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华:我觉得这个问卷可能是从国外搬过来的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6日05:10 中国青年报 | |||||||||
郭金华:我觉得这个问卷可能是从国外搬过来的 郭金华(以下简称郭):我谈一下对于这个问卷的看法。据我所知,他这个问卷有可能是从国外直接翻译过来的,因为我听起来那些选择题也不明白到底应该选哪一种。 对这种量表我抱很怀疑的态度,但是人家现在用得很多,所以也许能从一定程度上了
我认为这种量表的有效性要差于那些提开放式问题的,让他当时想到什么讲述什么,这样会更好一点。 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看了看国外的这些东西,我觉得这个问卷可能是从国外搬过来的,包括那些离开身体的感觉,时间快慢的问题。其实这主要是探讨生与死的问题,但是他这个研究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我不大了解。 记:他们首先看到国外有这样的研究,于是想知道国内是否有人有濒死体验。就你目前看他们用这种方式调查,准确率有多少? 郭:我在网上搜了一下看到,他们做这个是想用于治病,针对自杀什么的,我觉得不太现实。 记:他们后来并没有继续做这个研究。 郭:1987年做过之后再也没有研究,再也没有动过? 记:没有,只是在纪念唐山大地震30周年的时候有媒体又把这个事情报出来了。另外除了我觉得这个问卷后面的问题有诱导性之外,我发现什么叫濒死体验似乎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 郭:这个是比较麻烦的,因为这是一个主观的体验,你可以从医学上判断他当时是不是处于濒死即客观上的濒死。但有时候又是主观的,就是他自己觉得是处于那种状态。这是两种情况。但是这个调查既然是体验,本身就是一个主观的东西,所以问题也不大。 至于问卷,我觉得这种东西很难做到准确吧,而且你是在调查这种主观体验的东西,又不是问他家里有多少人,所以也无可厚非。可以问有简单描述性的东西,不能强调他准确到什么程度。不能强调百分之百的准确,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是可信的。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的描述肯定会有一些变化,这中间过了这么长时间,他会加进很多东西,有时候他所回答的并不一定和他当时的感觉完全切合,他可能加进一些他听说的以及他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的东西,都有可能加在上面。 记:那这个结果不就更不可信了? 郭:他可能反映的不是他自己当时的情况,但有可能反映的是另外的人当时的体验,我认为不能强求他有什么客观上的准确性,它可能只是一个描述性的东西吧。 记:你意思是说他反映了国内也有人有濒死体验? 郭:对。第一部分他也调查了这些人的文化教育,生活状况,包括信仰等方面,这些东西会对人的体验产生一些影响,但是有些体验是整个人类共享的,是没有区别的。 比如说扎一刀都会疼,他表现的方式可能会不同,有些人会叫,有些人不叫。另外对你不知道的东西还是应该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 当然这种方式是有一定的诱导性,这种调查还是适于采用一种开放式的问题比较好,比如问你当时有什么体验,而不是说你当时是不是这样了,是不是那样了。 记:你意思是说这个问卷在表面上看还算是比较科学的? 郭:如果考虑到他当时的局限的话,还很难在什么方面攻击他,因为目前在社会学方面的调查用这种方式的问卷挺多的。比如列举一个事情,问你对这个事情是相当同意,还是不同意,还是严重不同意,或者非常同意,一般同意,还是非常不同意等等。 这种量表虽然受到质疑很多,但是他们学科内部还是用得挺多,因为他们希望通过这个东西把一个定性的东西转化为一个定量的东西,显得更科学更准确更客观一些。 记:对,他们的确通过这个东西量化了“濒死体验。” 郭:学科有时候也有自己的局限,比如我现在学人类学,社会学的那些我肯定会认为有问题,因为有的时候发一堆问卷收上来就完了。而做人类学的就觉得这样根本不能了解到真实情况,你必须跟一个人长期的待在一起,通过你的观察通过你的谈话,才能了解到。 记:就是说不管这种调查方式是否严谨,但至少有人可以用这种方式谈出自己的濒死体验,把以前的报道丰富了? 郭:对,不管怎么样,他这也是个开头。我查了一下,除此之外,中国好像还没有人研究这个东西,至少媒体没有报道,怎么说他也是第一个试图以科学的方式来探讨这个问题,只是他后来就一直不研究了。 至于问卷,每一种调查方式都有自己的局限和缺陷,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它还是有效的。在目前没有比这更好的方法来了解真实情况的时候,那只能选择这种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