了。医院领导看到这封信,再加上一直没收到我的信,就以为我死了。回去那天,我最后一个下火车,许多接站的同事看到我,拼命地打着我说:‘怎么不寄信回来,都以为你死了。’后来才知道,我所托的那个病人一直被送到广西,信是我回到医院后一个星期才收到的。”

  拼命工作,南京技术员感动唐山人

  “看了晨报寻找为唐山抗震做过贡献的人,我也算其中一员吧,虽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也献出了点微薄之力!”昨日,65岁的王湘蛾打进晨报热线,讲述了她与唐山抗震的故事。

  北京永定门城墙像刀削过一样

  “那时我是南京电瓷厂的技术员,正在北京出差,能感受到很强的震感。”当时王湘蛾住在同学家,熟睡中被地铁一样的“咔咔咔”声惊醒,床在摇晃,随时可能散架。“可能地震了!”不等同学说完,王湘蛾抓起钱包就朝外跑,发现外面全是人,她就随着大家一起跑。“黑黢黢的,我也不知道朝哪边走,早上发现到了永定门,看到墙像刀削过一样。”王湘蛾回忆,但大家都很镇静,买早点的买早点,上班的上班,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晚上看报纸,才知道唐山地震了。

  参与救援的解放军是最可爱的人

  第二天王湘蛾接到厂里的电话,说唐山断电,让她去唐山。回忆刚到唐山的情景,王湘蛾历历在目。铁轨扭曲成了蛇形,大多数房屋都已倒塌,路边原本整齐的树木很多都错开了,马路到处是裂缝。“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废墟里的一条小路,估计是先赶到的解放军拾掇出来的。”王湘蛾说。在唐山参与救援的解放军成为王湘蛾眼里最可爱的人,她说:“作为抗震救灾的主力军,在唐山,到处可见解放军官兵在清理废墟。余震偶有发生,建筑物可能会有再次倒塌的危险,他们没有畏惧,冒着生命的危险,用锹、镐甚至双手在废墟中救援……”

  老师傅说,“我真佩服南京人”

  那时,唐山停电,晚上大家只能点蜡烛、煤油灯。“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经过3天的检测,发现变压器的套管移动了,接线松掉了,另一台变压器的套管坏了。”王湘蛾介绍,发现了原因,她就让吊车把套管先吊下来,把一台变压器的套管修好,再吊上去,然后打电话回厂里,厂里派车送了3个套管过来。

  “我真佩服南京人!”见她拼命工作,接待她的老师傅感动了,不住地道谢。安排好一切,来不及看一眼光明照亮唐山,王湘蛾买了个麻花,又坐上去东北出差的火车。“一上车,我就睡了,麻花到站才吃。”

  “前几天,在电视上看到唐山新貌,真为他们高兴,唐山人真不简单,短短30年,就建设得这么好!”王湘蛾感叹。

  作者:/来源:南京晨报

  相关专题:唐山寻亲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