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林一山:毛泽东与长江(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9日18:10 民族魂网站

  林一山

  更使我难忘的是荆江分洪工程开工之际,中央送来两面大锦旗,锦旗上毛主席的题词是:

  “为广大人民的利益,争取荆江分洪工程的胜利!”

  周总理的题词是:

  “要使江湖都对人民有利!”

  这两句话始终成为我们治理长江、开发长江的根本方针。

  在“长江”舰上,毛主席关于南水北调、三峡水库和长江流域规划,特别是关于长江防洪的一系列重要的指示,时常 铭记在我心中。多少年来,每当在长江建设的重要时刻和重大工程的论证中,它总是激励我们克服重重困难,拨开层层迷雾, 去争取胜利。

  今天当我写这篇文章时,自然地想到1954年12月中旬,在战胜了那一年长江上发生的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后, 当毛主席了解到如果修建三峡大坝可以减少洪灾损失,这个损失远远超过修建这项工程的投资时,在京广线上的专列上,用了 整整一夜的时间,听取了我关于三峡工程的技术问题和坝址情况的汇报。

  主席听完了我的汇报,便询问了花岗岩的风化情况,问得非常细。我回答说,花岗岩是坚硬的、不透水的,但花岗岩 风化较快;石灰岩漏水,但是它抗风化。

  毛主席还问我们做了什么勘探工作。我说,在三峡坝区,我们只是做了一些坑探,所以对它的地质情况,现在只是一 个初步的了解。根据坑探资料,我们所选择的三斗坪坝区,属于花岗岩地带,其地形地质条件都很好,只是岩石风化问题比较 严重。

  主席十分关切地问:根据已有资料,风化层有多厚?我说,根据国内外资料,世界上已有风化层最深的可达百米。

  主席担心地问:如果这里风化层有一百米,那么,一百米以下呢?我说,风化层以下,就是新鲜的花岗岩了。请主席 不用担心,我们现在还未全面勘探,我想,在二十五公里长的火成岩河谷中,总会选到好的坝址线。接着我补充说,在它的上 游,有一段片麻岩河段。主席顿时面带笑容地连声说:好!好!片麻岩是花岗岩的变质岩,抗风化性能要好得多,这下子好办 了!

  接着毛主席询问三峡工程在技术上的可能性。我表示,如果中央要求在较早的时间内建成,依靠我们自己的技术力量 ,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是可以完成的。

  毛主席问,你的根据是什么?我说:目前,苏联在建的水利工程,在技术上、规模上同美国已建成的差不多,当年美 国工程师萨凡奇有信心兴建三峡工程,那么我们可以相信苏联水利专家同样有这个水平。接着,我又说,如果不用苏联专家的 帮助,我们自己也可以建成三峡工程,但需要在例如丹江口水利枢纽这样的工程建成以后,因为这个工程的规模,也算得上是 世界第一流的大工程了。我们有了这个经验,就可以把技术水平提高到能够胜任三峡工程的设计了。说到这里,我又补充说, 不过,这样设计工作的时间就要长一点。毛主席点点头,表示同意我的分析。

  毛主席关于长江建设的战略思想,指引着我们的规划工作逐步深入,并先后开展了重要支流规划和防洪、发电、航运 等专业规划。担负长江流域规划的广大勘测设计队伍,广泛展开了全流域的查勘,上自金沙江,下达入海口,做了许多艰苦细 致的规划工作,包括毛主席一贯关心的三峡大坝,汉江丹江口大坝和引水到华北的

南水北调线路。

  1956年,三峡勘测科研工作,取得了决定性的成果。毛主席在畅游长江之后,根据他对三峡工程深思熟虑以后的 重大决策,写下了,《水调歌头·游泳》这首气势磅礴、光彩夺目的词章,给我们勾勒了一幅“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的壮丽蓝图,不仅给我们指明了治理开发长江的明确方向,并且,向全世界宣布了 我们一定要修建三峡水利枢纽的坚强决心。

  1958年2月,党中央举行南宁会议,这次会议实际上是为3月份的成都会议作准备。在南宁会议上,主席仔细审 阅了三峡工程的主要研究成果,并且详细询问了有关这一工程的设计和造价等等。毛主席说,能利用水能发电的地方,尽量不 要用煤发电。还说,三峡工程为了节约投资,可以少装机,先建大坝防洪。

  南宁会议以后,周总理出访朝鲜,2月底回京,只停留了一夜,就风尘仆仆赶到武汉。在李富春副总理、李先念副总 理的陪同下,溯江而上,视察长江防洪重点地区荆江大堤的险工地段和三峡坝址。在三斗坪他对照地质剖面图,逐段逐节审视 岩芯情况,为我们找到了理想的坝址由衷地感到高兴。他取出一截长岩芯,反复观看,赞不绝口,爱不释手说:“光我们说好 ,还不行呵!能带一截岩芯给毛主席看看,让主席也高兴高兴才好呵。周总理问地质人员,能让我带走一截岩芯吗?地质人员 回答,当然!能献给毛主席一截岩芯,太好了啊!周总理从岩芯箱中拿起岩芯牌,按照管理制度,在上面签了“周恩来”三个 字作为收条,带走了一截岩芯。

  周总理在查勘三峡过程中,详细听取了各方面的汇报和不同意见,并主持会议进行讨论。3月6日,周总理到了重庆 ,又立即转赴成都,出席党中央成都会议,7日亲自作了长江流域规划和三峡工程的报告。在毛泽东同志的主持下,中央政治 局正式通过了《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决议》。指出,从国家长远的经济发展和技术条件两个方面考虑,三峡水 利枢纽是需要修建而且可能修建的;但是最后下决心确定修建及何时开工,要看国内外形势和各个重要方面的准备工作基本完 成之后,才能作出决定。现在应当采取积极准备和充分可靠的方针,进行各项有关的工作。

  这个文件明确指出:“长江流域规划工作的原则,应当是统一规划,全面发展,适当分工,分期进行。同时,需要正 确地解决以下七种关系:远景与近景,干流与支流,上中下游,大中小型,防洪、发电、灌溉与航运,水电与火电,发电与用 电;这七种关系必须互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分别轻重缓急和先后的次序,进行具体安排。”这些重要的指示,给长江流域 规划和三峡工程指明了方向。1959年我们完成了《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要点报告》,成为长江流域治理开发的指导性文 件。

  成都会议关于三峡工程的决议一文中,专门有一段关于丹江口工程的决定。会后,周总理来武汉主持了一次会议,决 定丹江口工程立即组织开工。兴建丹江口工程,除了综合利用水利资源、解决汉江中下游的防洪问题外,还因为它是南水北调 的关键工程。

  在成都会议上,毛主席还高兴地说,打开通天河,白龙江,借长江水济黄,丹江口引汉济黄,引黄济卫,同北京连起 来了。毛主席在爽朗的笑声中结束了谈话。这次谈话使我十分兴奋,说明我过去多次给他写的关于南水北调查勘研究情况和关 于白龙江和西汉水可以向汉江引水的查勘报告,主席都仔细审阅并且据以作出重要的指示。

  丹江口工程在周总理的直接关怀,鄂、豫两省人民的艰苦奋斗、通力协作下,第一期工程在1974年胜利建成,发 挥了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养殖等综合效益,曾被周总理誉为“五利俱全”的工程,作为丹江口枢纽重要建筑物的南水北 调陶岔引水渠首工程,在初期阶级,引水量为500立方米/秒;最终可在1000立方米/秒,按照规划每年可向华北调水 约200亿立方米。目前,华北地区严重缺水的局面日益加剧,现在正当我们加快步伐,按照原来设计,研究加高丹江口大坝 ,增加水库蓄水量,以引水华北这项国家重点战略工程的时候,我们回忆毛泽东同志1953年在“长江”舰上关于南水北调 的指示和1958年党中央成都会议关于兴建丹江口水利枢纽的重要决策,就更深刻、更具体地认识到,作为伟大战略家的毛 泽东同志具有多么深远的预见!

  在成都会议以后,毛主席对三峡工程的考虑,更加深入,更加细致了。

  1958年夏季,在武汉东湖之滨,毛主席让我汇报长江的泥沙问题,也就是三峡水库的寿命问题。当我说,长江的 含沙量远比黄河的少,相对量少,但由于长江的年来水量比黄河大20倍,所以泥沙的绝对量还很大。根据计算,三峡入库泥 沙,每年约五亿吨。三峡水库寿命可以用400年,至少也可以用200年。这是假定三峡以上不修其他水库的话。

  主席还是不放心,对我说:这不是百年大计,而是千年大计,只两百年太可惜了!

  按照毛主席的指示,我们更进一步展开了对泥沙淤积和水库长期使用的专门研究。我和一些水利学和研究泥沙的专家 们,先后到东北、西北等地一些多泥沙河流的水利工程,包括古代的优秀水利工程,进行专门考察;结合国外资料,综合分析 研究,逐步认识到泥沙运动的科学规律,并且找到了水库长期使用的途径。我立即向周总理作了汇报,得到总理的赞许。总理 在亲自审阅了我的报告后,转报毛主席。

  六十年代初,由于国内暂时经济困难和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周恩来总理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对于三峡工程的准备工 作,十分及时地先后提出了“雄心不变,加强科研”和“有利无弊”的方针,使我们有更充分的时间,在水库长期使用和防空 炸等一系列重大专题方面,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在全国各有关部门和军委总参的协助下,得到更加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可 贵的成果。

  六十年代中期,狂飚骤起,四害横行,三峡工程的规划、设计和科研等各项筹备工作虽在继续进行,但是实际上步骤 放慢了。

  1970年底,中央研究了葛洲坝工程的兴建问题。

  周总理在认真研究了葛洲坝工程与三峡工程的相互关系以后,于1970年12月20日向毛主席写了报告。25日 ,中共中央关于葛洲坝工程提请毛主席批示的报告中,明确说明:“修建葛洲坝工程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伟大领袖毛主席 ‘高峡出平湖’伟大理想的实战准备。”并强调在建设葛洲坝工程时,“也要考虑今后保证三峡高坝建设的有效措施。”12 月26日,毛主席亲自作了批示:“赞成兴建此坝。现在文件设想是一回事,兴建过程中,将要遇到一些现在想不到的困难问 题,那又是一回事。那时,要准备修改设计。”这个充满着辩证唯物主义精神的批示,给我很大启示。这项工程在开工约两年 之后,果然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1972年11月,周恩来总理带病听取了汇报,采取断然措施,决定主体工程暂停施工 两年;成立由中央有关部委和湖北省负责人组成的工程技术委员会;并指定我作为这个委员会的负责人;由长江流域规划办公 室(即现在的长江水利委员会)负责设计。在这次会上,周总理进一步阐明了兴建葛洲坝工程为三峡工程作实战准备的重大意 义。

  在中央的直接关怀下,经过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葛洲坝水利枢纽这座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自行制造设备 的万里长江干流上的第一座水利枢纽,已经胜利建成,产生巨大的效益,誉满中外,并荣获首次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内外 专家普遍认为,这项工程采用多学科研究,解决了在大流量、宽河道,复杂地质、河势和泥沙条件下修建巨型水利枢纽工程的 一系列关键问题。工程实践证明我们在设计、科研、施工过程中,成功地解决了河势泥沙问题研究,通航水流条件研究,大流 量泄水闸的低流消能防冲设计,复杂地基稳定和处理措施研究,巨型水轮发电机组和大型金属结构设计制造等重大技术问题, 提高了我国水电建设的技术水平,有些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从而使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可以在葛洲坝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来 完成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达到毛泽东同志预期的目的。

  今天,当我回忆毛主席在建国初期就开始提出的关于长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倍感亲切。数十年来,毛主席总是 不断地为我们创造实现治理与开发长江的必要条件,长江建设的伟大成就证明了毛主席的英明伟大和远见卓识!

  一代伟人,在万里长江的辽阔大地上,为我们勾勒的蓝图已经不断地显现出绚丽的色彩!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