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长征胜利70周年专题 > 正文

老红军忆长征:跟共产党走不后悔(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10:32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老红军忆长征:跟共产党走不后悔(组图)

  

老红军忆长征:跟共产党走不后悔(组图)

  “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泸定桥。

  

老红军忆长征:跟共产党走不后悔(组图)

  小金县保存的红军标语。

  文/图记者金石

  留在长征途中的老红军

  在这次采访中,记者尽力寻找长征路上失散的老红军,在红军长征70年后的今天,寻找他们太难了。在当地有关部门的帮助下,记者还是找到了几位。

  一个喜欢独自散步的老人

  9月7日,记者在泸定县找到第一位失散的老红军。他是泸定县目前惟一一个走过长征的老红军,叫袁炳清,住在泸定桥南面3公里左右一个叫安乐坝的村子里。

  老人的儿媳告诉记者,袁炳清是因病与红军队伍失散,乞讨到了这个村,经人介绍当了上门女婿。“袁炳清”是婚后新取的名字。现在政府每月给他240元生活补助费。袁炳清每天就爱出去转。

  从下午3点多等到6点多,老人才拄着拐杖回来了。他个子不高,驼背,耳背。在儿媳做翻译的情况下,他告诉记者,他的家在贵州省土城县鸡肠乡落嘎村(音),原名叫刘云清,因家贫,和哥哥刘云生到云南省宣威打工,后来红军来了,就跟着红军走了。他所在的连队为2连2排3班,连长叫吴忠兴(音),班长叫程金国(音),参加红军第3天就和国民党军队打仗。在宣威时,他左膝盖骨被敌人的子弹打伤,一两个月后才好。部队还攻克了曲靖县城。他们过了金沙江后,就开始翻雪山、过草地,经过得荣,到了甘孜县,与其他红军会师。他记得红军在甘孜开过3天大会。就是在甘孜,由于生病,红军北上时他掉队了。当时掉队的有二三十人,这些人后来都分散了。他一路乞讨到了泸定。因和大哥不在一个连队,后来一直没有见过面,自参加红军后,也没有和老家的亲人联系过。他说他是徐向前、贺龙的部队。根据他所述情况,应为红二方面军的红2、红6军团。记者从他家的户口本上看到,袁炳清出生于1913年,也就是说,他今年已经93岁了。

  “跟着共产党我不后悔”

  9月12日下午6点,记者走进舒启兴的家。岁月压弯了他的腰,但他的眼睛特别明亮,思维清晰,耳朵也不大背。

  舒启兴说自己参加的是红四方面军。当年他十七八岁时,村里有位姓李的介绍他去参加红军,他跟着到了宝兴县城。那时是3月份,天气还冷,因为要翻夹金山,红军让他回家给家人打声招呼,把棉衣带上。他就回家带上破旧的棉衣跟着红军走了。他们踩着一二十厘米厚的积雪翻过夹金山。一天晚上,他们在达维一个叫米罗沟的地方休息,半夜两个扛枪的土匪到旁边的磨房要磨面,被哨兵发现,鸣枪赶走,结果两个土匪跑回去后,将蜗居在半山腰的土匪都叫来了。舒启兴等刚入伍的青年是一批有枪没子弹的战士,赶快向山上躲。土匪从后面射击,舒启兴不巧右臂中弹,骨头都露了出来。后来红军来了一个连的人,将土匪击退。到了甘孜,和二方面军会合后,要过草地,因为每个人都要背15公斤的粮,舒启兴本来年龄就小,而且伤还没有痊愈,无法北上。部队给他发了粮食,让他回家。可他半路因为睡着了,粮食被人偷走,只好“讨食”回到了家。当时村里有人因为他参加红军把他叫“霉老二”,意思是没有本事。

  记者问他:“参加红军受了伤,吃了那么多苦,现在想起来后悔吗?”

  “跟共产党走不后悔,如果不是受伤,我会继续跟着红军走。”

  “公社文书帮我找到了家”

  安秀英是记者这次途中采访到的惟一一位女红军。

  她个头不高,尽管已经91岁高龄,但精神得像70岁的人。

  9月14日下午,记者来到家住小金县美兴镇石灰窑村安秀英的家。

  安秀英2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一人带6个子女,供养不起,将最小的安秀英送给了人家。结果那家人让她不停地干活,却舍不得让她吃饭,她感觉生不如死。1933年,红军来到她的家乡四川阆中县,为女子独立团招兵,她就偷跑参加了红军。她们的主要任务是为部队找粮食。为此,她们经常和地主、土豪、土匪战斗。最令她感到自豪的一场战斗,是她们女子独立团参与了攻打江油县城的战斗。她跟着红四方面军,在川西一带南征北战,翻二郎山时没有水喝,就喝草窝里的泥水;过夹金山时没有路,满地滚的石头,穿的草鞋没有2小时就烂了,只好光着脚走,磨得脚板打起血泡。山顶十分寒冷,把脚趾冻烂,脚后跟裂开筷子粗的口子,疼得实在受不了,就像补衣服一样,用线缝起来。

  部队开到了四川省黑水县,与一股土匪遭遇,她的左大腿中弹。部队将她和其他伤员送到一个寺庙里医治。伤口刚痊愈,走路还困难时,部队出发了。她在后面追赶部队,遇到一条河无法通过,就沿着河走,结果被土匪抓住。她趁土匪与另一股土匪争斗时逃脱,后又被其他土匪抓住,她又逃脱。就这样反复四五次,最后她被一群土匪带到了小金县潘安乡门子沟村,给“舵把子”(土匪头目)家干活。后来“舵把子”被仇人杀死,安秀英逃到几十公里外的潘安村,定居下来。

  安秀英自参加红军后,30多年没有回过家,也不知道家在何处,只知道地名宝灵。1966年,是新分去的乡文书侯泽帮帮助她找到了老家,并出钱陪着她回了一趟老家。安秀英见到了自己的二姐、二哥。

  如今日子好了,政府每月给她240元补助。安秀英非常感激曾送她回老家的侯泽帮。

  ■读长征心得

  开展帮助老红军与家人团聚活动通过这次采访,我感觉老红军们最大的牺牲之一,是与亲人的失散。不能见到亲人,可以说是他们如今心中最大的痛苦。

  我在泸定到小金之间采访的3位失散老红军,只有舒启兴现在生活在家乡,而袁炳清自参加了红军,至今没有回过老家,也没有找到亲人。失散老红军多生活在边远贫穷的山区,自己寻找家人有很大困难。

  一方面是老红军找不到自己的家人,一方面是家人找不到参加红军的亲人。

  健在的老红军不多了,留给他们的岁月也不长了。在庆祝红军会师70周年之时,社会各界应向帮助安秀英老人找到亲人的侯泽帮学习,帮老红军与家人团聚,解除他们心中之痛。

  ■红色记忆

  我给红军捐献过木板

  9月7日,记者在泸定桥桥西找到了李国秀老人。她称自己已经90多岁,但记者怎么看都不像。她解释道:“这儿见过红军的老人死完了,就我一个老根根。我做了好事,救过红军,所以年轻,寿命长。”她告诉记者,16岁那年一天,来了一支部队。因为国民党部队把人整怕了,她就藏了起来。红军发现了她,请她回家。她见到满街躺的都是红军战士。她回到家给红军烧茶。下午三四点,开始打仗,打得凶的狠,红军连滚带爬,从没有桥板的铁索上往桥东冲。看到有的红军战士掉到江里,她和家人及当地其他群众取床板、门板、卖货的铺板,供给红军搭桥。等红军走后,国民党部队将泸定桥锯断了,木板和铁索一起掉到江里。不久,红军的伤兵赶到,没有办法过河。李国秀去找来划船的青年,用船送红军过河。

  红军军号挂满我家墙

  9月13日,在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的小金县达维乡街道,记者走进了93岁老人张少全的家。他的家从台阶到墙壁,都是石头垒成。张少全告诉记者,红军在他家住时就是这样子,没有变化。

  张少全告诉记者,红军翻过夹金山来到这里时,有的脸被冻烂,有的脚打泡,走路一拐一拐。他和父亲把他们迎进家里。他们家住了有二三十名红军,有连长、有司号员等,军号挂满了两面墙。红军大约在这个村住了有两三个月。他们每天清晨上操,进行军训。但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每天出去找粮食。张少全的父亲经常告诉红军什么地方能找到粮食,红军不清楚路的地方,父亲就让张少全带路。在张少全的带领下,找来了许多粮食、鸡和猪、牛、羊肉,其他群众也积极将自己的粮食卖给红军。红军经常帮群众背水、种田。

  ■“循诗”日记

  从大渡河到夹金山

  9月5日 周二 阴雨

  今日,我冒着蒙蒙细雨,从石棉县城搭乘跑短途客运的小面包前往安顺场。

  当年护送红军过江的船工龚万才大女儿龚凤珍,热情地带我到大渡河边介绍当年红军过江路线,并指着身后一个叫营盘的大土台说,石达开的士兵就埋在那里。

  大渡河蜿蜒曲折,水急浪涌,涛声轰鸣,对面山高坡陡。石达开兵败此地并不奇怪,红军突破大渡河天险,实属奇迹。强渡大渡河再现了毛泽东10年前写作的《沁园春•长沙》所描写的场景: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9月6日周三多云转阴

  今日乘上开往泸定县的班车,下午下了车,我直奔泸定桥。泸定桥两面有桥楼,特别是西岸,古香古色,景色优美,很难想像当年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桥东侧县城看不到当年红军过时的城墙,只有崭新拥挤的楼房;桥西侧有一片村落,经寻问才知,那里过去叫河西街,为了纪念红军长征现在叫勇士路。泸定桥已经成了旅游景点。桥东红军路边,一红色大理石壁上刻有毛泽东1962年手书的《长征》一诗,我不由得读起来: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9月7日周四阴

  上午过泸定桥去找见过红军的李国秀老人。过桥时,头晕目眩,摇晃的铁索桥,像在浪花中飘荡的船,我已分不清是水在流还是桥在漂,不得不一再停下来调整思维,等清醒处境后,再往前迈脚。当年红军在没有桥板的情况下,过桥的难度要有多大?

  河西村与现城内相比破旧,没有什么单位,都是私人住宅,多为一层房屋,有一条一两米宽只能步行的窄街道,据说这是老街,当年红4团就是在这条街道休息待战。9月13日周三阴

  今天上午从宝兴县城乘班车到达硗碛镇,当地人发音“尧吉”,但藏语发音为益吉。

  中央红军当年就是从这里开始翻越长征中第一个雪山夹金山。由于村下面建水坝,村子已经大部被拆,满街泥泞,许多人已经搬走。当地人告诉记者,红军长征纪念碑也要迁走。

  中午乘不定期的私人小面包车翻越夹金山。虽然是刚修的公路,可由于有工程在上面,加之塌方,许多地段泥泞,甚至有桌面大小的石头挡在路中。车一直盘旋着上坡,向着被云雾覆盖的山头驶去,气温逐渐下降。我虽然早有准备,上车前就穿上了毛衣毛裤,但还是感觉冷飕飕的。地面出现了积雪,由零星的雪堆,变为漫山遍野整个为一二十厘米厚的积雪覆盖。正如毛泽东诗云:“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车拐了一个弯道,驾驶员告诉我,到山顶了,这里的海拔为4114米。我急忙请他停车,车向前开到一个有石头房子的地方停下来。我拿出“西安晚报”的红旗拍照。由于雾气太大,只能拍到人和脚下的雪,远处什么都看不到。后来下到达维,有群众告诉记者,此处正是中央红军红4团与红四方面军首次见面的磨盘石。

  ■相关链接

  七律•长征

  毛泽东

  (1935年10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

  ■记者旁白

  这是一首对红军长征总结性的诗。有人说取得腊子口战役胜利后,红军突破国民党的封锁,成功摆脱险境,又得到陕北红军和根据地的消息,毛泽东心情格外舒畅,产生了作诗的灵感。中央红军1935年10月2日占领通渭时,毛泽东曾为战士朗诵此诗,故创作时间大约在当年10月1~2日。根据本报这次采访活动总体计划,将此诗放在大渡河和夹金山一段。该段既有河又有山,涉及著名的强渡大渡河、飞渡泸定桥战斗,以及红军长征爬的第一座雪山夹金山,在红军长征中十分典型。本版文章采取多种文体,多视角解读毛泽东这首诗,回首当年红军长征,使广大读者对长征有更深刻的理解。

  ■专家解读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导杨恩成教授应本报邀请,特为读者鉴赏此诗。其观点如下: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反映长征诗作中最著名的一首,与腊子口战斗之前长征过程中及在井冈山时期创作的诗词,情感上有所不同。据传,1957年毛泽东在谈到他的诗词创作时,提到了《长征》: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过了岷山,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这首诗表现出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前途充满信心。

  《长征》中,把红军长征路上所跨越的崇山峻岭比作“细浪”、“泥丸”,只有胸怀天下,蔑视一切困难和挫折,以高屋建瓴的广阔襟怀俯瞰两年多的艰苦历程,才能有这样的气势,表现了革命的乐观主义。毛泽东只用了56个字,就集中表现了红军战无不胜的英雄气概,生动描写了长征波澜壮阔的惊险场面,他的睿智、豪迈、不拘泥于细枝末节的伟大气魄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反映。虽然是对长征有感而发,但一代领袖的伟大人格力量再次得到充分体现。

  古为今用是毛泽东一贯倡导的,但毛泽东借用古体诗的格式,却不因形害意。在这首诗中,前4韵押14寒,最后一韵却为15删。古人将这两个韵是分开的,而毛泽东为了表情达意,打破了这个规矩,将其通用,对古诗格律做了创造性的改造。需要说明的是,诗人虽不追求形式的完美,但诗作依然工整。

  ■诗词背景

  本报特别邀请陕西省军区原副司令员樊健英少将和著名军事理论专家陕西省军区司令部梁言宁大校作军事分析。

  以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两大著名战斗为例,他们认为红军长征之所以能取得《长征》一诗中所提到的一系列胜利,是因为红军普通战士勇猛顽强,高级将领素质很高,像聂荣臻、林彪等许多人是从黄埔军校出来的,有的是教师,有的是学员,战略战术水平高,红军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1.红军行军快,战术动作快,占领阵地快,发动冲击快。在强渡大渡河前,首先需占领西岸的渡口安顺场(现归石棉县管辖)。1935年5月24日,团长杨得志、政委黎林带领红1团冒着大雨急行军,当晚10时攻入安顺场街心时,敌人正待在屋里打麻将、拉琴。在长征途中屡建奇功的红4团,奉命作为前卫夺取泸定桥。5月27日一边战斗一边行军艰难行进40公里,次日清晨,他们接到军委命令,限他们在29日夺取泸定桥。此时,他们距泸定桥还有120公里,沿途是崇山峻岭,还要受到敌人的堵截,是常人根本无法完成的。红4团冒着大雨昼夜行军,嚼生米充饥,喝雨水止渴,终于在29日清晨6时赶到泸定桥西岸,创造了奇迹。

  2.政治工作。1863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军数次强渡大渡河致全军覆没。72年后,国民党宣称要让中央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1935年5月25日17名渡河突击队员出发前,红1团团长杨得志作动员讲话:如果不能渡过大渡河,红军就要被国民党军队消灭;打开了通道,中国革命就有希望了。红军的希望就寄托在你们身上。这使17名勇士和红1团其他战士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极大地激发了斗志。

  3.决策果断。红军在强渡大渡河成功后,由于水急无法搭桥,同时只有一只船,运送速度慢。而敌人正在从各路向安顺场集结,红军如不及时过河,将背水一战,很可能重蹈石达开覆辙。1935年5月26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根据敌情,当即作出北上夺取泸定桥的决定。

  4.战术得当。5月25日17名渡河突击队员强渡大渡河时,红1团集中6挺重机枪、几十挺轻机枪和3门迫击炮掩护,神炮手赵章成将对岸敌人碉堡摧毁,保证了渡河突击队员成功渡河。红4团5月29日飞夺泸定桥时,也是由22名突击队员前面向对岸冲击,后面3连带着木板一边铺桥,一边冲锋,其余所有火力封锁对岸反击。就是这样,取得了成功。

  5.作风勇猛顽强,敢打敢冲。人称狭路相逢勇者胜,红4团22名勇士要桥不要命,冒着枪林弹雨从泸定桥上往对岸爬,敌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时惊呆。有的红军被流弹打中,掉入滚滚激流,但其他战士继续冲,敌人放火烧桥头,红军战士就从火海中冲过去。

  相关专题:长征胜利70周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