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什么造就了法拉奇神话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1日14:33 南方周末

  方舟评论

  □邓科

  法拉奇去世了。

  这样一个“调戏”基辛格、激怒霍梅尼、频访世界风云人物的传奇女人,《纽约时报》讣闻版只给了三分之一版的篇幅。对西方新闻界,法拉奇也许不过是一个名记和作家;但对中国,法拉奇则是个“神话”。

  “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远保留下去?”

  “如果我把手枪对准您的太阳穴,命令您在阮文绍和黎德寿之间选择一人共进晚餐,那您会选择谁?”

  这样的问题,一个是问邓小平,一个是问基辛格。在当时的中国,没有人能想象这会是从记者口中问出来的。

  法拉奇1980年亮相中国时,中国刚开始“解冻”。她对邓小平的采访,有交锋,有质疑,甚至有咄咄逼人的追问。居然可以跟最高领导人这样去对话,中国民众相当震撼。

  如果面对“神”,显然是不能这么提问的。从不自视为“神”的邓小平,当时正在倡导解放思想,破除个人崇拜。而法拉奇的采访风格恰恰有利于把领导人从“神”还原为“人”。

  公正地说,这篇“杰作”是邓小平同法拉奇共同书就的。没有邓小平的智慧和胸怀,法拉奇的独角戏成就不了这篇杰作。政治家应如何面对传媒,如何面对传媒代表公众提出的追问,邓小平做出了很好的示范。邓小平自己显然也很满意,把采访收录到了3年后出版的《邓小平文选》中。由此,法拉奇及其采访在中国的影响得到了几何级数的放大。

  不畏权威、平等相待、独立自由的法拉奇,与那个时代“人”的苏醒、对个体的尊重、对公民平等权利追求的趋向正相吻合。

  当时《人民日报》亦发文介绍法拉奇:她把采访看成是“一出出有情节的戏剧”,她自己就在其中扮演着昂然阔步的角色。卡扎菲让她等了两个小时,为了报这怠慢之仇,她朝他的新闻秘书头上猛投去一本书。她还指着警卫营当面问卡扎菲:“上校,如果群众那么热爱你,那你为什么还需要这么多保护呢?”

  那时,经历“文革”的中国新闻人亟须找回新闻的尊严和职业的方向。法拉奇提供了一次令人神往的示范:表面上是犀利的提问,本质是在权威面前的平等姿态和独立人格。

  有人说,身为外国人的法拉奇,自然容易做到“尖锐的提问”和“平等的对话”。事实并不那么简单。在伊拉克战争中,同样是外国人身份,著名的电视主播丹·拉瑟采访萨达姆,就因过于谦恭软弱而饱受批评,“那时我们怀念起法拉奇来”。

  勇敢而平等的人格是需要锤炼的。法拉奇把这种新闻的力量发挥到了极致,把这种自由人格的力量发挥到了极致。

  在开放的中国,这种平等独立的人格,和滋养这种人格的社会土壤,越来越成为新闻人的内在追求。

  20多年来,很多有上进心的新闻人一直坚持这种追求。“平视”而非“仰视”、“俯视”,成为公认的职业规范,保持独立判断和公益立场成为新闻的内在要求。

  中央政府也力促媒体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但是,罔顾政治大局和公众利益、妨碍记者行使职能的仍不乏其人,而市场资本的兴起也在侵蚀一些新闻人的独立品格。只有改善和健全机制,才能使记者作为社会进步推动者的独特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20多年后的今天,法拉奇已逝,她对邓小平的提问在中国仍被视作“神话”。应该感谢邓小平。正是那篇收入《邓小平文选》的著名访谈,时刻标示着一个记者所能达到的高度,时刻警示政治家应如何面对媒体和公众,也时刻提醒中国新闻人对于记者职业的思考,对于勇气和平等人格的珍视。(相关报道见D25-26《中国视点的法拉奇》等报道)(P1180221)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