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唐山抗震英雄李玉林:亲历唐山的伤痛与重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30日07:31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本报记者张世斌 本报实习生 房华强 刘国荣 编者按 今年是唐山抗震30周年。
打开记忆,不是为了揭开伤痛,而是为了回味历史。打开记忆,不是为了重温悲情,而是为了激励重生。 那一幕记忆永远不会沉睡心中。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8秒,唐山发生里氏7.8级大地震,一座工业城市在瞬间被夷为平地,数十万人被埋在废墟之下。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关怀下,经过30年的家园重建,唐山在灰烬与血泊中崛起。留在这座城市的伤口和悲情,已经慢慢愈合,轻轻抹去。度过劫难的人们,在重生和社会发展的喜悦里,感恩地享受着生活中的阳光和藤蔓温柔的缠绕…… 1976年7月28日,北京一早下着大雨。 上午9时,中南海紫光阁。 此刻,一张会议桌前坐满了当时国务院几位副总理,大家紧张地讨论着。席间,一位身披大衣、满脸都是血污的煤矿工人引人注目。在汇报完唐山地震受灾情况及确切的震中后,这位坚强的汉子热泪盈眶,“唐山有救了,唐山人民有救了!” 这位煤矿工人就是时任开滦矿务局唐山矿工会副主席的李玉林。这一幕正是当年李玉林进京向党中央报告唐山受震灾情的真实情景。 2006年7月25日,在开滦集团工会办公室里,今年已经72岁的李玉林打开话匣子,向笔者讲述了唐山的伤痛和重生。 飞车进京报告震情 1976年7月27日晚8时左右,当时任开滦矿务局唐山矿工会副主席的李玉林正在听取工作汇报。28日要召开矿上庆功大会,作为大会的总负责人,李玉林在认真地准备着。 庆功大会是为了祝贺开滦煤矿“1976年任务过半、产量过半”。“那时候不管干部还是工人,统统下井。干部和工人一起下井生产,没日没夜地赶进度。”那一天,李玉林所在的唐山矿,共有1600多名干部工人下了井。 忙完后,已经两天一夜没合眼的李玉林,没顾得上吃饭,就一头睡在了矿办公室的床上。这时电话铃突然响起,“是党委书记老杨打来的,要我马上去找他。我说明儿再说行不行,他说不行。”李玉林只好披衣起来。两人在市中心的一块大标语牌下面谈了起来。他们之间因意见有分歧,28日凌晨1点多各自回家。 28日凌晨3点多,酣睡中的李玉林突然被妻子打醒。外面一场空前的劫难开始了:天空闪出忽红忽白的地光,接着地声像千门炮齐发般响起,地震波将人颠起40厘米高,接着又是剧烈地晃动,房屋倒塌,之后声音逐渐减弱,陷入一片恐怖的寂静。幸好家里的大衣柜支住了房顶,他幸免于难。 李玉林快速将3个孩子转移到大院后,穿着一条三角内裤便赤脚向矿区跑去。“我担心的是井上2000多人的命啊”。李玉林哽咽着对笔者说。 矿山上的建筑都倒塌了,“马路对面的市委大院也平了”。“这么严重的地震,通讯设备都遭到破坏,靠正常的电话、电报向上级反映是来不及了,必须要让党中央尽快知道”。这个想法在曾经当过8年兵的李玉林脑中坚定起来。 “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他与矿武装部的曹国成一拍即合。这时,恰巧去郊外风井倒风车的救护队司机崔志亮开一辆矿山救护车赶来救人。李玉林马上拦车,袁庆武也随同上了车。 28日凌晨4点多,李玉林一行人出发了。当时去北京有几条路可选,南线走芦台、天津到北京,这条路远50多公里,而且有几条大河,一旦桥被震坏,绕路走会拖延时间。北线有两条路,一条是唐山经丰润、玉田;另一条是唐山经韩城到玉田。“但后者有一木桥,一旦桥坏了,还可以绕行”,李玉林说道,“结果我还是选对了路,其他各条都毁坏了”。 途中,李玉林也想给北京挂电话。“结果发现电话、电报都不通。”为了抢时间,李玉林让小崔打开手摇警报器,开足马力前进。 在蓟县,李玉林恰好碰到国家地震局的几个同志赶来,他们奉命向东找震中。相互了解情况后,袁庆武上了他们的车领路回唐山,地震局一个姓卞的同志带李玉林去北京。 北京市内的路宽了,车速更快了,“因为害怕地震,大多市民都呆在街道上呢。卞同志提议先到国家地震局整理汇报材料,当得知这需要大半天时,我断然否定了。” 李老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卞同志也是好意,但当时来不及了,于是我们驱车直奔中南海。” 当赶到新华门时,几个警卫拦住了车。“整个唐山都震平了,我们是从唐山来向党中央报告地震灾情的。”李玉林当时急得要哭出来。 拦住他们的警卫急忙告诉他们找国务院接待站。8点半多,李玉林找到国务院接待站。在门口,他披上修车用的破棉大衣,加上在蓟县借的裤子,蹲在地上用雨水洗了洗手上救人时的血迹,然后跨进国务院接待站。说明来意后,几位年轻的工作人员打着雨伞带着李玉林和卞同志等3个人进了中南海。 李玉林随同工作人员来到一间很大的会议室(后来才知道是紫光阁),几位领导人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有的站着谈话,有的低着头来回走动着。“看到他们,我的眼睛模糊了,也不知道怎么了,我的双脚移动都困难了。” 这时六位中央领导人朝李玉林他们走来,走在前面的一位副总理问,“哪位是李玉林同志?你的家人怎么样?”“我大声回答我就是。”回忆起30年前的这一细节,李玉林仍然显得很兴奋。 李玉林一行人的详细汇报,为中央作出正确决策提供了依据。上午10点左右,党中央作出决策,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28日当天,抗震救援人员火速驰援,慰问电、汇款、粮票、衣物、粮食等大批救灾物资飞向唐山…… 28日下午6点,李玉林回到唐山并投入救灾。3天以后,李玉林才见到妻子和孩子,并得知家里一共震亡14位亲人,同时因为忙于救灾疏于治疗,李玉林小手指也留下了永久的残疾。幸福的晚年生活 大地震摧毁了唐山市几乎全部的地面建筑,工农业生产遭受极大破坏。然而,这场灾难并没有摧毁唐山人民的坚强意志和重建信念。 地震后人们克服缺水、缺穿、缺房等物质生活资料匮乏等种种困难,在震后7天组装出第一批自行车、震后10天生产出第一车煤、震后14天发电厂开始发电、震后20天造出第一台机车、震后28天炼出第一炉钢…… 李玉林所在的开滦煤矿,被国外专家断言至少需要20年才能复产。然而,它却奇迹般地在地震一年后全面恢复生产。 1986年,唐山完成重建家园的任务,2005年唐山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027亿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走在了前列。 亲历过这一幕又一幕历史的李老深情地说:“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军民的无私援助下,唐山人民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了灾区生产生活,震后不到一周,数十万群众衣食、饮水得到解决;震后不到一个月,灾区供电、供水、交通、电信等生命线工程初步恢复;震后一年多,工农业生产得到全面恢复;震后头10年,唐山人民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夺取了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巨大胜利;又一个10年,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振兴;第三个10年,跨入了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新阶段。” 对于形成的这种“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李玉林老人概括为两个字———“感恩”。“唐山人特别懂得感恩。”李老非常动情地说。 “唐山在地震以后,由于政府各项措施得力,什么肝炎、痢疾,比以往的得病率还低。所以新唐山有这么大的发展,跟这个都有直接关系。就是一种感恩思想,为什么说我们50年代工人特别能战斗?都是旧社会的穷人,解放以后,吃饱了肚子,娶了媳妇,生了孩子……怎么能不感恩呢。地震以后,唐山发展这么快,跟唐山人民感恩心情是有关系的,有直接关系。” 李老说:“唐山这几年变化可大了,全市人民都生活得很好。城市发展很快,给人一个全新的面貌。现在又开发了新的科技发展区和港口,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李老兴奋地说:“前几天我还去京唐港做报告了呢,那里的发展非常快,变化相当大。” 同样,李老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恩。当年,如果不是老杨找他谈话,他也许早已在地震中丧生了。对于“救命恩人”老杨,李老和老伴经常到他家看望他的家人,帮忙洗涮、做饭…… 与其他从大地震中的过来人一样,李玉林老人晚年过得幸福安康,3个儿子都已经成家立业,基本不用他再操心。因住在市中心附近的二层小楼,李老每天都跟老伴到公园散步、聊天,在清洁的街道上锻炼身体。据李老透露,他花了5年时间写了一本回忆录,书中描述了70多年的经历,当然也有地震飞车去北京的这段经历。 “我这一辈子活得值。”李老最后跟笔者说了一句简单而又深刻的话。 采访感言 唐山人的感恩情结 本报实习生 刘国荣 房华强 笔者在唐山采访的日子里,深切地感受到唐山人身上的一种浓浓的“感恩情结”。 三四十年代的老人说我们要两次感恩,一次是共产党把我们从旧社会的苦海里救出来;一次是对全国人民援助唐山的感恩。中年人说,我们要感谢全国人民,没有他们的帮助,就没有现在的唐山。青年人说,我们要感恩,没有父辈们的团结和坚强的生活,就没有我们的生命。唐山人都说,要把感恩,铭记在心。 感恩,是一个内心独白,是一片肺腑之言,是一份铭心之谢。 唐山的重建,需要感恩;唐山的发展,需要感恩;人民生活的提高,需要感恩;幸福的生活,需要感恩。感恩的同时,更要面对现实,坚强地奋斗。 唐山大地震,是唐山人沉重的灾难,也是宝贵的财富。唐山人在抗震中形成的抗震精神,将永远激励唐山人民前进。抗震精神,属于唐山人民,也属于全国人民。 相关专题:唐山大地震3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