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忆苦思甜的年代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8日16:43 中国新闻周刊 | |||||||||
本刊记者/黄艾禾 在当年“阶级斗争观念”的教育下,那时的美德,似乎除了苦,除了穷,还得要脏 “最高指示:‘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今天听了‘九大’代表安玉蓉同志的忆苦报告,很受教育,上了一堂生动的阶级教育课。在旧社会,安玉蓉
这是一个北京初中生1970年的日记。 36年过去,当年那个初中生的孩子,要上高中了。孩子听说开学前的军训“很苦”,特意要求母亲“这两天给做点好吃的”。 军训到底苦不苦,这事单说。但当年,恐怕只嫌日子“不苦”。那是一个以苦为荣的年代,在学校里,动不动就要“忆苦思甜”。 手里这本当年的日记,记录了1969年到1970年大约一年多时间里的学校生活。数一数其中听报告的次数,大约平均每月两次。这些报告,有的是英模学习毛泽东著作的“讲用”体会,有的是来自“反修前线”的人物讲斗争经历,更多的,就是“忆苦报告”。 做“忆苦报告”者,不少是农村请来的老贫农,也有部队的政工干部。这种报告,对讲述者来说很耗精力,几个小时下来,人哭得数度死去活来,下面听报告的,也是泪水涟涟。 报告人是如何被发掘的,不得而知,只知道做报告者很忙,日程排得满满的,常常这个学校刚讲完,又赶往另一个学校。所以,不少次,我们听的只是录音。教室里,大家盯着黑板旁的小喇叭,即使听到里面的老贫农讲得语无伦次,也不敢笑。有的老农民讲着讲着就讲岔了:“唉,旧社会苦啊,但是哪有六二年苦,六二年的饥荒那才是真苦。”——当然,讲到这里,会马上被主持者拉开。 “忆苦思甜”,是文革年代“阶级斗争观念”教育的一个基础。在刘仰东的《红底金字——六七十年代的北京孩子》一书中,披露当年“复课闹革命”时,学生用的语文课本内容:23篇课文,有三分之一是毛泽东诗词和“老三篇”(毛的著作);有三分之一是《人民日报》《文汇报》社论、林彪讲话和京剧《红灯记》选段及大型雕塑《收租院》的解说词等;还有三分之一,就是全世界人民怎么热爱毛主席的文章了。 我记得,学习毛主席著作,第一篇一定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文章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最有钱的,地主和买办阶级,是我们的敌人;中产阶级,是一个必然要分化的阶级,一部分成为敌人,一部分成为朋友;小资产阶级,是可以争取的对象;半无产阶级,即大部分贫农和下中农,可以成为革命的主力军;而工业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力量。 学习了这篇文章,自然要对照一下自己的家庭出身。当时无论是入学、参加工作、参军、提职等等,填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家庭出身”——分为“红五类”(革命干部、革命军人、工人、贫农、下中农)和“黑五类”(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右派),后者是革命和改造的对象。这种分类,根据就是来自这篇《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当然,在“红五类”和“黑五类”之间,还有一个“中间地带”,“职员”或是“小业主”,那都是可以争取的对象——虽然现在看来,城市里众多“白领”或公司小老板都是属于这个行列,而且这支队伍日益壮大,有更多的人希望能成为里面的一员,成为今天稳固中国社会意义重大的中间阶层——但在当时,生在这样家庭的孩子,只恨家里怎么比无产阶级有钱,为什么不是赤贫,脸上灰溜溜的。 所以,当年是一个赛一个的“惨”,一个赛一个的“穷”,穷到拖着棍子去要饭,被狗咬——忆苦报告的主讲人撩起裤腿露出狗咬的疤,是常见一幕。 围绕着听忆苦报告,学校还会搞一些其他花样。比如,吃忆苦饭。这种饭,由学校食堂负责制作,每人发一个由糠、豆渣和玉米面做成的窝头,配一碗白菜汤。窝头粗糙得难以下咽,幸好白菜汤还不难喝——据说,有的学校,为了磨练学生,故意把白菜带着泥下锅,似乎当年的美德,除了苦,除了穷,还得要脏。 有一次,语文老师还搞了配乐朗诵:我们一边吃糠窝头,一边听着女教师带着南方口音声情并茂地朗诵:“吃着这糠窝窝,喝着这清菜汤……” 配着音乐,大部分人把这糠窝头吃下去了,但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偷偷把它扔了。 忆苦报告的教育,使人们真诚地相信,旧社会的中国人都在受苦,而且,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在受苦。我的一个表姐,1978年考上大学时,有个同学得知她是1949年8月——新中国成立前两个月出生的——竟然说道:“那你还受了两个月苦啊!” ★ 相关专题:中国新闻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