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香港大学校长:未料到内地学生蜂拥报考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1日23:02 央视《东方时空》 | |||||||||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7月21日播出“港大校长—徐立之”,以下为节目实录: 解说:2006,香港大学在内地计划招生300人,虽然招生人数只比去年只多了90多个名额,但却吸引了许多内地考生报名。2006年7月12日,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出现在第三届大学校长论坛上,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
徐立之:55岁 著名遗传学家 生于上海 长在香港 香港中文大学硕士 美国匹兹堡大学博士 现任香港大学第十四任校长 记者:今年报考香港大学的内地学生增加了很多,在您的意料之内吗? 徐立之:有些意外,为什么突然之间那么多学生报考香港大学,不止是香港大学,其他香港的大学报考也很多,我想可能是风气。是一种新的尝试,因为以前只能够在内地报考,现在可以报考香港的大学,所以我想学生有一个新的尝试,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先兆。 解说:今年七月初,香港大学对各地考生进行面试。面试的考题五花八门,比如世界杯对举办国的影响,如何看待婚外恋等?香港大学一位考官说,“高考成绩并不是最关键的,主要的是考生的英语水平和综合能力。 虽然报考的学生中大多数成绩十分优异,难分高下,但是,香港大学对表现活跃,有创造力的学生却十分偏爱。 记者:学生应该怎么样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你有什么样的建议? 徐立之:我想每个学生不一样,有的学生比较文静的,不喜欢讲话的。当然不是指不好的学生,香港大学的学生我们希望他多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在科技上面更能够参与,所以希望是活泼的学生,灵活的学生,有自己的逻辑思维比较高的学生//做一个活泼的学生,可能在香港大学受欢迎,得到的学习的本领也比较多。 记者:现在似乎已经把学生和别人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看成重要的一条,不能缺少的一条,您的观点说只是其中的一类人才是吗? 徐立之:我认为社会需要的人才非常多,香港大学只适合刚才说的那类人才。 记者:像香港中文大学已经取消了面试了,对于香港大学来讲,面试的重要性在哪? 徐立之:因为我们刚才说的,教学的模式不一样,让学生多参与,不是坐在那里老实听课,所以我们希望学生有直接参与学生的过程的,所以希望学生能够适应我们大学的教学的模式,我们是看学生能不能适应,学生也看能不能适应,这是双方面的。大学在认识这个同学,同学也在认识大学。 解说:7月16日,香港大学公布了录取结果,这次他们一共招收了325名内地考生。 徐立之:我觉得内地好的学生非常多,香港大学来招生数字非常小,香港大学看中的学生是很特别的学生,是能够适合香港大学教学模式的学生,学生选香港大学,不是因为香港有大学,是因为我们香港大学特别的地方,所以我希望他们是因为这个原因报考香港大学。 解说:香港大学于1911年建校,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它拥有全香港最优良的基础设施,最大的图书馆藏。精算学、土木工程学和医学是香港大学最热门的三大专业,其中医科是港大永恒的强项,孙中山就毕业于这个医科的前身。 与香港中文大学不同的是:港大以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它的师生来自世界四十多个国家,非本地生人数在全港各院校中所占比例是最高的。另外,港大与世界逾九十所院校开展学生交换计划,与全球三百多所院校及科研机构进行教研合作,每年,校内十分之一的同学都有机会到海外学习。 记者:香港大学是用英语,全部用英语教学,而其他大学是双语的,为什么有这样的传统? 徐立之:这是创校的宗旨,香港大学创校就是以英语为主,我们的优势,也是因为我们以英语为主。因为学生交流的时候,很多其他国家的大学,喜欢跟香港大学签约,是因为我们是英语教学//其实内地学生来到香港大学,好处很明显的,就是说他的国际眼光一定会马上增加非常多。//香港大学因为我们很多学生交流,交换的计划。可能第三年因为他的成绩好,语文能力高,强。可能第三年已经交流到外国的学校去了,到英国去,到美国去,到欧洲去。所以一个学生在香港大学念书的时候,其实到三个地方的好处都会集中在上面。这个可能是内地学生看中香港大学的原因之一。 记者:有不少学生看中香港大学是看一些非常直接的效果,比如可以更好的练习英语,或者出国的机会更强,更多,或者就业更容易一点,您觉得这是选择大学的标准吗? 徐立之:学生应该想这些问题,但是你看看能不能适合香港大学的教学模式,因为每个大学都有不同的教学的办法,香港大学是采取很自由的学习方法,如果他不能在香港大学自动的学习,好像在中学一样,老师教学的方法,那会吃亏的 解说:在香港大学学习,大多数的同学都感到轻松、有趣。课堂上,老师不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死学知识,而是重在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于是,港大提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教学理念“全人教育”。 记者:香港大学倡导全人教育。这个全怎么理解? 徐立之:我们希望各方面能力都有,希望他们能够在不同情况下都能使用。这是我们在培训引导的人才。所以学的当然要多方面。应变的能力要很强。表达能力要强。所以我们学生进学校的时候,我们第一天就说,你来学校是教你怎么去学习,不是把知识灌输给你们,东西全部在这边,你们自己去拿。就是比如说,一群学生可能是10个学生,在课堂里,在一个小的房间里,老师不是站在课堂前面,甚至坐在学生的后面,听学生跟其他学生的交流和解释,比如今天学头发的生长,学生就把所有的材料全部准备好,可能在多一点时间,上课前已经把资料准备好,上课时是学生在课堂上做解释,老师在后面只是辅导,学生讲的不对的话,老师就说这个方向不对。改一下。所以这些学习模式比较新,如果只是在中学的时候,老师在下面听,学生只能习惯那个教学模式,到香港大学可能有些课程不适合。 解说:正像徐校长所说,全人教育就是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表达、应变等各项素质和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转变。 徐立之:香港大学是希望培养出一些很灵活,能够适应社会转变的人才,所以这些是领导性的人才。当然这些人才也包括研究性的人才。作为香港大学的学生,我们希望他每一个都是领袖。 解说:此外,全人教育也融入到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记者:有一种观点说,学生到一所大学去上学,这个大学好的话,氛围本身就可以把学生熏得很好。在香港大学是怎么样的? 徐立之:大家有这样的风气,有学习的风气,很特别,主张学生自主的学习,然后在课堂外面参与的,我们主张希望学生多参与,所以有了奇怪的现象,你看香港大学的校友,通常校友见面都问你几年毕业的,念什么?香港大学不一样,第一个问题问哪个舍堂来的,就是你住的宿舍是哪一个。他们对宿舍亲切感非常高。 解说:在港大,师生们把宿舍叫做舍堂。之所以学生们对舍堂的亲切感非常高,是因为港大的舍堂却与其它院校的宿舍有着根本的不同。港大提倡一种所谓“舍堂教育”,就是通过舍堂内所举办的各种文化、体育及娱乐活动来凝聚堂友对舍堂的归属感和团队精神,从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沟通中达到全人教育的目标。 记者:以您的观察来看,内地的学生在香港大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适应的怎么样? 徐立之:当然我们香港大学招生的时候,我们也加上了面试这个环节,我们看学生能力的时候,也看他思想能力,语言沟通能力,英语能力,因为我们香港大学是英语教学的,所以这些学生全部是没有问题的。 解说:被香港大学录取的内地学生先要在内地接受委托培养,一年后才正式开始在香港大学读书。港大的学制是三年,三年后他们中有的人会选择继续深造,大部分的毕业生将走向社会。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港大毕业生的平均月薪1.4万多港元,最高月薪达7.4万多元,他们的能力受到香港社会各界的肯定。虽然香港大学被亚洲周刊誉为亚太地区最好的三所大学之一,在二零零四年英国《泰晤士报》公布全球最佳二百所大学中排名第三十九,但是,徐立之却认为,香港大学仍然只是好大学,还不是世界一流的大学。 记者:您认为香港大学现在是一个好的大学,但还不能算一流的大学,差距在哪里? 徐立之:香港大学可能是几个领域,是世界一流的。得到不是很多。在学校里,我希望大学里有10个到12个学科,一谈到这些学科,世界各地的学者马上就想到香港大学。是其中一个领导者,那我们就很成功了。 记者:2002年您刚刚上任校长的时候,您说把香港大学建成东方的哈佛或剑桥不是什么难事,4年过去了,您是信心更强了,还是会谨慎一些。 徐立之:当然香港哈佛不是同一个程度的讲法,名气来说大家知道哈佛是什么,大家知道耶鲁是什么,斯坦福是什么,我希望将来香港大学本身的名气也有那么高 相关专题:2006年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