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新世纪周刊专题 > 正文

电视的文化苦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13:23 新世纪周刊

  摘要:王朔的京痞文风曾让“文化”颜面扫地。“你才有文化呢,你们全家都有文化。”这样的揶揄是指向一切伪文 化的利剑。另一方面,全球范围内,电视一直在文化面前抬不起头来,被认为是最没文化的媒体。中国的电视人终于出了一口 恶气,央视十套的成功让中国电视在文化领域扬眉吐气

  央视十套之前,电视人一直在探索怎样利用这个大众媒体传播文化,但不是曲高和寡
,就是沉闷乏味

  这一次,电视真的有了文化

  -本刊记者/胡凌竹

  上世纪60年代,当电视作为一种新事物问世时,电视关注的是文化品位,追求有文化意义的产品并培养公众的文化 趣味;可是到了90年代,电视极尽媚俗之能事来迎合公众,从脱口秀到生活纪实片,再到各赤裸裸的节目,最终不过是满足 人们的偷窥癖和暴露癖。”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Bourdieu)曾在《关于电视》这本著 作里谈到。

  中国电视现在正在经历法国上世纪90年代的过程,电视没有文化,喜欢看电视是没有太多追求的行为--这应该已 经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尤其当《超级女声》等选秀节目和无数劣质电视连续剧充斥电视屏幕之后,电视和文化仿佛是存在 于两个世界的名词,早已没有了任何关系。然而此时,2001年7月开播的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CCTV-1 0,简称央视十套)却渐渐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让一部分希望从电视节目中获取文化和知识的观众重新坐在了电视机面前。 通过《探索·发现》、《百家讲坛》、《子午书简》等人文教育节目,人们发现,原来电视节目也可以这样有文化。

  从《探索·发现》开始

  如今央视十套已经有不止一个收视率较高的电视栏目了,当然,十套开播前几年并不是这个样子,其中较早引发观众 注目的是《探索·发现》栏目。

  从2001年7月9日开始,《探索·发现》已经默默耕耘了5年。相对于一般观众来说,《探索·发现》所占有的 资料无疑要丰厚得多,如果单纯追求收视率,则难免要进行“有效选择”,甚至编造情节,“愚弄”观众。栏目总编盛振华说 :“我们不会片面地追求神乎其神的效果,不会编造现代版的《山海经》。了解知识,了解历史,这也是一种知情权。”于是 ,像美国探索频道(DiscoeryChannel)的系列节目一样,《探索·发现》最明显的叙述手法也是寻找疑点, 并由此切入事物的核心。

  《探索·发现》中的《三坊七巷》专题,最开始的依据只是作家北北所写的《三坊七巷》一书。导演李美忱看后发现 ,一个方圆只有44万平方米的地方,竟然出现大大小小100多位照耀历史的人物。于是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到底有什么 样的魔力吸引如此多的名人?福州当地的文化如何影响这些名人的成长?“这应该是一个既包含历史文化又包含人文地理的一 个好选题。这两个问号就是这个节目要努力探索的终极目标。”

  带着制片人“要以讲述人物故事为主”的要求,李美忱开始深入福州三坊七巷遗址寻找素材。前期采访归来后,通过 群体特征的总结,李美忱确定了纪录片的分集和拍摄方式。“由于现实中的三坊七巷已经破败,我便采取了‘留白’的表现手 法,将写实部分留给历史资料和建筑细节,让镜头更显美感;而即便是再现,也是基于特定历史事件缺失的前提下的再现,于 是写意地模拟情景和氛围,再现依据成为了全片的另一个看点。让历史信息、文化信息、人物故事、建筑特色、民俗民风等复 杂的元素有机地融汇在一起构成一个流畅的声像作品,这便是这个纪录片成败的关键。”李美忱在事后的采访手记中这样总结 。

  科学能不能在电视上变得生动

  央视十套的全称叫“科学·教育”频道,从字面上理解,科学普及当然是它的重中之重。可在中国,科学普及本来就 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且不说广告回报是个问题,就连科学普及人才都难以寻觅。央视十套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如何把枯燥 的科学知识用生动的电视语言表现出来。

  在央视十套的科普类栏目中,《走近科学》就是一直追求生动的电视语言的一档栏目。

  人死后为什么会有不腐之身,血一样的液体从地板下面喷涌而出是怎样一回事,女孩梦醒之后突然产生其他的记忆是 什么原因……这些听上去有些怪异荒诞的故事,都是《走近科学》中讲述的话题。

  《走近科学》制片人张国飞认为,电视的功能是消遣、娱乐及传播信息,教育的功能远不及学校来得直接,因此不能 说教。以戏剧化的故事作为载体,把科学道理拆解开来,用直白的方式展现给观众,是《走近科学》成功获取观众青睐最重要 的手段。

  于是,一个癔病患者的经历,便在《走近科学》中变成了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个17岁的苗族少女突然昏迷,苏 醒后,父母、老师、同学她全都不认识了;家乡方言也听不懂了;而且,女孩还说自己的家和父母都在遥远的福建。这些奇怪 的变化在当地很多人看来简直太离奇了,人们纷纷传言这是一个福建的鬼魂侵占了这个少女的身体……

  “人的智慧是可以引起共鸣的。”张国飞认为,“思考是人的本性,无论三岁顽童还是耄耋老人。各行各业的人都在 自己从事的工作中汲取并发掘着智慧,家庭主妇的生活窍门也是智慧,而电视科普工作者的任务就是把科学工作者们高精的科 研活动中蕴涵的普遍智慧挖掘出来,这就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这样的节目观众就会坐下来看。”

  让学者成为明星

  毫无疑问,央视十套开播以来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百家讲坛”现象,以刘心武、易中天为代表,它把学者变成了明星 ,把枯燥的学术变成了热门话题。

  《百家讲坛》创办于2001年7月9日,真正受到观众注意的节目是2005年播出的《清十二疑案》。《百家讲 坛》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所有的学者们都用最简单最通俗易懂的话语来讲学问,甚至像讲评书一样讲“三国”、“红楼”、 汉代历史等严肃的话题。

  “最难的是找到适合这档节目的主讲人。”制片人万卫这样总结。演讲的内容都由主讲人自己写,万卫要求他们不能 写成论文或者讲义,更要把内容变成电视剧剧本或章回体小说那样,要有情节、有悬念。但几乎每一位上台的专家和学者,都 经历了一番痛苦的转变过程。

  山东大学教授马瑞芳是研究《红楼梦》、《聊斋志异》的专家,平时讲课很精彩,于是万卫请她来做一个《聊斋志异 》的揭秘,但马教授希望把自己多年的学术成果在这个平台展现出来,于是传过来的讲稿学术味太浓。这样的东西在万卫看来 肯定不符合观众口味:“我们得给他们讲什么叫收视率、讲观众手中遥控器的残酷性,让他们懂得你的演讲、你的故事,哪怕 只有30秒钟不吸引人,他马上就手指头一按走人了,你还去讲给谁听?”于是编导们向马教授提出要求,比如多讲细节、多 说故事,帮助马教授推翻了起初的讲法,以悬疑始,以悬疑终。节目播出后,反响强烈,马教授大为惊异。她说,没想到这样 讲课,效果会这么好,不光学术界的老朋友们夸奖她,就连她的孙女都说奶奶讲得好。

  “我们开坛的宗旨非常明确,就是通过专家的演讲,激发起大众对祖国

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兴趣,让大家都去关心、谈 论传统文化,并从中得到有益的知识。所以我们不对主讲人在学术问题上作太高的要求,只要他的演讲能够吸引住观众就行, 只要他自己讲的观点能够自圆其说就可以。”在万卫看来,能被大众接受的文化,才是真正的文化。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