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新民周刊专题 > 正文

潘多拉:从救灾款被滞留99%说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9日13:32 新民周刊

  特约撰稿/潘多拉

  今年1月,多家媒体均披露了一条骇人的新闻:2003年陕西渭河流域发生特大洪灾后,国家发改委向陕西省拨出救灾款5906万元,陕西省发改委将其中的1188万元拨付给华阴市财政局,华阴市财政局仅将1188万元中的100万元拨给华阴市移民局,移民局又将100万中的50万元用来还债,于是发放到灾民手中的只剩下区区50万元。

  救灾款被截留、侵吞而大幅度缩水,原本并不稀奇,但在陕西省和华阴县,经过一级一级“过滤”,一层一层“截留”,5906万元救灾款最后只剩50万,缩水率竟然高达99%,闻此消息,人们无不又惊又怒。然而很快又传出说法,称新闻报道有误,有关方面已经开展调查,不日将对公众做出负责任的交代。

  上周,新华社报道援引

国家发改委调研组的调查报告,证实2003年渭河洪灾过后,应华阴市政府请求,国家发改委将5906万元移民迁建补助资金下拨到陕西,规定专项用于华阴市3474户受灾农民的异地搬迁建房补助。但直到今年7月20日,这笔资金仍然滞留在陕西省和华阴市两级政府手中,发放到受灾农民手中的只有51.9万元。华阴市政府称,迁建补助资金原则上“不迁不补”,其之所以滞留三年而没有下发,最根本的原因是“群众不愿搬迁”。

  将年初各媒体的报道与现在新华社的报道进行比较,发现主要区别在于:一,前一个报道中说国家下拨的5906万元是“救灾款”,后一个报道则说是“移民迁建资金”,按华阴市政府的说法,迁建资金不是救灾资金,原则上“不迁不补”,农民不迁建,政府就不补助;二,前一个报道说救灾款99%被地方政府“截留”,后一个报道说移民迁建资金“滞留”在政府账户上,“截留”与“滞留”仅一字之差,而其韵味似乎又大不相同。

  但无论如何,移民迁建资金按规定用于受灾农民的异地搬迁建房补助,具有典型的救灾性质;而且无法否认的事实是,5906万元中99%的部分一直被地方政府捂着不肯撒手,“截留”也好,“滞留”也罢,反正受灾农民没有得到几个铜板。两年多以来,一些搬迁无望的农民为了追讨迁建补助金的下落,“多次自发组织举报和控告,但最后的结果是被华阴市政府关押和劳动教养”。据国家发改委调研组调查证实,华阴市制订的搬迁实施方案可行性差,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受淹问题;华阴市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在受灾农民异地搬迁安置工作中存在失误,遇到困难后没有采取有力措施解决问题,而是一直拖延,致使工程没有进展。借助发改委的这个调查结论,人们不难认识到,移民迁建资金被滞留三年,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了。

  鲁迅说过,他“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而今我们即便以最大的善意,也实在推测不出华阴市政府滞留移民迁建款背后的“善意”,以及他们想灾民之所想、急灾民之所急、竭尽全力为灾区重建服务的诚意来。相反,他们一方面对受灾农民严格封锁消息,致使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农民们根本不知道国家发改委下拨了5906万迁建款,另一方面,当农民向上级政府反映迁建款存在的种种问题,有关部门又高度紧张,如临大敌,以莫须有的罪名对一些农民严加惩办。试问,救灾赈灾、移民迁建本是体恤民生造福百姓之善举,光明正大的事情为什么却搞得偷偷摸摸跟做贼似的?如果不是因为农民的举报、控告和媒体的报道,引起了公众的注意并引来中央的调查,当地政府又将如何处置那些被滞留的移民迁建款呢?

  有统计表明,目前中国的扶贫资金只有35.3%能覆盖到真正需要“雪中送炭”的贫困户,有20.2%花在了无需扶助的中等户身上,更有44.5%以“锦上添花”的形式充实给了富裕户。另据有关方面透露,中国扶贫事业正在探索新的模式,今后扶贫资源将更多地向非政府组织开放,以前只能“自带经费”从事扶贫的非政府组织,今后可通过竞标获得政府资金去开展扶贫项目。救灾赈灾、移民迁建与扶贫在性质上较为接近,在操作模式上应当也可借鉴扶贫的经验,如果在一定条件下,救灾和移民工作也向非政府组织开放,由非政府组织通过竞标获得政府资金去开展救灾移民项目,由于它们不具有政府部门那样大的权力运作空间,同时它们必将受到来自灾民、移民、公众和媒体的非常严格的监督,必须保障操作过程中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所以,几乎可以断定,它们就是吃了一百个豹子胆,也万万不敢打救灾移民款的主意。

  如何将救灾移民领域向社会开放,通过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减轻政府的压力,努力实现救灾移民工作的“善治”,或许是政府重建权威性和公信力的一个良策。陕西省华阴市滞留巨额移民迁建款事件警醒我们,革除当前救灾移民工作的诸多弊端,探索新的救灾移民模式,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作者系《北京青年报》评论员,杂文家)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