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唐山大地震30周年专题 > 正文

新华视点:对公众应对地震危机意识的呼唤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7日17:21 新华网

  

新华视点:对公众应对地震危机意识的呼唤

  1976年7月28日,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7.8级强烈地震。震中烈度为11度,地震波及天津、北京,共死亡24.2万多人,重伤16.4万多人。这是1976年7月28日强烈地震发生后的唐山市一角。 新华社发

  新华网北京7月27日电 (记者 张景勇 王文化 王立彬) 40年前的3月8日和22日,河北邢台连续两次强烈

地震夺去了8000多人的生命;30年前的7月28日凌晨,24万多人在河北唐山地震中再也不能醒来。今天,当我们缅怀死难者时,也深切感到:对地震惨痛记忆的最好纪念,就是能够肯定地回答专家们忧心忡忡的一个提问:假如现在地震突然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是否能够从容应对?是否能够避免惊慌失措?

  “地震宁可千日没有,不可一日不防。”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平实的话语令人警醒。也正如河北省地震局局长周清良所说,对邢台地震40周年和唐山地震30周年的纪念,既是追悼地震逝者,也是为了警示来者;全民都要树立危机意识,让悲剧不再重演。

  中国防震事业从邢台起步一路发展,但地震预报仍是世界性难题

  地震的危害之大、摧毁能力之强,给人类留下了惨痛回忆;但在地震面前,人类并非无所作为。

  1966年3月8日和22日,河北邢台先后发生了6.8级和7.2级强烈地震。

  “邢台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周恩来总理三次亲赴地震灾区指挥抗震救灾,人们谱写出抗震救灾和探索地震的光辉篇章。”陈建民说,“邢台地震是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全国开展有组织的、以监测预报为基础的防震减灾起步的重要标志。邢台地震后,新中国第一个抗震救灾指挥部在现场成立,为开展大规模震后应急积累了宝贵经验;以邢台地震现场为起点,我国地震预报研究与实践活动开始大规模展开;1971年,国家地震局成立(后更名为中国地震局)……”

  既有辽宁海城地震预报成功的喜悦,也经历了唐山地震挫折的痛苦;我国防震减灾工作40年来的发展道路可谓是艰难曲折,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绩令人瞩目:建成了覆盖全国、现代化的地震观测网络;实现了20多次有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报,跻身世界地震预报科学领域的前沿;为城乡发展和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地震安全基础服务,为长江三峡、

青藏铁路、2008年奥运会场馆等近千项国家重大工程的建设场地进行了地震安全性评价,颁布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为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提供抗震设防依据;从中央到地方的地震应急指挥体系初步形成,2001年国家组建了第一支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填补了我国没有专业地震救援力量的空白,发布国家地震应急预案,目前各省区市也基本出台了地震应急预案……

  “然而,地震预报是观测地下,目前深部观测技术发展非常慢,现在人类打得最深的井是12公里,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鸡蛋,现在连壳都没有钻透。”陈建民形象地解释说。

  地震预报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陈建民说,“地震可以预报,但只有少量成功先例。我国地震预报水平已居世界先进行列,但从世界范围来看,地震预报仍处于低水平的探索阶段,主要是根据多年积累的观测资料和震例进行经验性预报。对于大多数破坏性地震来说,人类还难以作出较为准确的预报,准确预报还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

  人类对地震孕育、发生的原理、规律有所认识,但还没有完全认识。我国较大尺度的中长期预报已有一定可信度,但短临预报的成功率还相对较低,不到10%。

  地震预报上的局限性,使地震灾害预防工作显得格外重要。

  目前各地虽有应急预案,但不少只是停留在字面上,针对公众的防震防灾演练近乎空白

  地震预报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途径,但由于水平所限,不能单靠地震预报这一个环节,而应加强预防和应急救援。“唐山造成那么大的损失,与唐山是一个对地震不设防的城市有关,而且缺乏专业救援队伍也影响了救灾效果。”周清良分析。

  然而,目前在我国农村,农民住房抗震能力非常差,广大农村基本处于不设防状态,“小震致灾”甚至“小震大灾”是农村地震的显著特点;在城市,1989年以后国家加强了以法律法规形式强制进行的抗震设防,但此前建造的建筑物还占有相当比例,这些建筑物大多未考虑抗震或抗震能力不足。城乡接合部抗震设防问题更为严重。

  各地有应急预案,但不少地方仅停留在字面上,而针对公众的防震防灾演练近乎空白,现在中小学课本也没有系统的防震知识介绍。

  地震多发的日本具有高水平的整体抗震能力,这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多次惨痛的教训和深刻反思后,才有今天遇震人心不乱、建筑物大震不倒的局面。除加强体制和硬件建设外,日本注重提高民众的防震抗灾意识,并强调日常生活中的应对准备。各级相关部门都印制了形形色色的地震防灾手册,指导民众平时要准备好收音机、饮用水、食物、药品等应急物品并经常清点。有的家庭还准备一些矿泉水,以备灾后断水,增加获救希望。

  提高公众应对地震危机意识迫在眉睫

  近日,在唐山市的河北理工大学地震遗址,记者随机采访了来自河北、安徽等地的几名学生,他们向记者描述了一个共同的感受:刚进学校时看到那个倒塌的楼房,觉得学校太破旧了,后来才知道是唐山地震遗址;如今虽然天天都能看到这个遗址,也想了解一些地震知识,但觉得那场大灾难离自己太遥远了,老师也没给讲过地震方面的知识,所以每次经过也没什么感觉。

  地震灾害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防震减灾是维护国家公共安全、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以及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群众的防震意识是一个薄弱环节。这个问题不能回避,必须采取恰当的方式加大宣传,防震意识的高低、防震知识的普及与否,对能否减轻地震灾害有重要影响。”陈建民说。

  邢台市地震局局长张国斌也坦言,地震的惨痛记忆距我们并不遥远,但目前许多人防震减灾意识仍然淡薄,像建筑物特别是民居的防震,国家有明确要求,但不少人不了解。

  1994年,台湾海峡发生7.3级地震,在距离震中较远的广东某地,由于学生缺乏防震常识,在地震发生时惊慌失措,很多学生拥挤踩踏,甚至跳楼,造成数百人受伤,死亡3人。2005年的九江地震,死亡12人,专家分析死因后发现,居民普遍缺乏避震自救知识是一个主要因素。而受九江地震影响,湖北一些县市的学校出现学生拥挤踩踏事故,78名学生受伤,其中重伤11人。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以往的经验教训并未被很好汲取,公众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意识仍然非常薄弱。

  “群众的防震意识应贯穿于防震减灾工作的各个环节,在加强预报、设防、应急救援和推动科技进步工作的同时,必须调动起全社会的力量,未雨绸缪,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共同应对地震灾害。”陈建民呼吁,“应把地震知识、自救互救等纳入教育体系,特别是纳入中小学生的教育体系,用一个娃娃影响一个家庭,逐步提高全民的地震灾害意识和地震知识水平。”(完)

  相关专题:唐山大地震30周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