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玉春:弘扬长征精神,非要重走长征路吗?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6日09:26 浙江在线 | |
今年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为了弘扬长征精神,全国各地都在举办各种纪念活动。“重走长征路”便是其中普遍看好的一种形式。 近年来,有许多人在“重走长征路”。但恐怕要数今年央视名嘴崔永元组织的这次“重走长征路”影响最大。他先在北京举行誓师大会,请来刘欢、敬一丹等他的老友新朋,以及从全国范围内遴选出来的21位重走长征路的选手。他策划了体力的长征、精神的长征、 对此,有人对崔永元的“重走长征路”提出质疑。反对者认为,崔永元策划出的这场所谓的“重走长征路”大型活动,从目前的情况看,是完全意义上的“重游长征路”。红军当年长征可谓前有围堵,后有追兵,其间爬雪山过草地,与生命极限抗争,经过了无数艰难险阻;而崔永元们所谓的长征呢?大型节目摄制组,多个机位不同角度拍摄,前有迎接,后有送行,脚上穿旅游鞋,腰间系保险绳,饿了有面包随时填饱胃口,累了换乘轿车代步……这是在长征还是在“长游”?是长征还是分段旅游式的“短征”?通过这样的活动又如何来体验长征精神呢? 也许反对者的声音有些偏颇。但却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弘扬长征精神,非要“重走长征路”吗? 弘扬长征精神,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长征精神?对于长征精神史学界有多种总结概括,普通认同的长征精神就是这“12个字”: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搞清楚了什么是长征精神,那么我们还要知道在当今中国如何“与时俱进”地弘扬长征精神。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需要一种精神来统率国人的精神世界。应该说,长征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拨乱反正后的头几年,全体中国人正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道上,可以说是一次“新的长征”。那时的中国需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于是我们党和国家适时提出了“新长征精神”。正是在这种“新长征精神”指引下,各行各业都争相涌现出了一大批“新长征突击手”。 之后,又提出了许多精神,比如女排精神、抗洪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击“非典”精神……,应该说这些都属于“新长征精神”的范畴。通过这些精神提出和弘扬,我们克服了现代化征途上的一个又一个困难,经受了国内外经济和社会形势的考验,经受了重特大自然灾害环境的考验,赢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但在今天的大好发展形势面前,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们国家的建设在许多方面还有很多不尽人意地方,涉及人民群众利益问题还不少,诸如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就业难等深层次问题还有有待于花大力去研究解决。特别是在意识形态领域,鱼目混珠,是非不分,荣辱不辨,“意识多元化”的矛盾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突出。 就是说,在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前,我们现如今缺少的不仅仅是物质,而更是一种精神。更进一步地说,弘扬长征精神,在今天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我们到底需要一种什么样精神来统率国人的精神世界呢?长征精神必须要有新的具体体现!笔者姑且叫它“新新长征精神”。 在笔者看来,这种“新新长征精神”必须是一种能够凝聚人心的精神,变“人人为我”的社会为“我为人人”的社会;这种“新新长征精神”必须是一种能帮扶他人的精神,强者帮助弱者,富者帮助穷者,东部帮助西部,变两极分化为共同享受改革成果。 倘若要找到这种“新新长征精神”,可能光靠“重走长征路”是不行的,真正的“长征精神”是根植在中华民族这块沃土之中的,光靠几个人重走是走不出来的。 弘扬长征精神不仅仅是几个人、几十个人的事,也不仅仅只有“重走”这条路,而必须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事。因此,在弘扬长征精神今天,笔者期待着一种“新新长征精神”的出现,用它来指引着全体中国人共同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上。 作者:卢玉春 相关专题:长征胜利7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