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台湾“倒扁”风波专题 > 正文

联合早报:倒扁运动如箭在弦结果拭目以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6日14:45 人民网

  人民网8月26日电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天发表一篇评论文章说,台湾新一轮“倒扁”运动,进入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倒计时。不到一个星期,就筹集到了原本计划一个月才能获得的1亿元“倒扁经费”,这意味着施明德的“倒扁”运动,已获得超过100万民众的认同和支持。

  关注台湾政局发展的方方面面,无论从何种角度和立场进行解读,都会对台湾政治
转型过程中民众参与意识的高涨留下深刻印象。人们注意到,无论参与方式、人数、捐献金额及其速度,这次的组织和动员都创下了纪录,并将在台湾政治史上留下特殊的一页。

  无法预测“倒扁”能否成功

  文章说,正是因为施明德“倒扁”运动获得了台湾民众的热烈响应,陈水扁以及民进党受到了冲击和震撼,于是我们便看到了威权时代最下三滥的乌贼泼墨。民进党对施明德展开了前所未有的攻击和谩骂,揭疮疤、挖老底,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连陈水扁也当众羞辱和冷嘲热讽过去的“战友”和曾经的“党主席”。而反制施明德“倒扁”的力量,更在集结之中。

  由于后续情势发展的不确定性以及局势的日益紧绷,“台联党”“精神领袖”李登辉以及

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均临时取消了访日行程,显见台湾“朝野”政治势力,都在高度关注局势的发展,都在不约而同地为此后的“倒扁”形势预作危机处理的准备。

  美国仍然保持中立,大陆无意介入。在这些因素尚未发生本质性变化之前,我们尽可以预测“倒扁”运动的发展趋势,但迄今为止,没有人敢妄断结局。不过,仍然有一些观点值得重视。

  各种意见难见是非

  文章说,

李敖在声援施明德的同时,直截了当地指出,施明德的“倒扁”一定不会成功,因为阿扁一定不会下台,大家不如用平常心,把这场“倒扁”运动看成是一场“丑化阿扁的行动”就好了。这是李敖的快人快语,但至今未见有人予以反驳。

  极个别的

文化人和学者不苟同“倒扁”运动,也不能接受街头上的诉求方式。尽管目前台湾还尊重或大体尊重每个人的政治选择,但这些人士还是被批评为“假清高”。李家同教授撰文表示自己不会支援施明德的“倒扁”运动,最大理由是不愿意看到台湾社会再度出现歇斯底里症状的发作。

  文章表示,甘犯众怒的龙应台,也煞费苦心撰写洋洋洒洒数千言的自我辩白,看得出字里行间的辛苦和努力,但显然也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小心翼翼。

  南方朔最新的评论文章也发现,在“倒扁”和“挺扁”两大阵营里,最值得警惕的是,“挺扁”一方尽管民意支持率只有18%,却仍然坚硬如铁板一块,敢拼命,敢煽情,完全不计后果,不择手段;拥有多数民意的“倒扁”阵营,势头强劲猛烈,却显得畏手畏脚,瞻前顾后,或者是前怕狼后怕虎,顾虑多多,总希望在体制内抗争,无需走上街头。

  这位著名的评论家叹息道,这次“倒扁”运动还没有正式开打,已经像淝水之战,未战先败了。

  难以避免的乱象?

  文章说,从这次龙应台等为数不多的文化人以及学者的特立独行,以及因此遭遇到的批评,我们可以发现,这次由施明德发起的“倒扁”运动,虽然在造势氛围上让外界感受到全民参与的热情,但依然无法跳脱出非蓝既绿的窠臼。

  本质上,“倒扁”行动仍属于蓝绿对决的范畴。这就给陈水扁运用民粹、凝聚支援、巩固基本盘提供了整合的契机。陈水扁对施明德的公开奚落,更对矛盾的激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文章表示,被“倒”的一方,力量已经集结。陈水扁这次再也没有那种低姿态和刻意的谦卑。他的咄咄逼人以及对施明德的谩骂攻击,在在显示出台湾民主转型的不完整和不成熟。而“倒扁”一方,已彰显出不得不在街头展示力量的决心与意志。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声音对龙应台和李家同表示理解和尊重。这在十年前或者六年前是很难想像的。

  文章指出,在这个多元的公民社会里,既存在“倒扁”的自由,也存在不“倒扁”的自由;既有民粹式的举措,也开始出现理性思考;既有让外界眼花缭乱的现象,也有努力争取依法行事的执着;既存在集体歇斯底里的危险征兆,也预留冷眼旁观的空间。无论“倒扁”行动趋向如何、结果会怎样,公民社会某种新形态的雏形,也许就这样应运而生。不妨跳出习惯性思维的框架,对近期台湾情势作如是观。

  相关专题:台湾“倒扁”风波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