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扶贫中国行专题 > 正文

石晶同志扶贫开发先进事迹材料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5日18:16 中国扶贫基金会

  (一)

  地处甘肃中部及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交汇处的定西,曾以贫困著称全国。这里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河流,气候十分干燥,年降水量仅400毫米左右,而蒸发量却高达1600毫米以上。这里山大沟深,植被稀少,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生产生活条件极其酷劣。这里被清代陕甘总督左宗棠于1876年称为“苦瘠甲于天下”,让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于1972年难
过得流下了眼泪,让联合国有关官员于1982年断言“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当地百姓又常说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而“种了一坡,收了一车,打了一斗,煮了一锅”,则是这里生产力及生活水平低下的真实写照。

  1983年以来,定西借助国家“三西”建设等扶持,发扬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和“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艰苦奋斗精神,致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全市于1999年实现了整体基本解决温饱的目标。但这种温饱,是建立在单一的粮食生产之上的低层次温饱,是受制于天时的极不稳定温饱,一遇干旱等自然灾害,便会大面积返贫。如何巩固扩大温饱成果,尽快步入稳定温饱进而向小康迈进,仍是定西广大干部群众要探索的最紧迫、最现实课题。

  (二)

  2001年6月,甘肃省委决定石晶任定西地委书记(2003年定西撤地设市后,石晶继任市委书记)。这位新任书记到定西工作之前,就曾听说过定西“没治”。但他坚信,一个地方不管自然条件有多么严酷,只要吃透情况,扬长避短,就能走出一条适合当地的发展路子。石晶同地委班子成员一道,经过深入调研并反思定西的发展历程,认为定西广大群众之所以大干苦干而不得稳定温饱,主要是在过去较长一段时期内,注重强调“人定胜天”的拼搏精神,忽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可持续发展;注重强调农业发展,忽视全面协调发展;注重强调解决温饱问题,忽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注重强调经济发展,忽视人的全面发展;注重强调唯条件论发展,忽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定西要搞好扶贫开发、实现较快发展,就必须从这“五个注重、五个忽视”的发展误区中走出来,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思路。基于这种认识,石晶在总结定西以往扶贫开发经验的基础上,运用逆向思维,凝炼提出了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三个顺应、三个遵循”的工作指导原则,并用以指导全市的扶贫开发工作。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就是将定西生态脆弱、干旱少雨、高寒冷凉等自然条件的劣势,看作发展特色经济的优势,引导广大群众按天时调整种植业结构,使之由对抗性结构向适应性结构转变。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就是坚持用市场思维指导经济工作,依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市场需要什么就发展什么,什么有比较优势就开发什么。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就是要紧跟时代步伐,追踪科技前沿,苦干加巧干,始终把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科技教育支撑之上。这一指导原则,由于切合定西实际,并涵盖了生态保护、结构调整、产业开发和科教进步等诸多领域,因而赢得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认同。

  (三)

  石晶认为,如何将切合实际、上下认同的扶贫开发的指导原则付诸实践,变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针对区域贫困、个体贫困创新扶贫开发模式是关键,而从劣势中找优势,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走自己的路则是关键之关键。为此他明确提出,要以“三个顺应、三个遵循”为指导,以“两模式一组织”为基本措施,不断推进扶贫开发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两模式:

  模式一:针对区域贫困问题,大力开发特色优势产业,把广大农民有效地组织到特色优势产业链上来

  定西干旱冷凉、日照时间长、早晚温差大,恰好是发展马铃薯、中药材、花卉、食用菌等产业的理想之地。石晶认为,这正是自然比较优势,也是开发特色优势产业的先决条件。从2001年开始,他倡导把马铃薯、中药材、花卉及食用菌作为全市的特色优势产业来开发,建立农民脱贫致富的产业基础。在具体工作中,他提议成立产业开发办公室,进行产业开发规划,并指导各县区及各职能部门,运用市场思维,沿着产业链条,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扶持兴办加工企业,培育壮大市场营销主体,从而形成了农民广泛参与、内部协作紧密的产业开发机制。到2005年,全市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种植面积达到460多万亩,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60%,发展骨干加工龙头企业73家,小型加工企业800多家,总产值达到3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0%,农民人均从特色优势产业中获得纯收入1249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1670元的75%。

  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主导产业,种植面积在300万亩以上,总产量接近500万吨,马铃薯淀粉及其制品深加工能力达到35万吨,脱毒微型种薯生产能力位居全国之首、达到3000万粒,定西已成为全国三大马铃薯主产区之一,成为全国重要的马铃薯加工基地、鲜薯销售基地及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生产基地。石晶认为,要真正做强产业,开拓市场是关键。因而他及时向省委及有关领导写信汇报,促成了铁路部门对定西马铃薯外销的大力支持。他还利用外出开会等机会,带头了解市场,并安排县区及龙头企业负责人,开展全国终端市场调研。依据终端市场需求情况,精心策划,组织运销龙头企业,采取发送专列、建立直销窗口等形式,使定西马铃薯历史性地走向全国各地,市场份额由以前的不足20%提高到50%以上。市场份额有了,可农民能否更多地增加收入?针对这一问题,石晶抓住价格机制这一市场机制的核心,指导县区政府利用终端市场的价格信息,运用倒推成本法,发布鲜薯收购政府指导价,从而形成了鲜薯销售收购同龙头企业加工收购在价格上的良性竞争机制,使全市农民包括63.34万贫困人口在内,人均从马铃薯产业获得收入446元,安定区等马铃薯种植面积较大的县区,农民人均马铃薯收入达到800~1000元。

  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110万亩,粗精加工配套发展,当归、党参等地道中药材价格直接左右西北乃至全国的市场行情。香水百合、蝴蝶兰等高档花卉集约化经营程度不断提高,产品畅销全国各大城市,备受消费者青睐。

  模式二:针对个体贫困和生态脆弱问题,大力发展覆盖千家万户的生态循环经济,组织农民在保护生态中就地增加收入

  石晶认为,脆弱的生态仅靠人工治理是远远不够的,而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功能则是可行之举。这也是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走生态自我修复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双赢”之路的必然要求。因此,他积极倡导利用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的有利机遇,引导农民发展以“种草养畜——建设沼气——沼渣肥田——增产增收——改善生态”为主链条的生态循环经济。2005年1月,他又提议市人大通过深入调研,作出了《关于在全市实施封山禁牧、发展舍饲养殖的决定》,为发展生态循环经济、促进生态自我修复创造了工作条件。至目前,全市已在72个扶贫重点村推行了生态循环经济这一扶贫模式,覆盖农村贫困户8579户、3.86万人,人均年稳定增收千元以上,更为可喜的是,农民通过发展生态循环经济,不到山上去放牧了,不到山上去铲草皮了,生态自然转向自我修复。据市县扶贫、农业等部门的典型调查,实施生态循环经济扶贫模式,不仅能显著地降低散养放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仅沼气的开发利用就有四个方面的好处。一是沼气使用农户通过节煤、节柴、节电和节肥,户均可增加直接经济效益830元。二是对于改变农民生活卫生习惯、改变村容村貌和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具有“革命性”意义。三是能有效地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1口沼气池1年为农户提供的能源而所节约的薪柴薪草,相当于3.5亩薪碳林的年生长量,或相当于100~150亩干旱草地的年地表生物量。四是利用沼液沼渣,可发展高产无公害农产品。2004年5月,在上海“全球扶贫大会”上,定西的生态循环经济扶贫模式得到了与会官员及专家的一致认可,并被作为全世界70个成功案例之一、中国8个成功案例之一,在大会上进行了交流。

  一组织:就是组织农民联合奔市场,积极培育发展农民经合组织,架起农民通往市场的桥梁

  定西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市场化程度又比较低。无论是针对个体贫困的扶贫开发,还是着眼于区域贫困的扶贫开发,都有一个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有效对接问题。2003年4月,石晶带着这一思考,专程到渭源县考察了一个农民蚕豆协会。这个协会的负责人张义借助在南方打工时捕捉到的一条大量收购青豆的信息,挑头组建了蚕豆技术开发协会,对接南方市场,实行订单生产,会员户从青豆中获得收入比生产干豆翻了一番。他对这个事例感触很深,遂写下了《蚕豆变青豆的经济学启示》一文(发表在《人民日报》),对协会的发展与运作进行了总结提升。之后又到该县的一个养鸡场调研,当听到有人说,当地群众有把鸡赶到草山上放养的习惯时,他即眼前一亮:这不正是时下人们向往的绿色、天然、无污染的产品吗?经过他的精心策划和引导,当地农民成立了“南山放养虫草鸡”协会,带动“南山放养虫草鸡”产业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目前南山放养虫草鸡已发展到260万只,产品在市场上十分抢手,因为南山有长寿之意,放养有自然特色,虫草有保健之道,顺应了现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需求。几年来,在石晶的指导策划下,市县两级政府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搭台不唱戏,参与不干预,协办不包办,献策不决策,推动不强迫,引导农民通过胆大的带胆小的,有文化的带没文化的,有资金带没资金的,有销路的带没销路的,培育发展农民经合组织454个,会员农户近5万户,带动农户20多万户,占全市总农户的1/3,有效地提高了扶贫开发的组织化程度,架起了农民通往市场的桥梁。同时,农民经合组织的发展,既提高了农民的市场谈判地位,帮助农民增加了收入,又办了许多政府想办却办不好的事情,得到了农民的切实拥护和积极支持。

  (四)

  思路一变天地宽,模式一新变化大。定西的扶贫开发取得了瞩目成效,“两模式一组织”的扶贫开发措施,受到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到2005年底,全市贫困发生率为3.19%,比甘肃省低4.01个百分点,比甘肃省43个国扶县低5.76个百分点。随着农民收入增加,农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开始发生变化,高档耐用消费品开始进入山区寻常百姓家,小轿车开始进入川区百姓家。广大农民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科技意识和发展意识不断增强,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2004年5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视察定西后说,“定西的山绿了,地平了,路宽了,群众的生活好了”。同年7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吴官正视察定西后说,“定西不是老区,发展胜似老区,干部群众精神面貌好,城乡一片新气象”。2003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第7次来定西考察时深情地说,“我到定西来,一次比一次绿,一次比一次富,我以后就没必要再来了”。2005年4月14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张梅颖视察定西后说,“定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干部与群众和谐,工业与农业和谐,城镇与乡村和谐,经济与社会和谐,尤其是定西提出的‘三个顺应、三个遵循’的扶贫指导原则,实质是科学发展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具体化”。2003年以来,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对定西的扶贫开发给予了高度关注,《人民日报》以“‘土蛋蛋’如何变成‘金蛋蛋’”、“药农脱贫有靠山”、“绿染陇原现生机”、“定西农民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等为题,新华社以“宁夏西海固与甘肃定西扶贫开发对比调查”为题,中央电视台以“产业化为农民拓宽增收渠道”、“定西市民欢欢喜喜庆丰收”等为题,《经济日报》以“充满希望的新生活”为题,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走向世界的朝阳产业”为题,《甘肃经济日报》以“田野上走来农民方阵”为题,对定西以开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为主的扶贫工作,进行了多层次、多视角的报道。香港凤凰卫视《纵横中国》甘肃篇还将定西马铃薯、中药材及花卉三大产业制成专题节目,向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长篇报告文学《我们的定西》已在今年《中国作家》第4期发表。

  今天的定西,初步走出了一条“产业富民”的路子;明天的定西,将会在“产业富市”上迈出新步子。石晶表示,要抓住全市特色优势产业已初具规模的大好机遇,主攻精深加工及市场开拓,力求使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在富裕农民的基础上,再上升为也能增加财政收入的主导产业。

  相关专题:扶贫中国行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