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琼剧声声总关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4日07:32 海南新闻网-海南日报

  文化是族群的根,当海南年轻一代对琼剧日渐疏离的时候,在新加坡,却有那么一帮热爱琼剧的乡亲用他们的努力让琼剧在异国他乡生生不息。

  9月10日,新加坡海南协会琼剧表演团结束对海南的访问演出,启程返回新加坡。在访问演出的10天里,海口、定安、万宁、文昌的老百姓和着表演团那一声声熟悉的琼音琼调,并用他们热情的掌声回应这些不远千山万水前来献艺学习的乡亲们。

  用英文拼读唱句的开始

  此次来琼演出团的剧务林师灏在表演团算是“元老”级,表演团1981年创建时就加入其中。

  林师灏第一次听到那优美的琼剧时,只有8岁,当时不少新加坡的海南乡亲用“街戏”的方式在街头表演琼剧。年幼识字不多的林师灏每每看到街边大道上贴着的红纸,总要关切地问大人:“是不是又有戏班演戏了?”

  长大后,林师灏空闲的时候在办公室也会哼上几句琼剧,一位友人看他如此痴迷,就告诉他可以参加新加坡海南协会正在筹建的琼剧表演团。林师灏当即联系海南协会,还把自己酷爱唱流行歌曲的妹妹林师爱也拉上一齐加入。

  省艺术学校前副校长黄良东是我省第一位出国教授琼剧的老师,1990年他刚去新加坡指导戏剧表演的时候,发现林师爱费力地在用英文标注各个唱句的音。十几年过去了,林师爱已经成了团里的台柱之一。

  “他们都是非专业琼剧演员,刚开始的时候底子非常薄,但是现在每次看他们演出,我都能感受到他们在不断进步,这最让我高兴了。”黄良东如是告诉记者。

  非专业演员的专业精神

  在新加坡海南协会琼剧表演团,团员们尽管平时他们工作繁忙,每到周六、周日,总要凑到一起排演剧目、切磋交流。

  由于人数、资金有限,新加坡海南协会琼剧表演团并没有固定的细化分工,很多人在团里都是身兼数职,负责音响的何远森就同时还是团里的“庶务”。负责音响、舞美等工作的都是一干琼剧“票友”,酷爱琼剧的他们虽然因各种原因不能登台演出,但是他们仍然在幕后默默地工作,不计酬劳地让自己钟爱的琼剧更加精彩好看。

  林师灏告诉记者,每年新加坡海南协会琼剧表演团都要排练2部新戏,为新加坡当地的观众免费演出。每次演出,1200人的戏院场场满座,长达15分钟的谢幕过程,无不让这些非专业演员们欣慰不已。

  据记者了解,表演团的大多数人这次都是请年假过来海南演出的,并不充裕的资金、不多的演练时间却没有妨碍这些乡亲用自己的“专业”精神坚守着对琼剧、对家乡的那份情,看护着属于他们的文化之根。

  (本报海口9月13日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