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宣部举办公民道德与和谐文化网上座谈(3)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5日12:12 人民网

  [人民网网友“我爱阿甘”]:姚书记,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在中铁公司修建的青藏铁路中,特别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比如专门留出了藏羚羊通行的铁路桥洞,我觉得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表现,您是怎么认为的?您在高原作业中,我们还注意了一些什么其他的问题?

  [姚桂清]:非常感谢这位网友对青藏铁路建设当中人与自然和谐的关注,和对青藏铁路
建设当中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建设关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青藏铁路今年七一已经通车,青藏铁路的通车,既是中国,也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个其实,同时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一个成功范例。

  在青藏铁路建设当中,刚才正如这位网友所说的,有许多在爱护环境、环境保护、推动人与自然和谐,保护生态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许多工作,我这里确实概括的不全,我就从大致八个“首次”,这个角度来说一说。

  第一个“首次”是青藏铁路建设首次引入了新的铁路建设理念。就是把开发与保护并重,保护优先,预防为主。这是一个首次应用的新的铁路建设的理念。

  第二个“首次”,就是首次以铁路沿线所经过的地区都签订了《环保责任书》,就环境保护的若干要求,各个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第三个“首次”,首次引入了环保监理,这样形成了建设、施工,施工监理、环保监理,四位一体的环境保护的责任体系。

  第四个“首次”,首次在铁路建设当中为野生动物修建了迁徙通道。在青藏铁路建设当中,大致上一共修建了33处野生动物迁徙通道。藏羚羊现在由原先通过时观望一段时间,现在已经比较大大方方的走过去了。

  第五个是“首次”,首次我们在高海拔地区,成功的种植和移植草皮,青藏铁路建设期间,种植和移植草皮达到58万平米。

  第六个“首次”,在青藏铁路建设当中,首次在这个项目当中在环保上投入这么大。青藏铁路建设当中用于环保上的投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的投入,据今年年年初权威部门的公布的数字是15.6亿元,占整个青藏铁路建设投资的4.6%。

  第七个“首次”,首次在防沙、治沙上有这么大的力度。在沿线上,我们有46处防沙治沙的地点。

  第八个“首次”,首次在保护冻土上,我们国家有很大的突破。说到保护“冻土”,我们总公司中铁西北院,从60年代开始,风火山冻土观测站,他们三代人在那整整坚持了40多年,既要在冻土上修建铁路,(青藏铁路连续冻土550公里),在冻土上修建铁路,还要保护冻土,因为冻土本身也是青藏的生态建设,他们近三代人,40多年监测了2百多万的数字,为青藏铁路的建设奠定了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上很好的基础。

  [主持人]:刚才看了一下网上,网上网友对张教授关于“和合”理论很感兴趣。

  [网友“铁杆粉丝”]:张教授,请您讲讲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和谐思想?还有现在和谐文化中还能看到多少传统思想的影子?

  [张立文]:谢谢网友,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想从这样几个层面来讲。

  第一、通俗来讲,刚才董局长已经讲的很详细了。“和”从书本上来讲是相应的,但是从字形来讲,是从口和声。“口吃树”意思就是说人人有饭吃。我想人人都有饭吃,中国古代说“民以食为天”,这是和谐的。“谐”,实际上是说“从严、皆声”,就是人人都有发言权,用老百姓讲,人人都有饭吃,人人都有发言权,这样子的一个社会就能和谐了。所以这是从词源上来看。

  第二方面我们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有哪些是“和谐”思想。中国从古以来,就讲“以和为贵”,而讲“和合”的这样一个国家和民族。它实际上以这样一个理念,作为自己的一个最高的思想体现,也是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这是中国的文化,可以讲到中国的现在和未来。所以我在国外就听到很多人私下谈“中国威胁论”,这是没有根据的。也就是说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太了解,对中华文化不了解,所以现在产生了怀疑,这也是我们可以理解的,他们不了解的结果。所以我想,如果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个了解的话,他就会对这些问题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

  比如我们从中国最早一部书上讲,就是《尚书》第一篇就是讲和谐。为什么会讲协和万邦呢?就是讲老百姓都能够向善,而“雍”就是“和”,就是希望老百姓都能够向善,这样社会才能和谐。《周易》上也讲“保和、太和”,现在故宫的三个大殿,就是所有的国家都能安宁,安宁了就和谐了。从《诗经》上来看,《诗经》上讲“和根”,根就是枝,如果肉好吃的话,五味中各种各样的调料都加进去,这才是好吃的肉汁。《左传》上讲得更多了,又讲到“和同存变”,不是说领导说好,你就说好,领导说好,但是领导说好的意见当中,有欠缺的地方,你应该补起来,而不是说无原则的同意他。如果领导的意见和方案有错地方,你应该一方面指出他的错,另一方面你还要提出建议,使他的错能够改过来,成为好的方案,这才是和。“同”就是无原则的来赞同别人,这才是“同”。这是夜英和齐桓公在对话中提出的,接下来讲就是《国语》,它作为《春秋外传》首次提出“和合”这个词。就是说,商第的祖先当仕途官时,他能够“和合”五教。就是使整个家庭社会都能够按照道德的规范来行动。

  我们可以从这看出来,从五经上来看,有那么多讲和的事情,到了孔子的时候,孔子继承了和的思想,就提出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同时他的学生就讲到“以和为贵”。“和为贵”的思想实际上影响东亚的各个国家。过去别的国家也是讲和,但是后来变了。所以从这里来看,即使老子也是一样,刚才仲主席引到,还有一句话“山生万物,万物重其也为和”,这句话讲到了“和”。所以现在我们讲和谐社会、和谐文化,是有深厚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是渊源流长的。

  中国自古以来,都遵守着“和而不同”的思想,和为贵的思想,我们不去打别人,我们也不去占领别人,威胁别人,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一直坚守的。

  第三个方面,对于我们现在和谐文化当中,能够看到还有多少和谐的影子。一个是从人与自然的方面来看,我们提倡“天人合一”,就是讲“万物并育,而互不相害”,万物可以共同的生长、发展,而不互相伤害。就是说人和自然之间应该是和谐的,所以我们儒家提出来“人民爱物”,要爱万物。这个思想非常宝贵。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很多地方我们都讲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关系。刚才讲以和为贵也好,才能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我们应在是各个层面上都处理得比较好的。

  国家与国家之间,我们主张“和而不同”,主张以邻为伴,与邻为善,我们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和而不同,我们可以不同,但是我们“和”。这样的一系列的政策也体现在遵照国内的和谐环境,也遵照国际的和谐环境。

  在人与家庭之间,刚才安教授讲了很多了,就是“家和万事兴”。人与人之间要和气生财等等,这些我想都是处理人际关系、家庭关系很重要的东西。还有合衷共济,不仅仅说和气生财,还要合衷共济,不搞恶性竞争,使对方跨,要取得双赢,双赢就是“和”的思想体现。所以还应该合衷共济,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都体现中国传统很重要的一个思想,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希望有这样的东西,就是我没有也不给别人。我希望是,我发达了,我也希望别人发达,不能说我自己发达了还有好多穷的地方就不让它发达,我想我们国家这方面处理得非常好,和谐社会要同步发展,现在要开发西部,如果国家发展不平衡,这也是不和谐的一个因素。城乡关系我们采取“三农”政策,使农村、城乡都能够发展起来,这样的话,也能够缩小贫富的差距。这就是我们目前说要营造和谐社会,实际上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就是我这个地方发达起来了,我也想别人发达,这也使整个社会达到和谐状态。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合,喜怒哀乐没有发出来的时候,是一个中的状态,当你受到压力的时候,你要发出来,发出来要终结,不要过度了。如果过度的话,没有节度,也可能引起不和睦的问题,甚至是杀人。所以人的心灵要保持中和,中和的目的就是和善,就是心要向善。这样才能够使你表现出来的心灵是中和的。我想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这一点不是很多,也体现在我们现在和谐文化建设当中。

  刚才董局长讲了,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延续。现在和谐社会是中国的一个特色。也就是说中国社会主义的特色。这也是中国文化不断深化发展的结果。谢谢网友。

  [主持人]:接下来是人民网网友的问题。

  [人民网网友“社会精英”]:现在社会风气中有一些很不好的现象,青少年早恋、未婚先孕,很多少女去做人流,很多人都说现在的孩子已经过于“解放”了,对一些伦理道德问题过于无所谓了,请安教授回答一下。

  [主持人]:安老师,您是研究家庭理论的,您对这些现象有什么评价和建议?

  [安云凤]:这位网友非常关心青少年成长问题,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他们的道德状况影响到我们整个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也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发展。在青少年道德问题中,他提到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就是关于性道德的问题,这个问题确实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就是青少年早恋、未婚先孕,包括有些少女做人流等问题。他提出这样问题,确实是青少年在性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就是说他们走了弯路,或者说他们摔了跟头,这是从他们自身看到的。实际上这个问题折射出我们在性教育方面的缺失,我们在性道德、性安全教育方面的一些失误。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

  我专门从性健康成长的过程中看到,他们实际上是在新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确实和我们这一代,包括老一代不一样,我们是在比较封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是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是一个非常自由、解放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

  还有他们是在信息发达、资讯特别发达的社会情况下成长起来的,而且是在多元价值观的社会形式下成长起来。这样,一些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特别是一些性文化,包括一些色情、黄色文化,对他们确实起到非常大的冲击。

  这些孩子们在这些方面,由于我们多年的传统文化影响,特别是在性教育方面的缺陷,这些孩子在这方面确实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对西方的性文化,或者社会上性文化的冲击,这些对他们吸收力非常强,什么他们都可以吸收,但是鉴别能力非常低,而且消化能力弱。

  另外在他性成长的过程中,生理的成长成熟,超越了心理和道德思想的成熟,因为现在生活条件非常好,经济条件非常好,所以生理成熟程度非常快,但是超过了心理和道德思想的成熟,这样在这个过程中,自然性的东西特别强。自律性、自觉性的东西也比较多。

  刚才仲主席讲了“文化自觉”,实际上在道德自觉这方面他们非常脆弱,这都是自然性的东西。

  再一个和异性交往过程中,他们正好处于比较自由、开放、宽容、宽松的环境中,所以自由性特别强,随意性也特别强,但是道德规范、约束性还特别弱,所以环境确实给青年人的性成长带来了许多问题。特别是我们的应试教育,我们真的要改变应试教育,就是为了考学,所有家长、学校抓的都是教育,他们从社会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知识、社会知识,包括一些边缘科学、交叉科学都在不断的给他们,但是对他们特别缺乏的是性道德教育知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确实这方面是我们的一些缺陷。教育孩子认识自己这方面我们缺陷。

  古希腊有一个神庙前面有一块石碑上就写着“认识自己”,我们认识性教育这方面我们是欠缺的,我们发现这个问题,首先不要埋怨孩子们,实际上他们出现未婚先孕、人流等事对他们也是惨痛的,是痛苦的。所以这个问题我们还得自己找找原因,客观的分析一下。

  怎么办?这个问题确实挺严重,我们确实要赶快想办法解决。解决的办法我觉得从我们自身来讲,就是加强对他们性健康教育,“性健康”把它涵盖。性健康教育实际上是什么?就是生理教育、心理教育、伦理教育、安全教育,四位一体的人格教育和素质教育。我们把它定位在这,我们的责任就太大了。在教育中,我觉得有这么几点特别应该注意:一个就是首先破除我们旧的封建思想,比如性愚昧、保守,这个我们一定要抛弃,性是一个科学,是一个自然,必须以科学的态度进行教育。所以这个咱们要破除掉。现在有的家长、学校不好意思,觉得这个问题不好说,难以启齿,其实这是一个科学,既然是一个科学,就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完全一样,越大大方方,越自然科学,其实对孩子好奇心越容易破除。

  还有的一些家长说,我们怎么长大的,我们用不着这些,其实社会形势变了,我们那时候有多少东西,有多少资讯,他们了解的东西特别多,不应该解决不了问题就粗暴对待,孩子出现问题了,如临大敌。

  再一个就是家长和教师要挑起这份责任来。实际上孩子性教育应该从儿童时期开始,儿童时期就应该开始性教育,让他有一个性角色的观念,男孩是什么样的,女孩是什么样的。还有一个基本的性价值教育。男孩不要霸道,女孩子不要软弱,再有对他们进行性安全教育,比如哪些部位可移动,哪些部位不可以动,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让他从小就有基本的性安全意识。

  少年儿童的性教育是很重要的,实际上它是一个奠基性的教育,他们对什么都好奇。在这个时期,一定要采取科学的态度,用自然和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性的成熟过程,他希望了解,那就给他讲。我听我们的孩子说,一讲到生理卫生课时,老师就说回去自己看吧。还有就是男孩在一块讲,女孩在一块讲,这个方法是不对的。我们要把这些东西先讲清,要先讲清他的生理结构等等。同时给他讲道德和规范,这时候就应该有了。虽然这是自然现象,是不能够阻碍的,但是他有一个社会的规范、道德的规范、人格的规范、健康要求的规范,同时给他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但是这个教育中,我们一定要以人为本,就是跟他有一个平等的地位,不要居高临下,一定要平等的进行,民主的沟通。能够跟他们进行交流。这样,我们可以抱着一些真实的想法,有针对性的进行性教育。

  包括青年人,这个性道德教育也是不能失落的,在大学碰到一些同学,根本没有接触过这些教育,一些基本的东西都不知道。大学,应该加深一步,比如性伦理教育等等法律性的。

  再一个就是正确对待这些孩子,比如他们失足了,摔跟头了,是很惨痛的,对他们特别要以人为本,要关心、爱护他们,特别是对未婚先孕者,我们要为他们提供帮助,不要让他们受到二次伤害,不要用传统的观念压迫他们,这样他们可能会一蹶不振。这样对他们健康成长太有害了。

  再一个是社会的责任,社会的责任是不可推卸的。大人的榜样在这里很重要,例如,大人所说的“包二奶”、“小蜜”,对青年人的影响是很坏的。

  再一个媒体的责任,我们媒体应该承担起教育的责任来。特别是网上的一些信息,这些应该加强监管。应该在性教育这方面加强教育。这样对孩子们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性道德氛围。

  [主持人]:接下来是新华网网友的一个问题:我看基层工作最不好做,很多邻里关系不好处,各种事情都很杂,很烦,吕书记,有没有从这些复杂的基层问题中发现和谐之路?

  [吕德成]:非常感谢这位网友体谅我们基层的工作。在社区建设这个层面,或者是基层政府工作这个角度来看,社会的矛盾冲突、邻里纠纷、利益群体之间的对抗、失衡还是非常复杂的,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无论是矛盾冲突也好,利益纠纷、纠葛也好,作为基层的政府,作为基层的社区,都应该是一种挑战。因为中央提出来要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你要想把社区构建和谐了,必须要应对这些挑战,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

  我觉得现在出现的一些问题,也都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当中的一些问题,必须用发展的方式去解决,比如贫富差距的问题,贫困群体现在确实存在,大概在北京这样的大型城市当中,有5%的人口是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这些问题不解决,社会和谐是一个非常漫长的道路。

  另外,现在各个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表现的非常激烈。比如说物业管理的问题、小区的纠纷,另外像一些涉访案件。现在咱们在讲和谐社会,讲和谐社区当中,就是如何畅通利益诉求渠道,引导群众用合法的理性的途径解决自己的利益要求,引导他去走法律途径。但是一旦这个法律案件最后终审生效之后,他对这个审判结果不满意,他又重新开始走上访。就是这种涉访案件,回过头来败诉之后,自己利益觉得没得到保护,他又回到上访环节中,也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现在表现出来的比如中央各大部委、政府各大机关,群体性的事件,也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就是类似这样的问题,在基层表现十分充分。作为我们基层的工作者,我想在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基层伦理政治建设,倡导公民道德角度,应该从这么三个方面去考虑。一个是政府做什么。一个是社区应该如何做。再一个就是公民如何参与的问题。从这几个角度来看,就要工作到位。一个是依法行政,另外一个就是要为和谐社区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东城区委区政府就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以硬件建设为切入点,以软件建设为推动力,去年以来,给全区160个社区建社区实用住房,解决老百姓生活当中诸多不便,向社区派挂职干部,把东城区所有的科级干部加强社区建设,选送优秀的干部上北大脱产培训半年,提高社区工作水平,类似这样的事,东城区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和谐社会当中,政府应该做你应该做的,把你应该尽的职责尽到位,作为在社区这个层面,就要充分发挥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宣传群众的作用,真正把群众组织起来,积极跟着社区党组织,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作为公民,我想既是和谐社会的受益者,也应该是和谐社会的推动者。无论是公民道德建设还是在和谐文化建设当中,应该积极的参与。特别是从这几年的实践,我深有感触,就是作为基层政府也好,作为和谐社区一个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也好,我想推进和谐这项工作当中,应该主要做六个方面的工作,一个是切实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工作,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社会保障,这是基层工作的主心骨。

  第二要强化社区自治组织的建设,来发挥基层政治的文明,满足居民群众日益迫切的当家作主的政治需求。

  第三加大扶贫、帮困工作力度,尽力体现公平。在调解财富分配关系方面发挥拾遗补缺的作用。

  第四大力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创造安居乐业的环境,社区建设成为居民生活生产便利的幸福家园。

  第五探索基层管理体制的改革,整合各类的管理资源。为社区社区各种社会组织,提供一个非常好的经营、生产、生活的环境。

  第六推动基层的先进文化建设,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柱和制度保障。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回答网友的最后一个问题。

  [新华网网友“三月春风吹神州”]:这是我连续第三次参加你们的公民道德建设网上谈了,今年宣教故局举办的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我在海外感受祖国”等网上谈我都在场,感觉很受教育,很受启发,今天和谐文化的题目我感觉理论性有点强,请董局长讲一下如何建设和谐文化,以及在您的负责领域如何开展工作推进和谐 文化和公民道德建设。最后一句,希望这类网上谈继续搞下去,多出好题目,让我们不断听到高层的声音。

  [董俊山]:因为时间关系,我简要的谈一点个人对如何构建和谐文化的观点。刚才我们几位嘉宾已经从不同的侧面畅谈了加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路径,特别是我们北京市东城区北新桥街道书记讲的非常好,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和谐文化的建设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从我们宣传工作角度来讲,我认为要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宣传倡导和谐的价值理念,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以和谐文化建设,促进和谐发展,以和谐发展保证和谐社会建设,以和谐社会建设,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就要牢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确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艺术,引导人们明辨是非,识别美丑,知晓善恶,自觉遵守最低的道德底线,积极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推进和谐文化的建设,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广泛传播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当中的仁爱思想、宽容的观念、包容的精神,引导人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在尊重差异中,积极扩大社会共识,在包容多样化中,努力增强人文共识,推进实行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推进和谐文化的建设,就要充分发挥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作用,大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和文化生活,多创作生产体现先进文化,反映时代精神,倡导和谐理念的文艺作品,多举办健康向上、愉悦身心的活动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努力在我们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当中,来实现和谐的人生、和谐的家庭、和谐的社区、和谐的单位、和谐城市和和谐社会。

  [主持人]:谢谢嘉宾的精彩回答!也感谢各位网友的热情参与!

  据不完全统计,自上周日座谈会的预告在网上发布以来,各网站共收到网友以留言、跟帖等方式的提问千余条。刚刚在座谈会进行期间,广大网友又陆续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各位嘉宾也深切地感受到网友们的热情。但非常抱歉的是,由于时间关系,对网友们的这些提问,嘉宾不能全部一一作答。

  我注意到,一位网友在留言中这样写道,“在过去几年中,党和政府情系民生,脚踏实地着手解决一些社会上的突出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策应运而生。聚焦和谐文化,繁荣和谐文化,带给人们的不仅是一种期待和冲动,而且是一种行动和实惠——人与人和睦相处、人人过上安居乐业和富裕幸福的生活。中国老百姓憧憬着和谐文化营造的美好未来。”确实如此,和谐文化建设的突出功能,就是引导人际和睦、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就是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更加勤奋地工作学习,为公民道德与和谐文化建设贡献力量。通过不断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不断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其它各项工作,中国社会的辽阔原野上将盛开灿烂的先进文化之花、和谐文化之花,150多年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复兴大业将在和谐文化建设进程中成为现实。

  “纪念《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五周年”公民道德建设网上谈活动仍将继续,请大家继续关注。

  再次感谢各位网友和来宾,今天的座谈会到此结束。

[上一页] [1] [2] [3]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