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长征胜利70周年专题 > 正文

军民拆建五座临时浮桥完成红军长征第一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9日05:40 红网-长沙晚报

  据新华社南昌8月8日电(记者 陈春园 沈洋)在于都河畔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前,至今还保留着一小段当年红军渡河时的浮桥。讲解员黄华每次向游客讲解时,都要讲述一个当年军民十几次拆建五座临时浮桥,完成“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的传奇故事。

  1934年10月7日起,中央红军主力部队陆续从各防线战场上撤离,开赴于都河北岸,准备从于都县东门、花桥、潭头圩、赖公庙、大坪心、峡山圩等8个渡口南渡于都河。

  红军工兵通过现场侦察发现,各个渡口河宽600多米,水深1至3米,最大流速每秒1.2立方米,河底为砂石,于是决定在其中5个渡口架设临时浮桥,这些浮桥要求能通过骡马和炮车,而且必须在16日午夜12时以前架通。

  尽管主要架桥材料此前已由红军作战局征集准备好,但桥板、绳索等还有很大缺口。听说红军架桥缺木料,有的老百姓把自家的瓜棚拆了,有的老人把百年归老的棺木也捐出来了,更多的群众则把自家的床铺、门板拆卸下来,送到架桥现场。每当向游人讲起这段历史,讲解员黄华总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那时的于都县城,真是‘夜不闭户’啊!”

  从10月12日开始,于都河沿岸群众协助红军工兵,在于都河近35公里的河段上,仅用不到4天时间,就突击架起5座临时浮桥。为了不被敌人的侦察机发现目标,军民们每天下午4时开始架桥,下午8时架通,次日凌晨再拆除,不留任何痕迹。

  就这样,浮桥架了又拆、拆了又架。10月16日到20日的5个夜晚,红军战士们踏着咯吱作响的浮桥,通宵达旦地夜渡于都河,从这里踏上二万五千里漫漫征途。

作者:

  相关专题:长征胜利70周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