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部举办公民道德与和谐文化网上座谈(2)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5日12:12 人民网 | |||||||||
[网友“嫁人就要嫁刘国正”]:和谐家庭才是和谐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因为没有和谐家庭就没有全社会的和谐,更别提文化和谐了,您是怎么看待这个说法的? [安云凤]:感谢这位网友对“和谐家庭”的关注。刚才几位领导和专家们都从宏观的角度对和谐文化、和谐社会进行诠释和解释。现在这个问题是一个很具体的问题,具体到每个人都要接触的和谐问题,这个观点我很同意。
就是说一个社会,家庭和谐确实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家庭和谐文化也是整个社会和谐文化的一个基本的组成部分,我想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阐述这个道理: 第一方面,从家庭和社会的关系角度。咱们都知道家庭实际上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整个社会是一个大的、复杂的组织机构,家庭就是这个社会组织中最小的、最基础的、最基本性的一个组织单位。所以家庭和社会确实是密不可分的,互相作用、互相影响,是一个互动的关系。作为一个整个机体的细胞,这个细胞如果是和谐的、健康的,那么这个细胞也是和谐、健康的。如果整个细胞出现不和谐,不健康,出现病态,那么社会也会不和谐,不健康。 每个家庭都不是封闭的单位,我们觉得家庭是很私秘的,实际上不是这样,家庭是社会的组织形式,是社会中最小的一个单位,每一个家庭其实都不是封闭,都不是孤立的,它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和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道德、人际关系发生密切的联系,所以每个家庭的氛围、文化氛围、道德趋向都要外化,都要作用于外围,如果这个家庭是非常好的家庭,比如和睦家庭、五好家庭,它的道德氛围是好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的,讲亲情,讲爱情,讲忠诚,讲信义的,讲公平、民主的,这样的家庭,它的道德氛围和价值取向,肯定要求到我们的邻里和谐,比如我们社区,它影响到我们工作单位,最后影响到整个社会。同样一个不和谐的家庭,夫妻反目、儿女争吵、家庭不和睦互不信任、缺乏民主、甚至是道德不良的家庭,这种作风肯定也会影响到社会。 比如现在夫妻关系中比较突出的,像第三者插足、婚外情,这样情况是家庭问题,但是对社会的影响力非常大,直接影响社会的和谐和团结。这种矛盾最后发展到常常是伤害、虐待、打骂、争吵,甚至他杀、自杀,整个影响是社会的环境。 包括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现在父母和孩子代沟比较大,发展成一些问题,最后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我觉得,从事这个角度看,社会家庭和社会的关系是太密切了,和谐的家庭,道德氛围非常良好的家庭,整个社会也很难建立起一个和谐的文化与和谐的社会。 另外刚才张老师也讲到中国传统文化,我觉得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对家庭和谐这个问题非常重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家国同构,我们这个社会形式就是这样,家是国的缩小,国是家的扩大。所以我们把家庭和睦看成社会和睦、社会发展的一个根基,所以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这种以和为贵的东西特别多,我看了一些资料,谈到这些东西挺多的。像老百姓常说的话,就是“家和万事兴”,“万事”不光是家庭,就包括社会,包括很大的范围。还有就很具体了就是“福善之门莫美于和谐”,还有讲“父子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夫妇和而家道兴。”所以教导子弟,我们传统教育终究讲的是“以和为贵”,和睦为先等等这种资料太丰富了,很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实际上这些东西是我们传统美德中非常好的“和合”家庭美德,我们应该汲取,而且这种家庭美德不但形成我们中华民族一种传统,比如敬老爱幼,邻里团结这种家庭美德,实际上最后拓展成中国美德,追求和谐、爱好和平、和睦友善宽于待人的民族精神,这是从家庭和社会的基础看。 第二,从家庭成员和整个社会关系看。现在讲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其实最后根本点还是人。还是要靠人来建设,构建也好,建设也好,主体是人,这个人需要什么,需要具有和谐思想的人,需要具有有道德、有理性,就是刚才董局长讲的这些,还有仲主席讲的这些,有道德,有理想,道德高尚、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人,才能建设和谐的互相平衡的社会。而这种人的成长,家庭的作用太大了,家庭的作用有学校和社会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突出在家庭文化、道德氛围,对人的影响三个方面来说:一个就是说这是最早的教化,就是刚一生出来,这个孩子就是家庭中的孩子,家庭就是人社会化的第一个场所,父母就是他的第一个教师,所以这个文化场、道德上就是对家庭最初的认知、感知这来自父母的善恶观、家庭的善恶观。因为小孩是白白的一张纸,第一个底板是家庭打上去的,这可能影响到他的一生。我们叫做初始奠基教育。啊 第二个家庭的教化是对人深刻的教化,实际上是日常生活中,靠的是环境、氛围、感染、熏陶,父母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点点滴滴,以小见大,这么慢慢渗透进去,而且伴随亲情、感情非常深刻的进入孩子的身上,所以对他们来说,可能对他一生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再一个这种家庭教育是最长期的教化,谁也不能脱离家庭,从小到大,我们一直在家庭中,我们长大了,我们现在也都很成熟了,我们的父母还要对我们进行教化,而我们成立家庭以后,我们还要进行教化,所以这是连续性、长期性的。所以家庭的教化是太重要了。一个人的成长和家庭非常有关系,“和合”的家庭,可以对人和谐的文化有熏陶,可以让人形成非常健全的人格,最后使人能够使和谐的思想观念,和谐的思想认识环境,用这种和谐的态度处理问题,用和谐的处理问题的方式来处理人际关系。最后达到社会和谐。 所以我们想,家庭和家庭成员,每个人都是一种的一个角色,家庭和谐、和谐文化实际上把和谐文化放到最广泛、最基础的人人都不能跑掉的基础上。 [主持人]:家庭作为最小的单位,和谐是很重要的,每个家庭首先要面对社区,所以社区和谐也是很多网友的关注点。 [网友“轻轻的你走了”]:我的一个亲戚就在吕德成书记您那片住,你们那的“民情日记”“阳光驿站”等活动搞得非常好,称得上是和谐小区,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思路和体会,还有您对和谐社区在和谐文化中的作用是如何理解的? [吕德成]: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和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一起研究、探讨公民道德与和谐文化建设,刚才安教授讲了关于家庭是和谐的一个基本细胞,作为社区,应该说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最小的社会基层的单元,或者是一个最小的群众自治组织,从这个基础上,一块来研究,公民道德和谐文化建设。 刚才网友提出来,“民情日记”和“阳光驿站”,我也非常高兴。我们作为一个社区,一些基本的工作方法,能够得到网友的肯定,所以我觉得特别欣慰。“民情日记”作为一个社区,特别是我们北新桥街道的工作方法,经过两年的实践,主要的工作思路就是居委会从日常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为了落实区委区政府提出来的区委会的社区工作者提高、实现“三个转变”,提高“五种能力”,为了提高和谐社区建设总体要求和总体任务,我们寻找着一种在基层,在社区,在为老百姓服务当中基本的比较实用的工作方法,主要的工作方法就是在居委会这一个层面,建立一个居民事务办理站,这个居民事务办理站,把为老百姓服务的职能承接下来,这些不由居委会承担,由政府派到社区中的协管员,比如劳动协管员,负责劳动、指导、就业、培训的这些人员,晋升协管员就是政府花钱买的劳动力,在居民事务办里面承接过去行政性的事。把居委会主任就解放出来,居委会主任实行分片包负,恢复传统的居委会传统方法,就是拿着板凳拿着扇子和老百姓“拉家常”,听取老百姓的意见,解决老百姓生活当中、工作当中、邻里之间的热点、难点问题,这样实现工作方式的转变。在实际工作当中,确实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比如我们在记“民情日记”的过程当中,了解平房区的老百姓需求,特别是年岁比较大的,上澡堂洗澡非常难,这可能是北京市所有平房区老百姓面临的切身一个问题。后来居委会把这个情况了解上来以后,就在居委会的办公楼里专门建了一个小澡堂,为这些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免费提供洗澡的服务。岁数太大,身体不方便的怎么办,由咱们的志愿者帮着一块解决老百姓“洗澡”问题。 有的居民提出来,我得的病是慢性病,老往医院跑没有实际意义,是不是在居委会建一个小卫生室,比如我是糖尿病人,我就拿这些药,我用不着到医院去量血糖等,后来居委会也通过“民情日记”记录的方法,了解上来以后,把卫生室建立起来了。类似这些工作,都是通过“民情日记”这样一种非常基本的工作方法得到了解决。就是在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党组织在广大的居民群众当中树立了一种良好的形象。这个方法坚持和延续两年时间,特别是今年年初,我们居委会的党委书记和居委会主任是一个人,他是北京市人大代表,今年年初一月份在参加北京市人大会当中,向咱们市委书记、市长介绍“民情日记”基本工作方法的时候,得到市委书记的充分肯定,还在他的“民情日记”工作本上,提了一个词叫“创新基层工作 建设和谐社区 服务广大群众”也这个社区所有的党员、基层工作者受到了鼓舞。 通过实行这种工作方法,给居委会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从居委会工作职能转变上,实现了由过去行政性的工作方法,向服务群众转变;由过去以上级领导为轴心,转变到以服务群众、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为轴心的转变。同时由行政化向民主自治的方向转变,因为居委会是群众自治组织,是群众选出来的,如果你不为群众服务,不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下回人家可能就不选你。 大家可能也都知道,是2002年在北京市,特别是中办23号文印发以后,在全市搞的第一个海选,选出来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夫人,2002年10月份到北京之后,放下行李,放到北京饭店之后,马上转过头来就上北新桥街道居委会,就是要了解那的基层民主经济建设,了解妇女的参政议政,了解妇女的权益保护。说明通过这么多年社区居委会开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国际上、在国内引起了非常好的反响。 刚才网友提到咱们社区里面“365阳光驿站”,这也是咱们基层党组织的新的工作方法,当时我们考虑这个工作的时候,主要是考虑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党建新格局。作为基层的党组织,如何落实这个总体要求,我们和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共同作为一个课题,研究基层党组织目前面临的一些突出的问题和薄弱的环节,如何改进和创新基层党员工作,“365阳光驿站”就是在这个环节转换的成果,把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这个想法变成了一个现实,搭建了一个平台。每一个社区,北新桥街道一共16个社区,建立一个类似于连锁服务的形式,每一个社区就是一个驿站,统一的标识,统一的服务标本,统一的时间。 为什么叫“365阳光驿站额”,就是一年365天,党员为困难党员服务,党员为社区居民服务。这种服务都是志愿者的服务,而且已经从2004年7月份坚持到现在,已经2年多的时间,我们还在和中央党校关注着这一个新的平台或者新的载体的运行情况。今年的7月1号我们又把“365阳光驿站”总站成立起来,主要是为了指导“365阳光驿站”开展好党员党组织为群众服务的工作,加强资源的整合,把需求资源和党员的服务资源有机的整合起来。这项工作也得到了民政部充分肯定,今年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和谐社区自主创新奖”又得了一个充分的肯定。 我想无论是从公民道德建设,还是从和谐文化建设,社区是一种推动力量,是一个实践活动,也是咱们和谐文化一个主体的条件。社区和谐了,家庭和谐了,我们的社会必然和谐了。 北新桥街道社区给我讲了一个事,让我特别感动,就是从前年北新桥街道准备从老的办公用房搬到新的办公用房这个过程当中,也没有向居民宣传,但是因为我们平时和居民聊天说到这个事,说到哪天,我们居委会要搬家了,就是那天早晨,有五个人五点多钟,一个人骑了一辆三轮车,就在老的居委会门口等着,要给居委会搬家,一看这五个人是什么人?都刑满释放人员,这个社区就有五个刑满释放人员,也没人要求他们去给居委会搬家,他们是自觉自愿的在那等着为居委会搬家。 我听了以后,特别受感动,这说明咱们社区在为中国社会做榜样,在为和谐社会、和谐社区做着工作,这是一种成果的展示,也检验了社区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主持人]:谢谢。今天我们的座谈会很受关注,刚才强国论坛在线人数已经将近10万,还有很多网友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嘉宾已经都看到了,接下来马上回答网友的问题。 [人民网网友“小卓卓”]:董局长,请您讲讲和谐文化的意义,建设和谐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有什么作用?对公民道德建设有什么作用?能否为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所看得到?体会得到? [董俊山]:谢谢这位网友从不同的角度实际上已经涉及到和谐文化建设的意义,在新的世纪,我们国家进入“十一五”规划启动之年,我们进入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之后,为什么“和谐之声”应运而生?为什么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谐文化,构建和谐文化?我想这可能和刚才张教授提出来的,我们整个人类社会,包括我们中华民族都可能面临着一些共同的、普遍的危机、挑战和冲突,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一个方面,我想实际上一个民族的发展,也有一个运行的轨迹。而中华民族的发展离不开传统的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当我们面临很多选择的时候,当我们面临很多矛盾和冲突的时候,它必然可以从自己的血脉中流淌出我们逻辑的一些结论。我想“和谐”这样一种文化、这样一种思想,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当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保障、推动、促进的作用。这也是中华民族一个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刚才我们几位嘉宾,特别是仲主席、张老师都从不同的角度谈到这个问题,我想这个可能也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在面临新的选择的时候,我们从自己的文化传统找到了答案。当然必须要结合我们新的时代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和合”思想、和谐文化内容是非常的丰富。我从一篇文章里学到的,从“以和为贵”的处世哲学到“家和万事兴”的和谐伦理,包括“和气生财”的生意经到“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从“天人合一”的自然艺术,到“协和万邦”的政治观念,我想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当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按照张教授讲的就是我们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概念。这样一种和谐文化、和谐思想,应该说一直深深的影响到我们民族的成长,推动着中国社会的进步。 在新的世纪,新的历史起点上,胡锦涛同志站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高度,站在整个国际、国内的大时代背景下,明确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和谐的重要论断,即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和谐发展,所以我想这些重要的论断和思想,赋予了我们传统的和谐文化以全新的时代内涵和现实的意义。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具有理论和实践创新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和谐思想、和谐文化的提出。 在一系列和谐思想、和谐文化的论断观点当中,我想它是完全符合我们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客观实际,也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刚才张教授讲,我想是不是也符合人类思想文化进步的最新潮流,就是和平、发展、合作,作为全球化进程当中世界各国倡导的和平共处的原则和理念。 我想和谐文化、和谐思想,继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也吸收了世界各国创造的文明成果,既总结古今中外的治国理政的经验,又概括了古今中外思想文化的精华。既体现了人类社会所谓“发展一体化”的本质特征,又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多样化的普遍趋势。 我想在“五大冲突”、“五大危机”面前,我的理解可能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 从中国的现实来分析,进入新的阶段,新的世纪以后,党中央把我们全社会这么关注和谐的话题,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个就是我们进入新世纪以后,我们开始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是我们国家整体上步入了建设小康社会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我觉得有两个方面趋势或者面临的现实都值得我们关注。一方面就是我们整个国家形势非常好,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另一方面,就是我们在这样的一个新的起点上,人民群众对于未来的幸福生活充满着憧憬,对健康的人际关系充满着期待,对良好的社会秩序也充满着渴望,对和谐的文明新风充满着信心,也就是说,人民群众真诚地呼唤着真、善、美,呼唤着我们这个社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反对社会存在的假、恶、丑。 因此对于和谐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应该说给我们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难得的机遇,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推动力。我想这是从正面来看,随着我们整个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这是社会进步必然的结果。 另一方面,我想是我们进入新阶段以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深层次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就是我们原来说的国民人均生产总值进入一千美金到三千美金是处在矛盾的凸显期,在这个中间,非常明显的就是城乡的差别、地区的差别、人群的差别。大家感觉越来越矛盾突出了,影响到我们整个社会的公平,社会的效率,一些单位和地方干群关系、党群关系也很紧张。一些群众或者是老百姓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还没有完全引起我们应有重视和认真的解决。 从思想道德领域来说,我们也出现了一些所谓的不讲人性,动则实施暴力,我们看到很多这方面的报道,不讲良心,不讲诚信,甚至不讲友情,这种行为严重破坏着正常的人民生活,在这方面老百姓意见很大,这从另外一个方面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压力。也就是说倡导和谐文化营造和谐氛围,形成和谐的风气,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成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一种必然的选择,成为每个公民共同的愿望。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在新的世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大力加强和谐社会的建设,而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就必须大力推进和谐文化的建设,通过和谐文化的建设,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精神的支撑、道德的支撑,使得我们这个社会沿着健康、向上、充满友爱、爱心的方向发展。 [主持人]:近年来影视圈出现了一些现象,比如“超女”火爆,“戏霸”事件,还有最近网上炒的比较热的偷拍事件等。 [网友980525]:仲主席,针对这些事件是否也说明这个社会不和谐了?对于网友应该怎样对待每天包围着他们的娱乐文化? [仲呈祥]:我想和谐文化的建设是一个过程,往往是从不那么和谐走向比较和谐,这是一个过程。刚才安教授也说了,比如我金鸡奖评奖的时候曾经说过一部影片,虽然它表现了一些现实生活当中青年人的婚恋心理,但是不利于和谐就遭到批评,并且有人因此围攻我,我至今仍在坚持,因为这部片子不利于家庭的和谐,因为影片里面都是男性玩弄女性,这些都很不好。 我很赞成安教授的观点,我们应该注意家庭的和谐,因为它是社会和谐的一个细胞,要从这个地方做起,至于说有很多现象,我想大家都很关心,比如刚才主持人说到的“超女”、“戏霸”,怎么看这一现象呢? 这里有第一个问题,我想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在完善自己的公民道德观念的时候,要有一种文化自觉的意识,而不是盲目的意识。这也是我们的老前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费孝通先生,我们著名的社会学家,在离开我们的时候,他曾经反复讲到这个问题,他说他离开我们,(他活了90多岁),他说“我离开了这个世界,五四一代的知识分子基本上终结了,但是我要把文化的接力棒传给后面的知识分子,这个接力棒上我要写几个字,哪几个字呢?思来想去,就是‘文化自觉’。”要进入自觉的状态,而不是盲目的状态,怎么自觉,费老给我们留下16个字,第一个四个字叫“格美、其美”,首先要懂得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美在哪里?美的宝库,善于珍视美的资源、开发这个资源,启用这个资源,实现这个资源的最佳配置,做到格美其美,忘了祖宗可不是孝子。 第二、善于“美人之美”,如果光知道美自己,封闭起来,对世界发生什么事情一概不知。我们还要自觉的把他民主、他国家的适合我们国家的好东西,文明的东西,拿来为我所用。 有了上面两条再加上“美美与共”,“与共”的过程就是交融、整合、创新的过程,把这两项在现实的土壤上交融整合,创新起来,让它与时俱进,创造出富有时代特色的当代和谐文化。 最后四个字“天下大同”。这讲得很好,有人说,你把天下大同换成和而不同,老人家没换,为什么?和而不同和美美与共是同一含义,都是讲的过程,天下大同才是我们的目标,这是第一条要做到“文化自觉”。 第二条搞艺术的、爱艺术的都要做到德艺双馨,不能只搞一头,为什么做到德艺双馨呢?我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有一段名言,他说“德艺双馨,德为先;德是文艺家安身立命之根,德是根。艺是文艺家成家立业之本”。没有本事也不行。用这个标准一衡量,我想“戏霸”不言自明了,对不对?他肯定不符合德艺双馨。你要是“霸”就不和谐。我曾经到一个剧组去,一问,说第一主角很年轻,说一集他要八万多,那一部戏一共总投资就是两千万,他一个人就拿走五分之一,那行吗?我说还有那么多给你配戏的配角呢,甚至还有很多给你打灯光的灯光工人们呢,他们起早摸黑的,他们看你拿那么多,贫富差距那么悬殊,他们心里能平衡吗?关系能和谐吗? 我想应该想到这个问题,至于“超女”,我觉得我们也不要简单的否定它。因为它也是一种需要享受文化的权益欲望的一种表现,但是我要旗帜鲜明的讲清我的看法,“超女”从整体上是营造了一种“一夜成星额”、“一夜致富”美梦的这么一种不好的,不和谐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不是和谐的,我们应该让我们的下一代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通过自己的勤奋实践,努力攻书,健康成才,而不是“一夜成星”,“一夜致富”,这样子不好。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实际上事实已经证明了,比如拿现在炒的很热的,要重拍《红楼梦》,有很多就发一种海选,都来报名,有很多人就说,扮演贾宝玉最好的选择对象就是李宇春(超女),我就想问一句,贾宝玉之为贾宝玉,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就是曹雪芹塑造出来的一个反功利的艺术形象,我们知道贾宝玉为什么喜欢林黛玉,他不要薛宝钗,薛宝钗长得更丰满,而且门第相当,但是他就是要爱林妹妹,贾宝玉有一句话说“林妹妹不讲混帐话”。什么叫“混帐话”,就是大观园里的人都逼着他走仕途道路,要他读书做官,唯有林妹妹,和他传着看张生跟崔崔莺莺的故事,他们两个是看不起功利的。李宇春同学有很多她的优点,但是有一点,她在“超女”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功利主义者,她怎么能扮演好呢?我想曹雪芹老先生在九泉之下若英明有知的话,他一定要收回版权,我不让你们糟蹋我的著作,这实际上已经表现出来。 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有着一种不那么和谐的文化盲目追求,这需要我们逐步的把他们引导上比较和谐的轨道上来。我的体会就是要分清参加艺术活动,追求快感和追求美感。过去我们有很多文艺作品,或者文艺活动。它公司化、概念化,他说教,这不叫艺术,艺术必须达于受众的视听感官的快感,才能产生作用,但是只是快感不是艺术。特别是只愿意视听受众、视听感官生理上的刺激感更不是艺术,我们现在误把“快感”当作“美感”,好的艺术品是什么,是通过视听感官快感之后,没有止步,它可以继续前进,达于心灵,让视听受众得到一种心灵上的启发,灵魂上的愉悦感,由快感升华为美感,这才叫“美是和谐”才是追求艺术的终级目标,才是坚守人类神圣的精神家园。 因此我诚恳的希望,我和我的网友们,大家在这样一个追求和谐的时代里,浸泡在各种各样文化氛围里面,要自觉的选择那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而滋养自身,而自觉改造那些落后的文化,抵制那些腐朽的文化,这样我们就会成为一个像费老说的“文化自觉”的公民,实际上鲁迅先生早年跟我们说的,他在遗书里面不是讲了一条吗?大家都还记得,他对许广平讲了一条就是“忘记我”,就是你以后可以安排你的生活,对他的爱子海英讲了一条,“孩子长大以后,寻点小事做即可,万误做空头文学家、美学家之类”。艺术是需要才华的,条条大路通罗马,干吗都挤到同一条独木桥上去呢? 我觉得,我们应该善于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善于做一个有文化自觉意识的清醒公民。谢谢。 [主持人]:接下来这个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