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小镇:长征加油站(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6日09:56 大河网-大河报 | |||||||||||
核心提示 1935年9月18日,红一方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后,攻占甘肃南部的哈达铺。红军在一个邮政所里找到了几份报纸,从中获取了陕北有红军和根据地的信息。党中央果断地作出了把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北的重大决策,确定了与陕北红军会师的计划。多年后,杨成武将军回忆长征时把哈达铺称作“长征加油站”。
哈达铺盛产中药“岷归”,如今因“岷归”价格持续低迷等原因,直接影响到了哈达铺的经济,哈达铺人除了想在中药材方面重整旗鼓,还想借红色旅游在经济的大潮中“出海”。这里,需要加油,正在加油! 依山而建的“红色”小镇 连绵不断的黄土坡和山——从兰州一路南行,记者只看到这样的风光。记者一出发就发现了此行的“河南元素”:坐的就是河南产的宇通中巴,一路上,不少宇通中巴和我们“擦肩”而过。司机说,“宇通车耐用”。从地图上看,哈达铺离兰州也就300公里,这个距离在河南也就4个小时的车程,可是记者却用了9个小时——虽说是国道,却多是盘山路且窄。由于山高,手机经常没有信号。 哈达铺原属岷县,1954年归宕昌县管辖,所以这里生产的当归叫“岷归”。经过岷县和宕昌交界的地方时,一块牌子告诉记者,已从黄河流域进入长江流域。 哈达铺并不大,全镇人口两万多人。小镇依山而建,建筑多为陇南民居,商铺也多是老式的,夹杂有贴着瓷砖的平房。镇的南端正在兴建一个商贸城,显示出这个小镇正快步行走在新长征的路上。 几份报纸改变历史 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馆长韩尔明说:“‘几份报纸改变历史’的故事发生在‘红军长征第一街’——在镇的东头,那里是一条千米长街,当年的邮政所就在那里。” “红军长征第一街”上有382家商铺,但很多没开门。当年的邮政所房屋保存完好,“小镇有了这个邮政所,才有了那‘几张改变历史的报纸’”。 1935年9月18日,红1军团直属侦察连连长梁兴初接到通知:“有大任务,好像是毛主席亲自布置的。”梁兴初和指导员曹德连来到军团指挥部。“你们到哈达铺,具体任务是侦察敌情、筹集粮食和物资。”左权同志说。随后,毛泽东幽默地告诉梁兴初:“我补充一点:给我找点精神粮食来!国民党的报纸、杂志只要近期和比较近期的,各种都给搞几份来。这是一个特殊任务哟!” 梁兴初和曹德连带1个排赶到了邮政所。战士们把有字的东西都收集起来,带了回去。毛泽东看到报纸上的消息后十分高兴:“陕北有红军呢!刘志丹、徐海东搞了一块根据地,功劳大得很呐!” 22日上午,在当时“义和昌”药铺后院的平房里,召开了中央领导人会议。会议决定与陕北红军会合。 走在“红军长征第一街”上,记者在一根电线杆上发现了一张“到新疆摘棉花”的广告。长征路上的旧报纸和致富路上的广告都是宝贵的信息,不同的是,前者引导了长征目的地,而后者,却可能改变一个地方贫穷的面貌。 红军长征在此“加油” 从1935年9月18日占领哈达铺到9月23日,中央红军在哈达铺仅待了5天(加后继部队为7天)。多年后,杨成武将军把哈达铺称作“长征加油站”。 韩尔明说,当时哈达铺的东西十分便宜,一块大洋可买5只鸡。当时红军每人发了一块大洋,各单位杀鸡宰羊,并把驻地周围的群众请来一起会餐。 1936年8月,红二、四方面军相继进驻哈达铺,在哈达铺和陇南境内共活动70余天,筹集了大量军需物资。 宕昌县武装部张政委说,当年此地参加红军的多达3000人。“红军仁义得很。”当年见过红军的张巨巨老人说,她的新婚丈夫就是那时参加红军的。 杨成武将军曾回忆,当时红军补充物资,“哈达铺的商人可走运了,生意兴隆,什么都卖完了”。记者问张巨巨老人是不是这样,她笑了:“是啊!要是现在来旅游的多了,街上生意也会好呢!” 记者在宕昌县政府获悉,虽然宕昌搞旅游业只有3年多,但发展速度较快,年接待旅游人数由最初的两万人次猛增到2005年的16.8万人次。 “岷归”期待“收回失地” 在宕昌乘车时,记者总能闻到车上有一种当归的药香。尽管不少人在贩运它,但“岷归”这些年的“日子”并不好过。 80岁的老人王龙成告诉记者,哈达铺当年商贾云集,上规模的商铺就多达28家,这些商人来自全国各地,都是清一色的中药材批发商,他们无一例外地盯住了天下闻名的“岷归”。哈达铺历来有种植当归的习俗,凭借当地特殊的地理、气候因素,“岷归”很受青睐,为了更快、更便宜地进货,各地商人云集“岷归”产地哈达铺,是理所当然的。 韩尔明告诉记者,“岷归”绝大部分出口到东南亚地区和日韩等国。鼎盛时期的1982年至1992年10年间,出口量曾占国际市场的90%。那时全镇年产2000余吨,现在萎缩到只有数百吨了。当年收购商联手把价格压到每公斤仅2元多,种植户只能得一些小钱,“归”贱伤农,很多农民放弃了种植。 镇政府一位工作人员和韩尔明的说法大致相同。他说,只有走集团化、产业化的道路,才能使“岷归”更有竞争力。“不过,县里和镇上都在努力,要在中药材方面重整旗鼓”。 记者路过岷县时,看到岷县新建了“中国当归城”,并举办“首届中国当归节”。看来,宕昌县和哈达铺镇如果要想“收回失地”,除了要发扬长征精神,还要有强烈的市场意识。 相关专题:长征胜利7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