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央视《焦点访谈》专题 > 正文

自然灾害中的新闻记者:一线报道考验职业精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0日22:09 央视《焦点访谈》

  【点击此处查看本条新闻视频内容

  央视《焦点访谈》2006年8月20日播出节目《冲在一线的新闻记者》,以下为节目内容实录:

  演播室主持人 方静: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焦点访谈》。

  面对今年台风、洪涝、干旱等较严重的自然灾害,全社会都在积极努力的防灾、抗灾。其中有一支特殊的队伍,十分引人注目,那就是新闻记者。他们不顾个人安危,赶赴灾区,深入一线采访,及时准确地报道了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带领灾区人民抗灾、救灾的感人事迹和灾区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些报道凝聚着记者的汗水、泪水,极大地鼓舞了灾区干部群众的士气。

  解说:

  8月10号,第8号台风桑美正面袭击了我国福建、浙江等省。这次台风的中心瞬间风力高达19级,历史罕见,在报道超强桑美的过程中,相信下面这一幕给很多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樊戎 福建电视台记者:

  我现在是在福鼎市的市区,今年第8号超强台风桑美……

  解说:

  这位在台风中做现场报道的记者是福建电视台的樊戎。8月10号17时30分,台风桑美袭击福建省福鼎市,那次的现场报道,樊戎永远都不会忘记。

  樊戎:

  当时那个风,可以说刚刚登陆的风是最大的,因为我从小在福建长大,也经历过很多次台风,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那种台风感觉就是像

龙卷风一样,一股一股过来,感觉会吸东西,所有的一切感觉都会被吸走,那种感觉。

  解说:

  从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樊戎的身后一棵树已经被刮倒了,当时不仅仅有被台风卷走的危险,大风裹挟着树枝、广告牌等碎片四处散落,随时都有被砸伤的可能。

  樊戎:

  后来有看到自己的一些画面,说实在的,当时可能自己也是有一些后怕,因为看到那样的画面,但是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就是觉得中心派我到台风第一线,一定要把自己所看到、所采到的一些真实的东西反映给电视机前的观众。

  50年来最强的台风,台风到底是怎么样?我想应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展现给电视机前观众看。

  解说:

  无论是中心城市,还是边缘小镇,无论是台风汛情还是旱灾,灾情就是命令,只要是有灾情的地方,就有记者发自现场的报道。

  任海瑛 湛江电视台记者:

  我现在站在湛江市区的马路边上。

  沈君艳 福建电视台记者:

  我们在泉州的后主港,已经可以感觉到现在风力是非常的强劲。

  林重阳 温州电视台记者:

  我们现在基本不能站立,也只能靠近在堤塘的位置。

  陈婕 福建电视台记者:

  现在雨水直刮到我的嘴里,根本说不出话来。

  解说:

  台风、暴雨、干旱等灾情发生后,《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视、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单位,也派出记者赶赴一线深入灾区进行报道。新华社作为国家级通讯社,及时、快捷地从各灾区发回了很多报道。这是新华社记者吴水斌拍摄的台风桑美在浙江登陆后,边防官兵解救受灾群众的场景。这些照片由新华社发布后,迅速被许多媒体刊发转载,极大地鼓舞了灾民和边防官兵的士气。奋战在一线的记者们不仅客观地记录了灾情,而且还通过他们的发现和报道,为各地防灾、抗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帮助。

  8月10号,当台风桑美在浙江苍南登陆时,《人民日报》华东分设温州记者站站长潘凡平以最快的速度在人民网发布了桑美登陆的消息,第二天他和温州站的其他记者,快速奔赴重灾区,几乎走遍了苍南的受害乡村。在采访中,他们发现有些外来务工者,不愿意从重灾区转移。

  潘凡平 《人民日报》华东分设温州记者站长:

  就是有些外地人还好奇,他觉得什么是台风,我要经历一下,见识一下,叫他转移他还不转移。

  解说:

  针对这种情况,潘凡平用他们自己的报道向当地的群众宣传抗台风的知识,让大家懂得规避台风的方法。连日的灾区采访,有一件事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潘凡平:

  这样大的台风之后,可以说一片繁华刹那间灰飞烟灭之后,在我们的灾区人民中间,在那一张一张疲惫的脸上,还绽放着笑容,是一种不屈的力量。特别是一个小孩,光着身膀,在霞峰村,黑夜里头,光着身膀跑来跑去,他挺聪明的小孩,我摸摸他的头,他就问一个副镇长,什么时候开学?

  解说:

  为了将这种力量传达给更多人,潘凡平撰写了特别报道:《不屈的笑容》,刊发在《人民日报》上。

  潘凡平:

  一个老头子对我们说,他说房子全倒了,就剩下一堵墙了,但是我老爷子还活着,我孙女还活着,我就不怕。

  解说:

  作为每一位奋战在一线的记者,他们最希望看到的是自己的报道能够为受灾的群众帮上忙,能够为他们灾后重建鼓一把劲儿。

  彭建军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我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彭建军,我和记者张鹏、福鼎台记者李毅凯报道:连日来,福建重灾区宁德市上下积极抗灾自救,福鼎市正组织干部群众加紧修复十万多间被毁的民房。

  解说:

  这是中央中民广播电视驻福建记者站彭建军做的报道。自从5月份1号台风登陆以来,彭建军一直坚守在一线,发回了一百多篇广播和网络稿件,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节目和文稿,引起全国人民对灾区抗灾、救灾的关注。

  彭建军:

  要把咱们灾区干部群众,这种在自然灾害面前,这种防御和奋力抗灾自救的精神,这种精神面貌,这种状态,这种身先士卒,不顾自己的安危,在一线不停忙碌,坚守岗位这种工作精神告诉全国听众。

  解说:

  为了采写灾区一线的新闻,许多记者甚至来不及准备雨靴,光着脚泡在水中好几个小时,顶着烈日徒步10多里崎岖的山路,不慎摔伤、擦伤的情况时有发生。

  这张照片是温家宝总理到发生洪涝的重灾区——湖南滨州何家山乡何家山村看望受灾群众时拍摄的,他的作者是《湖南日报》的摄影记者张目,为了拍摄这张照片,张目付出了代价。

  张目 《湖南日报》社记者:

  因为连续作战,身体透支,我背着很重的摄影包,一脚踏空,一下就把膝盖给扭了,当时一种钻心的痛,站在原地有十多分钟没有动,因为当时在现场,湖南的平面媒体只有我一个人,我必须要上来。

  解说:

  张目忍着疼痛,硬是跟着温总理一行走访了3个村庄,坚持了10多个小时,赶回报社在第一时间抢发了新闻后,才去医院检查。结果发现是膝盖骨骨折,韧带断裂。而这张被他抢拍到的照片——《总理好》,第二天在《湖南日报》头版刊登,纷纷被其他媒体转载。

  张目:

  我们的职责工作,就是怎么样在一线把真实的情况、把感人的情况传达给读者,这是我们的职责。我们连续从15号到22号,有八天时间都在灾区,我们拍了几千张照片,在我们回来见报发表了已经有20多篇稿子。

  马千君 中央电视台记者:

  这里是广东阳江沙踏县的码头,台风派比安正在逐步地接近这里,我们在现场可以看到,海面上是波浪滚滚,停靠在岸边的记者的船也随着风和浪,很大幅度地摇摆。

  解说:

  8月3号,今年第6号台风派比按来势凶猛,继碧利斯、格美之后再袭广东。马千君是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社会新闻部的记者,她和摄像刘同在不到36小时的时间内,长途奔袭一千多公里,一路追风,抢到了台风中心眼来到前,风力最大的那一刻,在现场进行报道。

  马千君:

  当时真的是咬紧了牙,然后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当这个台风中心眼到来前的前一刻,就是说风力最大的时候,然后这个时候我在外面做现场,整个雨就像子弹一样打过来的,然后打到脸上火辣辣的,然后这时候就觉得有人在扇你的耳光,咬咬牙,没办法,这时候你必须得做,所以出去做了。

  解说:

  当前,四川、重庆旱灾严重,中央电视台派出多路记者赴四川、重庆等地采访。在高温下,连续多日的采访,让这些身经百战的记者们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中暑的症状,但是他们仍然顶着烈日,工作在抗旱、救灾的第一线,不断地发回抗灾、救灾的报道。

  蒋树林 中央电视台记者:

  这里是四川苏宁镇安居村的白象村,也是这次受害最重要的地方,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村的水塘,大家可以看到,因为干旱,不仅没有村水,而且这个糖里的泥土已经全部干裂。现在村民正在加紧清理瘀泥、防止渗漏,如果一旦有降雨的话,就可以存住更多的水。

  解说:

  贴近台风前沿,走进灾害现场,新闻记者们用镜头、用话筒、用声音、用文字,将灾情、险情告知大众,他们的报道积极地推进了各地防灾、救灾工作的开展,他们的精神也赢得了各地群众的赞誉。

  福州市民:

  我看到记者,他们都蛮辛苦的,大家都顶着风、雨,大风大雨出去,然后在拼命为我们群众能争取了解到更多的台风消息。

  温州市民:

  要没有他们冲在最前线的话,根本就看不到这些东西了,这种工作精神让我们这些普通的市民来说,真的是打心底里佩服他们。

  卢晓明 湖南省防洪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

  新闻媒体深入一线报道汛情、险情,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能够起到一个信息传递的作用,促使我们有关部门、单位和群众及时做好准备,有效地抗洪抢险。

  演播室主持人 方静:

  自然灾害也在考验记者的职业精神。目前许多记者仍然奋战在抗击台风、暴雨、旱灾严重的一线,凭着他们的热情、勇气和敬业精神,为广大群众带来真实、快捷的新闻报道,为抗灾、救灾起到推动作用,我们向他们表示敬意。

  好,感谢您收看这期的《焦点访谈》,再见。

  相关专题:央视《焦点访谈》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