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长征胜利70周年专题 > 正文

外国人这样看长征精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2日11:51 中国军网

  本报记者 (张天南) 由于长征的巨大历史影响,70年来,外国人中涌现了许许多多的长征迷,他们以自己的独特视角审视红军长征的那一段历程,思考着长征精神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1 一些外国人先是抱着好奇甚至怀疑的态度来看待长征这一事件,但在对长征有了深入的了解和思索后,他们都成为了长征的赞颂者和崇拜者。他们中的许多人对红军在长征
中所表现出来的英勇无畏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赞扬。他们认为,长征精神不仅是一种民族精神,更是全世界共享的精神财富。

  李爱德是一位对中国有着浓厚兴趣的英国历史学博士。在一次偶然来中国旅游的途中,他发现几个景点跟自己所读的长征书籍中的地点吻合,便萌生了要重走长征路的想法。2002年10月,他与朋友马普安从江西出发,经过300多天的跋涉,徒步走完了红一方面军当年的长征路程,引起世界的关注。后来,他与朋友合著了《两个人的长征》和摄制编著了红色之旅的画册,一经出版即受到读者热捧。“我必须要深入了解长征背后的那一个个感人故事……长征那么艰苦,当年那些普通战士是抱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参加红军的,他们为什么闹革命还坚持到最后,这些都是我想要了解的。”李爱德说。

  除了这些因素,纠正国外一些舆论对中国的偏见,也是促使李爱德研究长征的原因。据他介绍,国外有一些质疑长征的言论,认为长征其实并不伟大,只是毛泽东为了宣传而编造出来的一个谎言。在通过实地走访长征路后,李爱德用自己的真实感受,驳斥了那些没有任何事实根据的谬论。

  2 也有不少国外学者把长征精神同毛泽东等领袖人物的崛起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紧密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他们认为长征精神不仅锻炼了红军,还塑造了一代新人,保证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生存发展,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前途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国外学者对中国红军长征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他们以旁观者的身份研究红军长征,有助于拓展研究视野,全面反映评价长征的意义和影响。

  “本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索尔兹伯里在1985年出版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的序言中这样写道。他预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进行的新长征,“与几十年前的长征同样艰巨,它很可能成为当代伟大的社会和政治试验”。“现在,在美国、欧洲和世界各地,人们对于几十年前由一支规模不大,不引人注目的中国男女组成的队伍所进行的一次军事行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在今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重走长征路活动中,很多外国人也参与其中。70年前中国红军长征缘何能引起他们今天的热情,或许美国作家史沫特莱的一句话可以作为回答:“长征是革命战争史上伟大的史诗,而且远不仅于此!”

  3 韩国等亚洲国家也十分关注“长征精神”。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和韩中建交14周年,韩国最大的专门播放中国节目的电视台——中华电视台从2005年8月31日起开播中国的24集电视剧《长征》(韩国译名为《毛泽东的大长征》),这是韩国电视台首次播放中国有关毛泽东的电视剧。《长征》的播出引起韩国各界的强烈反响。韩国媒体评论说,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奇迹,不理解“长征精神”,就不能理解中国,就无法同中国进行充分的交流。

  韩国中华电视台董事长赵在九认为,长征是人类史上的奇迹,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的历史记录。在长征中诞生的“长征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的自豪和顽强意志。从这种精神中,可以看到中国在现代世界史中将发挥中心作用的潜力。他期望该剧的播出将为韩中交流、共建美好未来作出贡献。

  《长征》播出后,韩国联合通讯社、《汉城新闻》、《文化日报》、《韩国日报》、《京乡新闻》、《先驱经济报》等30多家媒体,纷纷发表文章评论指出,长征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确立了毛泽东对党和军队的领导地位,北上抗日,摆脱了生死存亡的危机,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军队是战无不胜的。

  正如意大利著名记者恩佐·比阿季在以当年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为引线,拍摄的大型电视片《长征》中所展示的,长征是震撼世界的历史事件,而目前中国正在进行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第二次长征”。“中国的两次长征都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但在外国,从长征这个角度,通过电视镜头介绍过去和现在的中国,都是前所未有的。”新的长征将给中国带来什么呢?比阿季的回答是:“经济更发达,人民生活更美好。”

  长征精神是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也是全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

  相关专题:长征胜利70周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