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央视《焦点访谈》专题 > 正文

内蒙牧区将草原退耕土地再次向外承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2日22:10 央视《焦点访谈》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8月12日播出“内蒙牧区将草原退耕土地再次向外承包”,以下为节目实录:

  演播室主持人 方静:

  内蒙古的乌兰布统号称是距离北京最近、最美的大草原,有人还把它称作是“北京
的后花园”。这里风景如画,一些影视剧像《康熙王朝》、《射雕英雄传》、《汉武大帝》都曾经在这里拍摄外景。为了保护这块美丽的草原,国家一再倡导广大的农牧民退耕还草、涵养水源。可是当记者从北京驱车400公里赶往这里的时候,却发现这里的草原正在被大片地开垦。

  记者:

  这个碑原来写的是什么?

  李德 村民:

  原来这个碑上写的是滦河小流域治理的一些数字。现在经过风吹,已经看不着了。

  解说:

  李德原来是乌兰布统所属的元宝山牧场生态办主任。上个世纪90年代,正是他带领着当地百姓围栏、植树、种草、保持水土、养护草原。

  记者:

  当时你们主要是做了些什么工作?

  李德:

  当时就是栽树,围封栽树。

  记者:

  栽了多少树?

  李德:

  这2万亩栽了40%,也就是这样。

  记者:

  现在还剩多少少?

  李德:

  现在已经你看寥寥无几了,这翻地都扣了。

  解说:

  让李德感到愤怒的是大量草原被开垦成耕地种植马铃薯等农作物。马铃薯在北方地区叫土豆,。在元宝山村,记者在繁花盛开的美丽草原中看到了一片片种着土豆的耕地。

  记者:

  什么时候开的?

  村民:

  这开,今年三年了。

  记者:

  原来就像那边的草原似的?

  村民:

  嗯。

  记者:

  草长多高?

  村民:

  这草也和那差不多。

  记者:

  原来是放牧场吗?

  村民:

  原来是放牧场。

  宋国华 村民:

  草都是半尺多高,然后他把它开成……,当年开了之后就包给啥了,就是围场的人一直种的土豆,去年是种一年,今年又种一年。

  解说:

  这块地有480亩,位于元宝山村东蘑菇场,现在由河北省围场县的王海涛承包。

  记者: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包这个地的?

  王海涛 土地承包人:

  我是今年春天。

  记者:

  你来之前,这地是什么地?

  王海涛:

  也是土豆地,去年别人种过。

  记者:

  合同是怎么签的?

  王海涛:

  合同大体上是,我承包这块地从2006年的元月1号到2006年的12月31号,这块地归我,就我种,每亩地120块钱,我给他把钱一交就归我种了。

  解说:

  据村民介绍,王海涛承包的东蘑菇场这片480亩土地中有16亩半是今天春天新开荒的。这是当时村民拍下的照片。除了东蘑菇场这块480亩地,王海涛还在西蘑菇场那里也承包了一片土地种土豆。

  王海涛:

  那片是250亩地。

  记者:

  250亩地。

  解说:

  250亩加上480亩,今年光王海涛个人就在元宝山村种了730亩土豆。以前,村民们种莜麦、牧草等都是防沙、固沙的植物。后来改种土豆以后,加剧了土壤沙化。在退耕还草政策的要求下,今年村民大量的耕地都退耕了。谁知道自己退耕后,村里却把土地承包给王海涛种土豆了。

  村民:

  整个把资源说实在让给人家了。

  村民:

  要是退就全退它,关键是我们老百姓退了,反过来你村里又拿回去种,自己卖钱去了。

  解说:

  那么,王海涛承包这730亩土地到底是谁同意开垦的呢?记者采访期间,在元宝山村委会找不到一名村干部,他们不愿意出面见记者。几经周折,在草原上的一个旅游景点,记者还是找到了和王海涛签定合同的元宝山村村委会主任王玉清。

  记者:

  为什么要开荒呢?

  王玉清 元宝山村村委会主任:

  那就是批的饲料地,搞科技养牧。

  记者:

  开垦的依据是什么?是什么人在开垦?

  王玉清:

  上面批的。

  解说:

  “严禁开垦草原”是《草原法》十分明确的规定。内蒙古自治区的农牧部门真的会批准他们这样开垦草原吗?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采访了克什克腾旗草原监督管理局的副局长邢旭。

  记者:

  如果要开垦草原的话,他得到你们那儿办手续吗?

  邢旭 克什克腾旗草原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对。

  记者:

  那他们现在办了吗?

  邢旭:

  办了。在我们那儿有部分办了。

  记者:

  什么时候办的?

  邢旭:

  2004年、2005年办的。

  解说:

  邢局长证实王海涛承包的土地中有300亩是经克什克腾旗草原管理部门批准开垦的,名目是饲草料用地,而不是种植土豆。

  记者:

  那怎么种土豆了呢?

  王玉清:

  2004年种饲草亏损,没人要,没人买。

  记者:

  然后今年就种土豆了?

  王玉清:

  对。再说土豆也是饲料,土豆、胡萝卜不都是饲料吗?

  记者:

  都是饲料?

  王玉清:

  牛、马、羊全吃。

  解说:

  按照元宝山村委会主任王玉清的说法,种土豆也就是种饲料。但是,承包人王海涛却说他们种的土豆当地的牛、马、羊没吃着,倒是卖给了外地的食品加工企业。

  王海涛:

  直接供应

麦当劳,麦当劳薯条,基本都给他们了。

  解说:

  违法违规开垦草原,把村民退耕的土地再次承包给别人种土豆的情况在乌兰布统草原还不止元宝山一个村。宋国华以前是元宝山村的种粮大户,今年他响应政府号召退耕还草,把地退了。当看到他们退下来的地非但没种上草,又村里承包出去种土豆时,他和几位村民决定实地丈量乌兰布统草原到底有多少违规开垦的草原。在上个世纪90年代,国家重点工程——滦河小流域治理工程的围栏里,宋国华他们发现有1800亩草原也被开垦了。

  宋国华 村民:

  这个护栏就是为了保护滦河上游小流域治理,国家投资建设保护这2万多亩小流域建设的。现在,可是经过这么一开垦,老百姓都种了地了,里面的草还没有外面长得好。

  解说:

  村民张品坤也在这里拍下了开垦草原的照片。

  张品坤 村民:

  这是我去年在放牧的过程中,看到天津滦河小流域治理的项目年年被开荒,所以我就把它拍下来了。

  记者:

  去年开荒以后,种的是什么?

  张品坤:

  去年种的是土豆。

  记者:

  这片有多少?

  张品坤:

  这片大约有40多亩。

  记者:

  是什么人开的?

  张品坤:

  这个具体不知道。

  解说:

  根据宋国华等几位村民所做的实地丈量估算,在乌兰布统草原上,近两三年违规开垦草原的面积总计是近8000亩,其中胡罗布诺尔村今年新开生荒45亩,双敖包村今年新开生荒50亩。

  记者:

  过去你们种什么?

  双敖包村村民:

  过去我们种莜麦、饲料,也有种草的。

  村民:

  要是退耕还草,种草我们也没意见,你们包出去种土豆了,你们落钱了,我们老百姓就要讨个公道。

  解说:

  那么这些数字和违法违规的事实作为草原日常的监督管理部门,克什克腾旗草原监督管理局是不是也都掌握了呢?

  记者:

  你们到实地看过吗?

  邢旭:

  没去过。

  记者:

  还有一个元宝山村南塔拉2004年开了300亩,小四方塔拉开了400亩,这个你们看了吗?

  邢旭:

  这个没看。

  解说:

  其实,就这些违法、违规开垦草原的问题,有心的宋国华等几位村民也早就多次向克什克腾旗草原监督管理局举报过。邢局长也承认很多地块他们都没去看过,当然也就无从知道有多少耕地,而且也不了解这些以种植饲草料名义开垦的草原到底种了些什么。然而,邢局长却指责村民宋国华他们所丈量的数目,以及了解到草原被开垦的情况不够详实。

  邢旭:

  你上访的8000亩拿不出来,实际地块究竟谁开的,作为我们执法来讲,谁开的、哪年开的,具体开在哪块拿不来。

  宋国华:

  这个事我说我作为一个普通的村民,我不可能说实在的把这些事弄得都那么清楚,作为你们管草原的,你是草原监督管理局局长,这就是你们的责任,应该是你们去,你让我再去调查,这不可能,我要是都给你调查清楚了,那我就当这个局长去了,我就不是普通村民了。

  解说:

  值得注意的是,地处浑善达克沙地边缘地带的滦河上游是滦河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是保障津京唐地区生态环境安全的天然屏障,也是环境演化的敏感区域。当地的村民说自从开垦草原、大面积种土豆后,乌兰布统草原出现了明显的沙化现象,风沙一年比一年大,今年春天尤其严重。

  村民:

  一开始这就是放牧场,它开成地了,它就沙化。

  记者:

  沙化得厉害吗?

  村民:

  现在看来,今年雨水挺好,每年这山坡上都是荒。

  村民:

  春天你没来,你春天来的话,这山坡全是沙子。

  解说:

  节目一开头提到的李德正是当年滦河小流域治理的建设者,看到他们当年治理过的草原又被开垦,他心痛不已。

  李德:

  我就问问这些当官的他想干啥,他想咋着,国家这么明令禁止开荒,他们想咋着,重点治理项目你没治理,你开了荒,所以说我必须得找,我得为这个事负责,因为我是老党员了,我不能瞎着眼当这个党员。

  演播室主持人 方静:

  在节目中,李德、宋国华不止一次的跟记者说,地球只有一个,如果草原都毁了,我们子孙将来怎么办呢?面对违法开垦草原的行为,这些普通村民的忧虑、愤懑让我们肃然起敬,倒是那些本该责起监管责任的部门漠然轻慢的态度让我们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如果大家都以这样的态度来对待草原、对待自然的话,也许过不了多久,一个距离北京最近的沙漠将取代这个距离北京最近、最美的草原,而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痛。

  相关专题:央视《焦点访谈》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