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长征胜利70周年专题 > 正文

四渡赤水:毛泽东的得意之笔(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9日07:23 大众网-大众日报
四渡赤水:毛泽东的得意之笔(图)

  在赤水河西岸茅台古镇一座称作朱砂堡的小山上,矗立着由江泽民题写塔名的“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记者房贤刚 报道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背景:为执行遵义会议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的决定,1935年1月19日,中央红军离开遵义北上,由此有了四渡赤水的经典战役。四渡赤水,体现了毛泽东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原则,是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运动战典范,是红军长征中最惊心动魄、最精彩的军事行动,是毛泽东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

  好大一棵红军树

  赤水发源于云南,经贵州在四川并入长江,以“每雨涨水,色深赤”得名。9月8日,我们乘坐的汽车在川贵边境的赤水河边行驶着。一边是赤水深谷,一边是悬崖峭壁,弯多坡陡,让人紧张。

  1935年1月19日,在夺取北上途中赤水城的战斗中,红军遭强敌抵抗。当晚,中央政治局和中革军委根据毛泽东的意见,果断改变北上渡江计划,决定立即撤出战斗,西渡赤水河,再相机北渡长江。1月29日,中央红军从猿猴场(今元厚)、土城上下渡口等处一渡赤水,向川南的古蔺、叙永地区前进。

  红军在西渡赤水途中发生了一个感人的故事。红军一部在古蔺县黄荆乡桃子坝村驻扎休息,时已天寒地冻,但红军战士却在一棵酸枣树下宿营、埋锅造饭,绝不进村打扰百姓。现在这棵酸枣树已高达30米,枝叶郁郁葱葱,被人们称为“红军树”。

  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四川省古蔺县的二郎滩渡口,是1935年2月18日至21日红军二渡赤水的渡口之一。9月8日,正在岸边种土豆的村民冯光孝告诉我们,他曾听老人讲,当年毛主席在这里住了一晚上。红军当时靠船过河,一次运载五六十人,由于天黑有一条船还翻了。

  红军一渡赤水抵达川南,引起敌人的极大恐慌。蒋介石急令加强长江防务,并重新部署“追剿”红军。红军改向川、滇、黔三省的云南省威信集结,中央在一个叫“鸡鸣三省”的地方变换领导人,张闻天取代博古“负总责”。蒋介石调动大军向威信集结。毛泽东等认为敌军主力已被吸引到川滇边境,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地区敌兵力空虚,遂决定转兵东进,二渡赤水,摆脱敌人夹击。

  中央红军突杀“回马枪”,完全出乎敌人的预料。很快,红军攻占遵义以北60公里的娄山关,二占遵义。遵义市92岁的红军老战士王道金,当年攻打娄山关时是红三军团的一个连长。他对我们说,当时天下着雨,他们鼓舞战士说“要吃大米打下娄山关进遵义”。攻下遵义的红军继续向南发展,打到乌江北岸。就这样,中央红军击溃和歼灭敌人2个师又8个团,缴获大批军用物资。这是红军长征以来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

  1935年2月25日,毛泽东登上娄山关,写下了著名的《忆秦娥·娄山关》。在娄山关,现在立着该词的词碑。

  红军送给向导手镯和银元

  贵州省仁怀县茅台镇,著名的茅台酒产地,赤水河穿镇而过。巍峨的“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屹立在赤水河边,久久地凝望着滚滚而过的赤水河。1935年3月16日至17日,中央红军从这里三渡赤水,西向四川古蔺、叙永地区前进。

  红军二渡赤水后,蒋介石组织新的围攻。为了避免被动,在毛泽东等指挥下,3月16日红军在茅台三渡赤水。在此之前中央成立了由毛泽东、

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团,全权军事指挥。

  9月9日,我们在茅台镇见到了在镇上行医的王东方。当年,王东方的爷爷赖元兴(过继给赖姓人家)是赤水河上摆渡盐船的一名船工。1935年3月16日,红军要从茅台西渡赤水,赖元兴和一帮船工将全部盐船集中起来,用两根绳子连在一起,并借老百姓的门板铺在船上,搭成两座浮桥。他们看到,红军过河后,都住在老百姓屋檐底下。后来门板有损坏的,红军都作价赔偿。

  为指挥红军过河,毛泽东来到赤水河边,在赖元兴家住了两天。红军缺乏向导,毛泽东让人送给赖元兴的媳妇两个银手镯子,以让赖元兴带路。赖元兴给毛泽东带路到四川古蔺、二郎滩一带,总共走了300多里路。与红军分别时,红军送给赖元兴一些“袁大头”银元。现在,手镯和银元已传到孙辈王东方手里。王东方1968年当兵时,曾在人民大会堂获毛泽东接见。现在,他用纪念这次接见的一块手帕包藏着手镯和银元。

  将几十万敌军甩在乌江北

  9月8日,我们来到古蔺县太平镇。这里有红军四渡赤水的太平渡口。镇上建有四渡赤水太平渡纪念馆,这是全国惟一的关于红军四渡赤水的纪念馆。

  红军三渡赤水再次出现在川南,蒋介石判断红军又要北渡长江,调集大军堵截。毛泽东当机立断,毅然决定回师四渡赤水,夺取战略主动权。1935年3月21日晚至22日,红军以隐蔽、神速的动作,经太平渡、二郎滩、九溪口东渡赤水。

  9月8日,太平镇管船水上安全站站长胡敬华在太平渡口,给我们讲述了他的父亲胡道财的故事。胡道财是从江西参加红军的老战士,在一渡赤水攻打土城时受伤,被安置在太平镇。离开部队的胡道财一直惦挂着战友们。1935年3月,红军四渡赤水来到太平渡,他组织当地群众,用六条船为红军搭起浮桥,红军安然渡过。

  红军四渡赤水,蒋介石判断红军又要进攻遵义,严令部队向此集中。但红军意在南向,并不取遵义。3月27日,红九军团伪装主力,暂留遵义附近活动。主力则迅速南渡乌江,进抵离贵阳不远的息烽附近。

  至此,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指挥下,跳出了蒋介石苦心设计的在乌江以北、川黔边地区消灭红军的包围圈,将几十万

国民党军队甩到了乌江以北地区。

  相关专题:长征胜利70周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