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长征胜利70周年专题 > 正文

老将军曾美:遵义会议的房子是我选的(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2日02:44 燕赵都市报
老将军曾美:遵义会议的房子是我选的(组图)

曾美近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老将军曾美:遵义会议的房子是我选的(组图)

曾美题词:我在长征


老将军曾美:遵义会议的房子是我选的(组图)

战争年代的曾美(左一)


老将军曾美:遵义会议的房子是我选的(组图)

1955年授少将军衔的曾美


  人物简介:曾美,原名曾昭泰,1914年出生于江西省有名的“将军县”——兴国县。1930年参加红军,时年16岁。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离休前担任河北省军区政委,也是现在在河北省休养的级别最高的老军人。

  “太快了!太快了!”满头白发、精神矍铄的老将军曾美走进会客厅后,连连感叹:“太快了,长征胜利已经70年了!那年,我还是一个20出头的小伙子。”

  也难怪,伴随着岁月的流逝,当年那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如今变成了92岁的耄耋老人,回首70多年前的长征岁月,曾美老将军感慨万千。虽说自我感觉听力、记忆力下降了很多,但长征例外,长征岁月中的点点滴滴已经牢牢地印在大脑里了。

  “每当儿孙绕膝、欢乐满堂的幸福时刻,我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那烽火连天的岁月,想起曾经并肩作战及为国捐躯的英雄们的身影。”曾老说。

  昨天,在

石家庄河北省军区干休所曾美家的会
客厅
里,曾老将军深情回顾长征岁月,并为本报亲笔题签:我在长征。

  开始时不叫长征叫转移

  曾美出生在兴国县武圹村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家中有5个子女,他排行老四。由于家境贫困,三个哥哥给一个制作爆竹的店铺当学徒,他自己则被过继给茶园岗中团村一户人家。

  1929年,曾美的家乡人民就知道了红军,红军所到之处特别受欢迎。1930年4月,毛泽东和朱德领导的红四军来到兴国县城召开群众大会,深入发动群众闹革命,"闻讯后,我和村里的青年天不亮就赶往县城,巴不得马上看到毛委员。"

  事实上,曾美看到毛委员的那一刻,他的命运就与红军紧密地联系起来了。曾美当场报名参军,成为红四军特务营的一名战士,那一年,他刚刚16岁。

  1934年4月,曾美被派往中央红军总司令部作战科任参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1934年10月15日,曾美随中央红军主力和中央军委机关8.6万人从江西瑞金出发,向于都县行进,开始了漫漫长征。

  曾美说:"那时,我们的行动不叫长征,叫转移。尽管工作在总司令部,但谁也没想到要进行一次跨越11个省的万里长征;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转回来。"

  "那天傍晚,瑞金城好多老乡赶来送行,个个阴沉着脸,有的还在暗暗落泪。他们紧紧拉着我们的手,不住地说:'你们千万要回来啊!'直到这个时候,我们这些红军战士才真真切切地感觉到,真的要离开中央苏区了,特别是我们江西籍的战士,真舍不得离开家乡啊……"

  让老将军没有想到的是,从离开故土那天起,直到全国解放,他再也没有回去过。这也是曾美给儿子取名"曾江兴"的原因,以此表达对江西省兴国县家乡的怀念。

  数万将士鲜血染红湘江

  “打得太激烈了!”70多年后,提到长征中的湘江突围,曾老的心情十分沉重,那场战争中红军8万多人只剩下了3万多。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40多天中连续突破敌人三道封锁线后,从江西突围出来的中央红军拖着疲惫之躯,奔向广西境内的湘江。已经判断出红军意图的蒋介石,凭借湘江之险,设下了第四道封锁线———仅在兴安至全州间的湘江沿岸,就密布着200多个碉堡和30万左右的大军。

  曾美所在的中央纵队由党中央、中央军委、中央政府机关领导及所属部队人员组成。从苏区出发到渡过湘江这一段路程,都是以“搬家”的方式转移的,“包括坛坛罐罐,只要用得着的东西一古脑儿都带上了,行进速度大受影响。”

  曾美回忆说,1934年11月27日,红军先头部队顺利地控制了渡口,但因队伍携带的辎重过多,行动缓慢,大部队还未过江,就遭受了刚刚赶来的优势敌军的夹击。经过3天浴血奋战,红军折损过半,鲜血染红了湘江。从此,当地有了“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的说法。

  “我们活着的同志,想到刚刚牺牲的战友,都是泪水涟涟。”

  曾美在回忆录中写道:“11月30日,由彭德怀指挥的红三军团渡过湘江,占领了界首镇以南地区。在其掩护下,军委纵队安全渡过湘江,总司令部驻扎在界首镇附近一个靠近山边的小村子里……红军将士以空前巨大的牺牲,粉碎了

国民党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保护了在颠沛流离中寻找出路的中国革命。

  遵义会议的房子是我选的

  扭转了红军命运、扭转了中国革命命运的遵义会议,在召开之前,像曾美这一级的参谋并不知情。他只是隐约觉得德国顾问的指挥有些不对头,不过,“遵义会议的房子是我去选定的。”

  曾老说,1935年1月,红军攻克遵义后,他所在的军委纵队驻扎在遵义老城。1月10日,周恩来副主席对曾美说,城中有一所大宅院,去侦查一下。

  接到命令后,曾美来到这座漂亮的宅第前,守门的人告诉他,这是柏辉章的公馆,柏是贵州省的大军阀。曾美在守门人带领下进去后发现,左侧和南面是住房,右侧有好几个腌菜缸,再进去是大厨房,中间是客厅,沿着左侧楼梯上去有一间大房间,“这是理想的军部驻地!”曾美感叹道。

  曾美将这些情况汇报给周副主席后,周随即下令作战科搬进这所公寓,楼下设作战室,作战参谋就在作战室工作。这所公馆就成了红军的总司令部,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领导同志陆续都住了进来。著名的遵义会议很快就在这里召开。

  曾美说,遵义会议召开时,军委一局的作战参谋有8人,两个人组成一组轮流在楼下值班。值班过程中,只有紧急情况才能打扰楼上的领导。“会议在楼上进行,每天下午三四点钟开始,一直开到深夜,会议开了整整三天。”

  “会议结束后,当时的总参谋长刘伯承很快就向军委直属部队全体干部战士传达了会议精神。”曾老说到这里,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神情。他说,全体官兵知道取消了博古和李德的最高指挥权,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的消息后,信心大增。

  现在,遵义会议纪念馆里还保留着遵义会议的人员名册。军委一局作战科参谋除曾美之外,还有孔石泉、黄鹄显、王辉、吕黎平、罗舜初等人,曾美老将军是遵义会议亲历者中的惟一在世者。

  周副主席:我们终于过来了

  在长征途中,曾美一直在红军总部任参谋,其任务是整理汇集军事情报给周副主席作参考,所以一路上与周恩来朝夕相处,他的名字还是周恩来给改的。

  1937年,曾美打算将"曾昭泰"的名字改为"曾美德",以取品德美好之意。周恩来说干脆把"德"字去了,"曾美"这个名字很好。这个名字一直使用到现在。

  周恩来对曾美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周副主席很了不起,他亲切、诚恳,不怕艰苦,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曾美说,在长征路上,周恩来十分辛苦,白天与战士们行动,晚上发电报、处理工作,每天都工作到很晚,双眼中经常带着血丝。"在长征行军途中,周副主席很少坐担架、骑马,大多时候是与普通战士们一起走。"

  过度的操劳使周恩来的身体一天天消瘦下去,"我们看到周副主席憔悴的面容很着急,有时不忍心去打扰他。"有一次,作战办公室收到一封电文,周副主席刚刚睡下,参谋们不忍心唤醒他,等他醒来时才送过去。对此,周恩来提出了严肃批评,并特别强调,今后有电文,拉也要把他拉起来。后来,他们有过多次将周恩来拉起来的经历。

  曾美说,红军渡过金沙江时,周恩来就住在渡口附近的石洞里指挥部队。直到现在,曾美还清楚地记得渡江以后,到达四川境内,周恩来坐在一块石头上,十分高兴地对大家说:"我们终于过来了!这里习惯吃辣椒,吃辣椒的同志可注意了,不要吃得太多了……"

  历史资料显示,长征至此,中央红军彻底摆脱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渡江北上的决定性胜利。(本报记者 刘丽普/文 韦佳/图)

  相关专题:长征胜利70周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