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唐山大地震30周年专题 > 正文

新唐山崛起30年:发展规划图从单调走向丰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2日15:53 央视《新闻调查》
新唐山崛起30年:发展规划图从单调走向丰富

王旭春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新唐山崛起30年:发展规划图从单调走向丰富

张和


新唐山崛起30年:发展规划图从单调走向丰富

赵振中


新唐山崛起30年:发展规划图从单调走向丰富

记者古兵


  《新闻调查》播出节目《崛起的新唐山》,以下为节目内容。

  演播室:

  唐山又名凤凰城,三十年前的大地震使这座城市成为一片废墟,24万人的生命也因此消逝,在巨大的灾难和伤痛面前唐山人民以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
震精神使这浴火中的凤凰得以重生。

  解说:唐山位于环渤海湾中心地带,有长达196.5公里的海岸线。早在1919年,孙中山就曾提出要在此地建设“为世界贸易之通路”的“北方大港”。2004年一个深水良港曹妃甸开始兴建。唐山人百年的梦想在这里成为现实。

  记者韩辉:我现在就在河北省唐山市的曹妃甸港,一艘来自巴西的货轮“亚色号”正在进港,这上面装着26万吨的

铁矿石,像这么大吨位的货轮要是在以前只能在我国的宁波港和上海宝钢的马迹山港停靠,在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环渤海地区是没有港口可以停靠的,随着2005年底曹妃甸港两个25万吨级贴矿石码头的建成就改写了渤海湾地区不能停靠这么大吨位货轮的历史。

  解说:“亚色号”进港全靠周围这些拖船一点一点把它推向岸边,由于货轮的载重量太大,这一次一共动用了6艘拖船。

  王钟敏(唐山曹妃甸实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现在的话呢,就是从这个26万吨的船的话,按照一般常规配置的话,应该配置2万6千匹马力以上的拖轮,按照引航员的指令,各个船进行拉呀还是顶还是推,这些作业。

  赵秋玉(唐山港引航站高级领航员):这条船的船长是325米,船宽是54米,最大的吃水达到的20.59米,如此大的船型,如此深的吃水,在渤海湾有史以来是第一次进这么大的船。

  解说:曹妃甸矿石码头的这一能力是25万吨,而“亚色号”是26万吨,在停靠过程中会不会有搁浅的危险呢?

  王钟敏(唐山曹妃甸实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码头水深是负25米,而且码头前沿的话延伸过去再往前走是负36米,所以整个水域回旋余地是比较大的。

  解说:要让船顺利的停靠在码头上,就要求各方配合要默契,这其中是有许多技术要求的。

  王钟敏(唐山曹妃甸实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这靠泊的过程中要求就是必须平靠、平离,这样的话保护码头也保护船舶。

  记者:像这个找平通过什么?

  王钟敏(唐山曹妃甸实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托轮,引航员在最上面的那个塔的边上,最边上那几个人,他们在这儿指挥,他看的话就是整个情况,根据这些情况,要求这些拖轮怎么作业,怎么指挥它达到平靠。

  解说:我们注意到在泊位堂每隔十几米就会有一个像吸管似的东西,它们是做什么用的呢?

  王钟敏(唐山曹妃甸实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就是码头上管它叫护舷,这都是橡胶的,但是外面是钢板做一个框架,然后外面有一个防冲板,蓝色是防冲板,那个是尼龙的,和船体直接摩擦的防冲板里面的那层黑的是那是钢板,管状的那个是橡胶,有一个缓冲的过程。

  解说:在领航员和各条拖轮的协调配合下,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努力,“亚色号”终于安全的靠到了岸边。

  曹妃甸位于我国河北省唐山市南部,是一个紧邻着渤海湾的小岛,它是由古滦河入海冲击而成的,这个小岛在涨潮时面积只有4平方公里,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它在渤海湾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岛前500米的地方水深就可达到25米,最深点达到了36米。

  许德茂(唐山市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主任):这个36米是渤海湾的最深点,再往前有一个27米的天然水道直通黄海,这样水道深槽的天然结合就形成了曹妃甸是渤海湾内惟一一个不需开挖航道和港池就可以建设三十万吨以上大型泊位的天然港址。

  解说:曹妃甸港不但地理条件优越,而且交通也是特别便利。曹妃甸距离唐山市中心80公里,距离北京220公里,天津120公里,这里有京山、京秦、大秦等铁路干线经过。京沈、唐津、唐港高速和正在建设的沿海高速、唐承高速实现了公路干线的连通。

  曹妃甸港口的建设源于唐山人的一个蓝色梦想。1976年唐山发生大

地震之后,唐山人经历了十年恢复、十年振兴、十年快速发展的重建历程。在这三十年里,唐山人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一个曾经蒙受灾难的城市获得了新生。

  1976年的大地震,开滦煤矿也遭受重创,鲁云发是当时负责生产的开滦矿务局副局长。

  鲁云发(时任开滦矿务局副局长):它这个矿区已经瘫痪了,矿井也停了,井下的人陆续的通过安全道都上来了,我们叫马路眼,爬上来的。

  解说:煤矿井下积水1.5亿吨,38万米巷道中被淹机电设备达三万多台。

  记者:在那样的情况下 怎么办呢?

  鲁云发(时任开滦矿务局副局长):开始组织调查 调查以后排水,排水这就得国家支持。

  记者:排水的难度大吗?

  鲁云发(时任开滦矿务局副局长):大,一边排着水 一边往下清(理),一边清(理)出工作面 一边拆设备,设备都得拆上来,那时候矿务局没那么大能力,都(是)全国各煤矿 各兄弟单位来帮着给修 帮着烘干,回来再运回(矿井)来,这么着来恢复生产 一步一步的。

  解说:地震后不久,开滦矿务局下属的马家沟矿,就挖出了第一车煤。

  鲁云发(时任开滦矿务局副局长):国家对我们的支持,我们对国家的回报。

  解说:唐山的另外一个大型企业,唐山钢铁厂也在地震中遭受重创,转炉熄火,高炉移位,厂房倒塌。段耀亭是当时的炼钢组组长,他在地震中失去了三个孩子,自己也受了伤,但却在震后的第三天就赶到了单位。

  段耀亭(唐山钢铁厂职工):浑身扎得多处是伤,拄着小棍,一瘸一拐地到了厂里头去报到。

  解说:还有不少工人和段耀亭一样,也都陆续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车振明(时任中共唐山地市委常委行署副专员):当天连自行车都没有,都得徒步走 哪有公共汽车,公(共汽)车也开不动了,就是靠这种精神力量 比着干,你上班 我也上班,你抢劫别人 我也抢劫别人,就是这一种精神,靠这种精神的力量支撑着。

  解说:震后28天,在唐山钢铁厂,身为炼钢组长段耀亭亲手炼出了震后的第一炉钢。

  段耀亭(唐山钢铁厂职工):最后起名来讲叫做抗震志气第一炉钢,这么起的名。

  记者:这炉钢出来的时候,大家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段耀亭(唐山钢铁厂职工):当时就把我都给举起来了,就是一个激动。

  孙秋生(唐山师范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争一口气 当时就是说唐山要从地球上消失了,没有,生产都恢复了,第一碟瓷器 第一炉钢 第一筐煤,我们(生产)出来了。

  解说:唐山的煤矿、钢铁厂、发电厂,纺织厂,车辆厂等陆续恢复生产。到1977年5月底,唐山全市已有98.6%的企业恢复了生产。

  张和(中共唐山市委书记):恢复生产,商店要开张,学校要开课,1979年下半年开始大规模恢复建设。

  解说:随后几年唐山重点解决居民入住问题,1986年唐山正式宣布震后恢复建设结束,而这时他们发现,自己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其他沿海城市相比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差距。

  孙秋生(唐山师范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说我们是东部的位置 西部的质量,说我们是沿海的内陆省,城市呢,因为这个城市的特殊的一种机制,就是因矿而生,所以城市市政建设都是以矿为中心,以产业为中心,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资源型工矿业城市显然就显得和中国整体开放的形象(相比),就变得老态龙钟 步履特别艰难。

  张和(中共唐山市委书记):和沿海城市比大概发展差距,我以为至少得15年到20年。

  解说:张和,唐山人,1994年曾任唐山市市长,现任中共唐山市委书记。

  记者:面对这样的差距 作为政府来讲,怎么样去打开这样一个突破口?

  张和(中共唐山市委书记):过去唐山是吃资源饭起家。

  记者:那时候在人们印象中唐山是黑色的。

  张和(中共唐山市委书记):黑色煤都 马路也是黑的,在大街上一走,这个衣服,你回去用不了一天就得换,全是煤烟,我们现在就叫用蓝色思路改写黑色煤都的历史。

  记者:怎么来理解呢?

  张和(中共唐山市委书记):因为海是蓝的,蓝色思路就是要做海洋的文章,吃资源饭 总有资源枯竭的一天,(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唐山要是不开放,唐山这个城市没有希望。

 [1] [2] [3] [下一页]

  相关专题:唐山大地震30周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