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郭伟峰:15年前我们为两岸民众的隔膜感到震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1日15:02 新浪嘉宾访谈
郭伟峰:15年前我们为两岸民众的隔膜感到震惊

中国评论通讯社社长郭伟峰 摄影/胡津南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郭伟峰:15年前我们为两岸民众的隔膜感到震惊

台湾《中国时报》原总编辑黄肇松 摄影/胡津南


  郭伟峰:俞雨霖先生,我们在台湾应该是12天吧?

  范丽青:他号称“地陪”,“全陪”。

  郭伟峰:大量的台湾的朋友,特别是一些民众,非常热情,要跟我们表达很多想法,要跟我们接触,但是因为我们实在没有太多时间,所以,所有的电话一到晚上,全部转到
俞雨霖先生的房间里了,感受是很深的。

  请俞雨霖讲讲。

  俞雨霖:我觉得,咱们今天要回顾的15年前的8月12号,它是一个历史上两岸关系,或者两岸新闻交流历史上很重要的时刻。为什么呢?因为我深深觉得历史,尤其是两岸关系的历史,它有很多的偶然性,但是也有一种必然性。在那一天,当我们在机场接待到范丽青跟郭伟峰,也是大陆首批媒体记者到台湾采访的时候,我深深地觉得,因为第一步踏出来了,这是两岸关系很重要的一步。这一步的话,我们由后来的发展可以看到,两岸关系开启了新的一页。

  我们在接待的过程中,因为刚才主持人也提到,我是“全陪”,也就是日日夜夜的陪,可以说那时蛮辛苦的,但是也很有感触。在那几天的时间里,当我陪着他们两位到台湾各地去采访的时候,你想象不到的,包括伟峰先生、丽青小姐,连我们都没有想到,台湾的民众是那么地欢迎他们,争相跟他们照相,而且在沿街走路的时候,立刻有人认出他们,要跟他们握手。

  从这一点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两岸人民之间事实上是水乳交融的,距离是很短的。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其间在两岸新闻交流,或者是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上,有很多磕磕碰碰的事情,但是实质上透过新闻交流而营造出来两岸之间、民众之间的关系,其实是没有距离的。我想这是我们在15年前8月12号那一天,我们相聚的12天所感受到的。尤其是我作为一个“地陪”,所感觉到的就是这么一个很明确的方向。在未来的两岸关系上,在人民之间感情的交流上,它可以显现出很正面的一个发展的基础,我想这是我比较简单的想法。

  郭伟峰:15年前的第一步是走得非常沉重,但是第一步迈出去之后,并不是说从此就步履轻松了。两岸新闻交流,两岸新闻双向交流还是一样走得很沉重,很曲折。真的,15年来步伐不轻松。

  我们四位作为当事者,作为参与者,作为长期从事两岸新闻交流的工作者,万千辛苦,万千甘苦我们自知。我们四位都有这样共同的特点:

  第一个,应该说是两岸最早参与两岸新闻双向交流的传媒人。

  第二点,15年来,我们四位从未间断促进两岸新闻交流的工作。

  第三,不断合作,寻找突破。

  15年前,我跟范丽青到台湾的时候,我们确实很震惊,为两岸民众的隔膜感到很震惊。台湾大部分新闻工作者没有来过大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位记者拿到一瓶可乐问我,郭先生,你知道这是什么吗?这个问题很沉重。42年的隔阂使这瓶可乐意味着不是可乐,意味着两岸民众之间得不到了解。经过这15年,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两岸的新闻工作者都责无旁贷地投入到了促进两岸新闻交流这项工作来,黄肇松先生、俞雨霖先生,《中国时报》接待了我们二位之后没有停止,继续开拓。

  我记得最清楚的是1992年,《中国时报》与当时我任职的中国新闻社,马上就建立了一个在台湾举办两岸的经贸界的高层官员和高层人士的这么一个高规模的研讨会,高峰会,也是40几年来头一回。而且范丽青跟黄肇松、俞雨霖,我都不叫先生了,实在是老朋友了,他们在2001年再一次做了一个突破,就是实现了大陆记者在台北驻点,真真正正地参与其中,运筹帷幄,而且身体力行。俗语说旁观者清,但是我觉得在两岸新闻交流这里应该是参与者清,我们四位有责任,也应该利用这个宝贵的时间来审视、总结15年在两岸新闻双向交流的一个发展的过程,来探讨一下它的规律。我想还是请范丽青先谈谈。

  范丽青:谈15年来,其实还得从15年前说起。我们当时到了台湾,在机场吃惊之后,我觉得整个全程都有很多的感受。其实让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台湾民众对我们的热情,真的是走到哪里都非常非常的热情,很多人给我写信,打电话,还寄照片来,告诉我说:“大家都说我长得很像你”。所以很多很多的人,当时媒体评论我们,一个是像“大熊猫”,整个大陆来的“大熊猫”一样,大家都想看一眼,大家都想欣赏一下是什么样子。  另一方面,我们又像是“春燕”,因为我们飞过了海峡,我们在预示着两岸新闻交流一个新的春天,所以这两个称号我到现在还很自豪。

  另一个给我印象深刻的,其实也不尽然全都是这么热情的欢迎了,我记得我们在台中受到“台独”分子的示威抗议,受到“台独”团体的追打。俞先生,我们坐在《中国时报》的采访车上,“台独”的抗议大棒子都打到车上来了,这样的现象也出现在两岸交流上,这就预示着两岸的交流跟新闻的交流都是又平静又不平静,又会自然而然会向前发展。说它不平静它有这样那样的甘劳,说它一定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是代表民意。其实两岸的交流,或者两岸的新闻交流通通是因为人民需要,一切都是人民需要出发,民意一直走在前头,有那么多的新闻事件发生,才有我们新闻记者必须去亲历采访。

  从人民的需要出发,从两岸交流,民众交流的需要出发,多少年来一直是这样,推动着两岸新闻的交流一直在往前进。我觉得目前这个情况,以及过去所走过15年来的情况一直是这样,人民走在前面,我们新闻就必须去充当两岸人民之间的沟通桥梁,必须去充当两岸交流的推动力。

  郭伟峰:黄肇松在台湾,我想应该是名列第一位的接待大陆新闻代表团的记者。好像肇松说,15年来接待了将近200个团,所以我想他的感受也是很深的,所以请肇松再谈谈。

  黄肇松:15年来,我接待大陆各省、各市,还有各个领域的记者团将近两百个,喝了不少高粱酒,但是我今天没喝酒,所以比较清醒。

  他们两位说的话我都同意,伟峰提到两岸新闻交流这15年来步履并不轻松;丽青也提到她惊险的当时采访的情景。破冰之旅不容易,我个人对于这15年来的交流感觉是艰困的,但是我还是保持着一个积极乐观的看法,我先来掉书袋,引述苏东坡为别人提的字,叫《春江晚景》的一首诗,叫“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春江水暖鸭先知”,它是反映这个温度的,它也是先行者。我觉得1990年代初,因为有伟峰跟范小姐到台湾的破冰之旅,开启了一个新闻交流,同时也相当程度上反映那个时期两岸关系的旅行。虽然在1990年代初期两岸各有各的问题,但是因为有这样的破冰之旅,相当程度反映出那个时期的两岸关系是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所以才有杨尚昆先生接受我们访问,也才有你们到台湾来做破冰之旅,这个就是“春江水暖鸭先知”。

  也因为有这样的一个破冰之旅,也才有1992年的午夜,我在台湾接待第一个大陆的记者团,有18位到台湾来访问。换句话说,开始的不容易,但是开始之后两岸新闻双向交流的大门开启之后是关不掉的。尽管1994年经过“千岛湖事件”,也经过以后一连串政治事件的发展,两岸关系起起伏伏,但是新闻交流在艰困中持续推动,包括丽青刚刚提到的,两岸新闻交流最终也要走上驻点采访,甚至台湾在大陆的驻点采访还不断的增加名额、单位,我觉得这样的一个发展对于两岸整体,不单只是新闻业,新闻交流辐射到其他的商业、学术界,是个好事情。以前走的是很辛苦,但如果不这么辛苦,不走过这一段的话,两岸关系会更辛苦。所以我愿意为所有在这个阶段为从事两岸新闻交流的媒体朋友,称赞他们,嘉许他们,也期待这条路要继续走下去。

  郭伟峰:请俞雨霖来发表感想。

  俞雨霖:我很同意刚才黄肇松先生所提到的,事实上两岸新闻交流,他当然有苦,也有乐。但是我一再地强调,就两岸新闻交流来看两岸关系的话,我们可以发现历史虽然有很多的偶然性,促成了两岸新闻交流,但是它也有很多的必然性,会继续透过新闻交流,推动两岸关系更往前的发展。我可以以新闻交流来举一些例子,就像“闽狮渔事件”。15年前,1991年8月12号,“闽狮渔事件”促成了范丽青跟郭伟峰到台湾来采访,踏出了第一步的两岸新闻交流。

  透过这个交流,至少台湾的民众可以感受到,如果比较夸张的说,就是让台湾的一般民众,或者绝大多数的民众感受到有一点如沐春风的感觉。对大陆记者的感觉,可能也是“大熊猫”了,蛮珍惜的,非常的珍惜。透过这样第一步的踏入,接下来不论是大陆的媒体参访团,还有两岸媒体主办的研讨会,甚至于包括台湾媒体透过这样的一个势头,然后进行对于大陆的新闻,或者说现况有了更大规模的报道,它产生了一个很正面的意义——就是它让台湾的读者能够在两岸相隔40多年之后,更多的,而且更公开的接受台湾媒体对于大陆新闻的报道;更全面的,而且内容更充实的报道,能够使台湾的民众对大陆有更多更真实的了解。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