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环保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保 > 扶贫中国行专题 > 正文

用善举和壮举为老百姓书写幸福的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1日09:07 中国扶贫基金会

  用善举和壮举为老百姓书写幸福的人--- 记中国消除贫困奖候选人李书福

  1997年,李书福以扩大摩托车产能的名义征下临海市城东的800亩荒地,还被人们怀疑是“炒地皮”。人们没想到的是,第二年的8月8日,从这片新建的厂区里开出了第一辆吉利汽车。

  吉利汽车先天不足,且生不逢时。其时,正值中国汽车界合资浪潮汹涌之际,在“以市场换技术”发展思路的指导下,国内汽车企业纷纷以与跨国公司“牵手”为荣,国际主要的汽车厂商几乎都已开进中国。李书福就是在这种“不合时宜”的氛围中开始他的造车之旅。

  造“四个轮子”的汽车与造“两个轮子”的摩托毕竟不可同日而语。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吉利造车的困难不言而喻:缺少人才,缺少资金,缺少技术,缺少设备,没有“准生证”……可以说,除了造汽车的一腔热情,几乎什么也没有!更令吉利人难堪的是,李书福要“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的意愿,一直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嘲笑、排斥、打击。

  李书福早年投身商海,做过

装修材料,后来做
摩托车
,干一行成一行,1996年吉利摩托车产销量已达20万辆。这位既充满自信又有着丰富市场打拼经验的硬汉子,没想到走上造车这条路,却是如此的坎坷和艰难。民营企业造轿车,媒体不信,银行不信,行业不认可,就连汽车零部件公司都不信。有一次,李书福到一家零配件厂洽淡合作事宜,接待他的一位负责人听说他们只有5亿资本,又是民营企业,还想造汽车,扭身就走。

  2001年的一天,处于“四面楚歌”之中心情十分压抑的他,带领几位创业元老,驱车来到宁波天童寺,准备让神灵来决定吉利的生与死。但他们赶到的时候,寺庙已经关门。站在寺外的他们仍然不得不自己做出决定:硬着头皮干下去。

  “不低头,不认输,擦干泪,坚持住,该受的苦我来受,该走的路我清楚”,出自李书福手笔的这段歌词,正是吉利艰辛成长历程的写照。在几乎是“十面埋伏”的氛围下,吉利的发展除了依靠自己的力量别无他途:缺少技术,自己摸索加上四处求教;资金不足,发扬“花小钱办大事、不花钱也办事”的艰苦奋斗作风;没有人才,自办汽车院校培育人才;没有“准生证”,千方百计借壳造车;有人断言吉利造车“无异于自杀”,李书福愤然回以“那就给我们一次自杀的机会吧”……

  吉利是在人们怀疑和审问的目光中长大的。用李书福的话说:“吉利刚刚进入汽车领域时,有人担心吉利造不出汽车;等到我们造出了汽车,又有人担心,吉利拿不到生产许可证;等我们拿到了生产许可证,担心又变成了吉利汽车质量不好;等吉利汽车的质量被消费者接受后,又担心吉利造车不赚钱;如今,吉利实现了赢利,又开始担心吉利生存不了几年……总而言之,就是不相信中国人能把汽车干好。”

  外界的怀疑与非议,成为鞭策李书福和吉利人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最大动力。吉利人坚信,只要坚持走“自主创新、自主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道路,就一定能够造出“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就一定能“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

  如今的吉利,拥有初具规模的吉利汽车研究院,拥有宁波、临海、路桥、上海等四个整车、三个

发动机、一个变速器及转向器生产基地,具备年产20万辆整车、20万台发动机、20万套变速器的生产能力。吉利汽车被评为中国汽车工业50年来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性最好的企业之一,跻身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之列。

  李书福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只有奋斗不息才能彻底消除贫困。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在他的带领下,几年来累计生产销售轿车50余万辆,累计上缴国家税金近20亿元,在坚持自主创新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的壮举同时,他不忘回报社会,实施了一系列的善举。

  这些年,李书福和他带领的吉利来用于兴办研究所、教育中心和社会公益事业的资金达到数亿元。其投数亿元建设北京吉利大学、浙江吉利技师学院、海南大学三亚学院,目前在校学生已达3万人,培养出的近万名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为中国汽车工业人才战略做出重大贡献。吉利的教育事业已成为中国民办教育的成功典范。

  从农村走出来的李书福,对办教育情有独钟。他认为“做实业可以报国,而搞教育更可以兴国”,为了实现“让中国汽车走遍全世界,而不是让全世界的汽车跑遍全中国”的理想,为中国民族汽车工业培养千千万万的人才,成为李书福慈善捐助及资助教育事业的坚定的信仰。李书福的捐赠大多集中在教育事业,最近吉利最大的一笔捐赠——捐赠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5000万用以支持1000名贫困大学生,为此吉利专门成立了“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吉利教育资助专项计划办公室”执行这个特殊的活动。拟在今后的4~5年内,在全国寻访1000名最迫切、最需资助的、品尝兼优的贫困学子进大学深造。而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助学计划实施暂行办法也于2006年3月18日正式实施,吉利捐赠资金的用途有规范的管理。

  李书福说过,“吉利资助贫困学生的行动主要是考虑到人才、技术、创新、自主、和谐、友好,在整个国家正进行荣辱观大转型、大转变的历史时期,人才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长久发展的根源,要把人口优势变成人才的优势,就是要靠教育。吉利虽然不是有很多钱的企业,也不是钱用不完的企业,现在是吉利最需要钱的时候,但是从国家长久发展来思考的话,吉利的困难是微不足道的。因此我们还是下了这个决心,拿出一笔钱来支持中国教育事业,来寻找需要帮助的渴望得到高等教育的品学兼优的贫困孩子。

  有的学生考试成绩好、思想品质非常好,但却因为贫困上不起学,我觉得这样是非常难过的一件事情,也会是同学们感到非常无奈的一件事情,如果能通过吉利资助教育计划行动,使他们进入高等学府进行深造学习,这样对这个社会、对这些贫困的学生、对我们创造和谐社会的建设作用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做这些事情是值得的。

  吉利资助贫困学生的行动得到了工商联和统战部的支持,我感到非常荣幸,否则这些孩子也不是这么容易能找到,因为这些孩子消息都是比较闭塞的。在社会转型当中,有一些想做的好事要真正落到实处,还是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因此吉利这个活动能得到工商联,统战部领导的重视,这是吉利的荣幸,也是全中国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的荣幸,通过这样的一个形式,可以使孩子们及时了解到这个信息,使他们实现上学深造的这样一个目的。所以我在这个地方要衷心的感谢全国工商联,统战部,同时也感谢黄主席,王委员长,刘部长,胡部长以及各位领导对吉利教育资助行动的关心支持,同时在这里也表一个态,吉利这个事情既然已经发起来了,已经开始行动了,一定要把这个事情有始有终的把它做好,最后要实实在在的把这些孩子能够找到,而且确确实实使得这些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孩子,为这个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一定的贡献,同时也为社会正气的进一步竖立和发展起到一点绵薄之力。我的一个愿望,就是要让那些贫困的学生能上得起学!”李书福这样表明他的心迹。

  李书福的壮举得到党和国家各部门高度评价,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胡德平同志说,“李书福搞民族产业,又很注意积累精神财富。产业和教育就好像父亲和母亲一样,你可以把产业当父亲,教育就是母亲,这两种都是一种爱。我们的人才要基于我们的产业,我们的产业要造就我们中国民族素质的人才。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吉利对教育的认识是非常高的,我觉得应该进行很好的宣传,这个宣传就是引领社会向着健康、和谐的方面发展,我说的这种引领作用,是最实际的,也是我们很难做到的。作为浙江中国民营企业的代表人物,李书福同志给改革增添了亮点,希望吉利企业发展的更好,希望我们的民营企业家既创造物质财富,又关心弱势群体,关心医疗,关心教育,多一点这种做善事的举动。” 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说:“前段时间我们表彰了100个优秀民营企业家,他们都在为公益事业做贡献。李书福同志就是一个佼佼者。他所做的工作,我相信会对社会产生很深的影响,所以,我们全国工商联号召我们的民营企业家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一定要把自己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紧紧的结合起来,把个人的精力和全体人民的富裕结合起来。中国的投资,最有效的投资就在教育上,如果我们13亿人都是有文化,有知识的中国人,那中国的强大是指日可待,如果我们都是贫穷的,都是愚昧的,没有知识,那就永远受制于人,我相信经过大家今后的共同努力,包括民营企业家的努力,我们中国教育、科技的振兴很快就会到来了。”吉利光彩,光彩吉利!

  2006年7月3日,在首都北京人民大会堂,光彩吉利教育资助行动暨寻访贫困学子行动正式启动,目前吉利教育资助计划办公室派出5个寻访工作小组及特别寻访执行小组分赴湖南、甘肃、山东、浙江、四川、陕西、宁夏、江西、新疆等省及周边地区展开查访、寻找贫困生的工作。通过艰难的寻找,我们看到一幕幕感人的画面:

  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吐古买提乡的边防派出所指导员宋飞的推荐信中,我们看到新疆柯尔克孜族小姑娘古丽夏依尔·吐汗极度贫困的生活。这位小姑娘的高中在当地边防派出所资助下完成学业,但当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时,她的学费问题又摆在了派出所官兵的面前。吉利教育资助计划办公室接到信后及时伸出援手,帮助古丽夏依尔完成大学学业。

  甘肃白银市的小姑娘蓝天,妈妈去逝11年,爸爸音讯全无,一直由年迈的外公外婆抚养着。外公81岁,是抗美援朝老军人,心脏一直不好,外婆70有余,操持着家中的一切,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她勤奋苦读,终于换来了今年高考609分的好成绩,是全市文科第六名,并接到中国政法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吉利教育资助计划通过甘肃的寻访小组了解到情况后,将蓝天列入了资助对象。

  看这段话,“------在我的执意下,父母卖了一些麦子勉强把我送进了高中校园,我拿着母亲给的钱,一路哭着来到学校,我发誓一定要读出个名堂来------”——大西北一个渴望上学的孩子,我们不能不为之动容。

  这样的情节太多:重庆万州区凉风乡张梅燕、浙江被清华录取的马晗清、山东沂蒙山区王路峰、浙江的又胞胎兄弟谢湖滨、谢西泠……等等,他们的故事无不感人肺腑。从这些寻访的这些学生,可以看出吉利教育资助计划对于社会的意义,对于提升中国消除贫困的意义。

  捐赠5000万元资助贫困学子,并非是吉利的一时冲动之举,而是出于对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份持久热爱,是对党和国家提倡“八荣八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响应。李书福希望通过寻找行动能早日帮助贫困学子们圆大学梦。他同时也期望此项计划能够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使这项公益事业沿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李书福热衷于投身教育事业,自他办企业以来就有了各种形式的捐助慈善活动:

  2003至2004年,以个人名义捐赠慈善总会;捐助工厂周边农村及学校;

  2005年,出资500万成立“吉利未来人才基金”,资助100名首批来自江西瑞金、山东临沂、内蒙古固阳、呼和浩特武川县等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学生;

  2005年,资助东方翡翠花园小学500万;

  2005年,资助海南大学三亚学院22000万;

  2005年台风“云娜”肆虐的时候,吉利的供应商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虽然李书福领导的吉利也经历了前所未有损失,但为了供应商伙伴的发展,李书福决定资助2000万资金,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李书福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为老百姓书写幸福”的诺言。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006年8月10日

  相关专题:扶贫中国行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