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人困境中复活中华古灯(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0日10:22 郑州晚报 | |||||||||
张金汉和儿子张俊涛对复原的各种各样的灯十分爱惜。 核心提示:被首批列入河南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的“汴梁灯笼张”,透出了整个民间艺人最积极、最典型的生存状态,他将现代科技融入到传统手工制作中,使花灯制作这一民间传统技艺有了新的生命力。但令人遗憾的是,从第五代三人,到第六代仅剩一人,流传数百年的绝活依然面临着传承的危机。在缺乏研究资金等情况下,这个被民间花灯之家动用整个家族的力量把自己的绝活保存下来。从复制自家失传的花灯成功,到把对象扩展到整个中华古灯,“汴卞梁灯笼张”第六代传人张金汉在困境中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其他艺人的传承之 奔走四方挽救制灯手艺 夹纱灯、缀珠灯、料丝灯、莲花灯、走马灯、木版年画灯、绢纱花篮灯、立体汴京八景无骨花灯、千手观音千手千灯……这是一个灯笼的世界。 开封市顺河区理事厅街38号,一处略显破旧的普通老宅子里,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灯笼被挂在宅子客厅的一根铁丝上,电源接通,灯笼内透射出五彩缤纷的光,灯笼一旁的张金汉老人满脸兴奋。 作为“汴梁灯笼张”的第六代传人,张金汉自1991年退休后,致力于从历史资料和典籍中寻找濒临失传的中国古灯笼资料,然后结合家传手艺用手工方式将其一一复原。 “我现在是‘汴梁灯笼张’第六代唯一传人,自小跟父辈学习制作灯笼,后来进了工厂工作。看着很多种灯笼的制作方式逐渐失传,我十分心痛,这一传承了数百年的民间艺术再不保护,就真的要失传了。”张金汉指着铁丝上挂着的一个灯笼告诉记者,因为复原工作极其麻烦,“仅这一个走马灯就需要做一个月时间。” 为了复原古灯,在过去的15年里,张金汉投入了所有的积蓄30万元,用于购买制作灯笼的原材料,并到全国各地探访搜集资料。作为操作室的张家宅子二楼的4间屋子内也堆满了原材料和复原后又被拆开装箱的古灯笼。“没办法,地方太小,做成后只能装箱,千手观音千手千灯有三米半高,千盏灯,你不知道有多好看!”张金汉对此颇为无奈。 尽管几经努力张金汉恢复了除角灯外所有的古灯,但现实的困难却让这门民间艺术濒临失传。“我儿子张俊涛尚未完全掌握灯笼的制作方式,而制作间又太小,无法容纳所有的设备材料,只能将复原的灯笼拆装,并放弃一些东西。但如果这些东西没了,我没法继续工作,儿子无法学成,这项艺术也就慢慢失传了”。 充满传说的民间绝技 传承了六代近300年的“汴梁灯笼张”在开封知名度颇高,开封乃至全国的古灯界都占有一席之地。据张金汉介绍,第一代创始人张泰全(1743年~1823年)能雕、会刻、会印,还能扎、能糊、能绘,奠定了家族制灯基础,至第四代传人张弘(1839年~1904年)时,“汴梁灯笼张”开始名声大振。“光绪二十七年张弘同其3个儿子参与开封行宫制灯,慈禧、光绪入内瞻仰一周,‘行宫陈设壮丽,俨然内廷气象,甚为满意’,自此‘汴梁灯笼张’成名,以世居开封为荣”。 “目前国内最知名的灯笼产地在四川自贡,但他们的灯品种单一,且全是用现代工艺制作,即便如此也是从我们这儿学过去的。”张金汉告诉记者,1959年、1964年、1984年、1985年开封市曾办过4次大型灯展,每次都有全国各地的人来学习经验,自贡灯就是自贡人当时来开封学习,然后通过市场化道路闻名全国的。 这一现状让张金汉感到痛心,作为古灯重要发源地之一的开封却没有好好利用这一资源,“古灯笼制作技术是通过客家人传到南方的,但后来我到过江南很多地方,发现他们的灯品种都非常单一,这与大宋南迁后某个制灯艺人只会几种灯的制作有关系,而且没有人对灯的起源、种类做研究,而四川自贡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灯”。经过一番探访后,张金汉决定利用家传手艺全手工制作、复原古灯。 而1990年,一位华侨的到来更坚定了他的决心,这位华侨辗转江浙、西安、郑州等地,四处打听最终才找到张金汉,当他来到张家看到屋子里吊着的一盏灯时激动地连称:“就是它,就是它,我找了它好多年。”华侨激动的话语让张金汉至今记忆犹新。 “与时俱进”引进现代科技 张金汉坦言,自己的思路始终不离市场。从1991年退休开始,每逢免费的博览会、灯展,老张都要和老伴拉着一些简单易携带的花灯去参加,老张还给自己印了名片和宣传册。“那段日子,每到过年时做两三个大灯,就可以赚一两万块钱”。 但好景不长,2000年前后,相国寺市场取消了每年末的花灯市场,逐渐地没有人再来要他的花灯了。开封不少做花灯生意的人也都走掉了。但这也让老张有时间把眼光从纯技术转向艺术留存,研究起整个传统花灯来。 看似简单的灯笼,却是多种艺术种类的集合,“它要求制作者会剪纸、刻纸、绘画、设计,还要求学会实体褶皱的制作,木版年画灯的制作还要求制作者学会雕刻”。从小耳濡目染灯笼的制作,张金汉对这些技术并不陌生。 虽然已是65岁的年纪,好学仍是张金汉给人的第一印象。在他的卧室兼工作室内,电脑、打印机一应俱全。 “几年前,我做每一个灯都要手绘缩微结构图,画一幅得花两天时间,后来听说街上有电脑绘图,一看果然很神奇,我就动了学电脑的念头。”张金汉说。60岁的他从拼音学起,如今不仅会用软件绘图打印,还有自己的QQ号码和E-mail等年轻人玩的东西,并可熟练运用Photoshop设计图案并直接喷绘,至今已用坏3台电脑、两台打印机。 看得出,与开封这个七朝古都的许多老艺人不同,张金汉并不是一个因循守旧的人。尽管“汴梁灯笼张”的名声很大一部分源于张家彩灯对开封传统彩灯的继承,但他设计制作的彩灯几乎每样都包含有现代科技的东西,一盏莲花包围的坐佛灯的灯瓣被他做得能开能合,形象生动,四周彩灯闪烁。“我虽然一直在复制研究古代彩灯,但科技发展了,再用老手艺做东西肯定没有市场”。 困境中出书光大传统文化 “现在的走马灯都是电路控制旋转的,过去没有电,代代相传的走马灯都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张金汉划根火柴,点燃一根竹篾,然后把它伸进一盏挂起的走马灯里,图案随着光亮逐渐开始旋转。“这是中原彩灯的绝活,一米多高的大走马灯正转反转都可以。灯围的褶皱是我琢磨了两年才弄明白怎么做的。” 而张金汉家里挂的另外几盏灯,已经超出了“灯笼张”自家祖传灯笼的范围,料丝灯是泉州的一种古老的名灯,针刺花灯则是浙江的名灯。这些都是老张多次跑到当地才学会的。 “到现在除了明角灯外,能查阅到的古代灯笼我都掌握了其制作工艺,可以将其复原。”张金汉提到的明角灯是一种将羊角、牛角制作成直径可达50厘米的圆形半透明胶状体,将其贴在灯箱外壁上的古灯。 为了解此灯的制作,他曾和老伴3次远赴浙江东阳,因为他在网上搜索出当地有一位老人懂制作,但“我们2003年第一次到时,这位老人已经70多岁了,身体十分虚弱”,而这位老人也只是见过长辈制作,自己并不会。随后张金汉又获悉当地还保留着上代传下来的数盏明角灯,于是再次请求看一看这些灯,却被拒绝。当张金汉第三次再到东阳,其诚心打动了对方,“让我们通过门缝看了看一盏大明角灯和几盏小灯”。 无法获得此灯的制作技术让张金汉十分遗憾,而目前明角灯的制作工艺已经失传。 张金汉在复原古灯这一民间艺术上的努力也获得广泛认可,1995年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1998年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其“省十杰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今年他又被命名为“河南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目前他正准备将自己的研究整理出书,初稿基本写完,包括1000多张图片和近百盏灯的详细制作方法,“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学会制作古灯”。但现实的困境是缺乏资金,张金汉和老伴每月只有不到千元的退休金,除去基本生活开支外所剩无几,出书的钱正在筹集。 产业化运作的政府接力 “像他这样的老艺人,自费对传统花灯进行系统研究非常难得。”9月19日,开封市文化局副局长葛艳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但她也认为,老艺人们单靠个人的资金和精力,去维持甚至发扬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力量是单薄的。 葛艳丽说,作为文化部门,对以“汴梁灯笼张”为代表的开封民间艺术形式一直很关注,事实上,今年“汴梁灯笼张”已经被列入开封市申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同列入的,还有另外十余种民间艺术形式。 “最近国家出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资金投入暂行管理办法》,针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金扶持有了规定,省里市里可能也会出台配套政策,相应地针对省级、市级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这对‘灯笼张’这样的老艺人们来说是一个好消息。”葛艳丽说。 但即便这样,对开封这座有着古老历史文化的城市来说,从政府财政那里获得足够支持仍是不现实的。一个事实是,相当部分优秀文化遗存的保护,前期努力依靠的仍旧是老艺人。 “自从去年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市场销售有了明显提升,产业化还是拯救和发扬民间艺术的最好方式。”开封市一位对古文化遗存保护熟知的同行对记者说。 据介绍,开封市文化部门已经启动了市场化运作的民间艺术项目库。包括“灯笼张”在内的一些民间艺术形式获得了由政府统一向外界推介的机会,吸引外来投资。 “文化传承需要老艺人们的努力,也是政府的责任。”葛艳丽说。(郑州晚报记者 游晓鹏 宋振科 文/图) 相关专题:郑州晚报《独家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