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大型文化遗址:证无锡的历史根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9日10:15 江南晚报

  本报记者莫雨

  考古发现是从物质意义上的对历史的发掘,用客观存在的历史遗存来见证已然湮灭的历史、文化的根源。无锡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有众多的历史记载和民间传闻,但长久以来一直缺乏具有深厚说服力的考古发现。近些年来,随着一批大型文化遗址的相继发现,无锡的遗址考古揭开了全新一幕,发掘了一批足以见证历史、见证辉煌的历史遗存。

  无锡遗址考古的丰收期

  1998年牞锡澄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全线动工,位于江阴云亭镇花山东麓的大型古文化遗址因大量取土而遭受建设性毁坏,挖土机和推土机碾碎了大批露出地面的马桥文化类型的陶鼎、陶罐和石器等。好在江阴市博物馆考古工作者及时发现了这一紧急情况,在文管部门和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也就是从这个时期起,无锡地区拉开了新时期大遗址考古的序幕。

  从上世纪末江阴市考古发掘佘城马桥文化城址开始,整个无锡地区的大型考古就进入一个崭新时期。十年不到,考古发掘的大遗址考古项目,前所未有地达到近10个之多。其中,江阴高城墩良渚文化遗址和鸿山贵族墓群牞先后入选1999年度和200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宜兴新街骆驼墩遗址则被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评为2002年度全国六项重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在今年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宜兴市骆驼墩遗址、宜兴古窑址以及鸿山墓群三大大型文化遗址名列其间。另外像江阴花山遗址、佘城遗址、祁头山遗址、无锡彭祖墩遗址、宜兴西溪遗址等,也都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取得了重要发现。

  见证吴地的历史与源起

  据考古界专家介绍,近几年无锡考古发掘的这批大型文化遗址,不仅拥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同时也为无锡提供了一批宝贵的文化财富和历史资源,见证了区域文化、城市文明的源起与根脉。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些重大考古所带来的惊喜。

  1.佘城城址与高城墩遗址:见证长江流域的文明2000年2月,考古界泰斗、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原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先生曾专程赴澄考察两大遗址,经他推断,“云亭佘城遗址可能是一个马桥文化时期的大城址,加之发掘的高城墩遗址,江阴很可能就是整个良渚文化在晚期的政治、文化中心”。

  2000年5月,高城墩遗址当选“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专家们认定,它为研究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发展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这一遗址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长江流域是与黄河流域并驾齐驱的中华民族文明的两大摇篮。

  2.锡山彭祖墩遗址:长三角最早新石器时代遗址2000年11月,由南京市博物馆、无锡市博物馆和原锡山市文管会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地处鸿声镇的彭祖墩文化遗址进行了考古试挖掘,试挖掘面积共224平方米,出土了较为完整的距今6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文物40多件。

  经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的进一步勘测和考证,彭祖墩文化遗址是迄今为止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现时间最早———距今已6000多年、面积最大———达15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最厚、包含物最多的文化遗址。

  3.宜兴骆驼墩:环太湖流域史前文化的发掘2001年11月至2002年7月牞由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和宜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联合组成考古队,对宜兴骆驼墩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考古表明,在距今7000—5500年的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时期牞骆驼墩是太湖西部地区的大型中心聚落遗址。骆驼墩文化遗存代表了太湖西部山地向平原过渡地带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这一文化遗存的发现牞填补了环太湖西部史前考古学文化的空白。

  4.鸿山遗址:见证吴文化发祥地的源起2004年牞位于锡山区鸿山镇牗原后宅镇牘的丘承墩一带惊现战国初期贵族墓群。经考古发掘,这是继苏州真山吴王陵及楚国贵族墓群和浙江绍兴印山越王陵发掘之后又一重大发现。而随着对鸿山遗址的进一步勘察,鸿山遗址被确定是从西周晚期、春秋时期一直延续至战国早期的吴越贵族墓葬群。专家们认为,这处战国初期贵族墓地的发掘,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无锡最重大的一次考古发掘牞也是吴越文化研究的一次重大突破牞它将有助于全面了解昌盛一时的东南霸主吴国、越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面貌牞也为研究战国早期的吴越地区陶瓷史、音乐史和工艺美术史牞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5.宜兴古窑址:佐证宜兴紫砂的源起2005年开始,南京博物院、无锡博物馆和宜兴文管办对丁蜀地区古窑址进行考古调查并对蜀山古窑址进行考古发掘。考古见证了明清时期丁蜀陶瓷工业发达之盛况,对了解当时窑群的工业生产和销售贸易很有帮助。同时,考古工作者重新找到了期盼已久的明代紫砂,为宜兴紫砂起源的学术争议提供了重要佐证。

  寻觅大遗址保护的新思路

  遗址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考古发掘,还在于保护利用。眼下国家大遗址保护项目就为遗址保护提供了一个新途径,目前无锡鸿山遗址已被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项目。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陈同滨教授领衔编制了《鸿山遗址保护总体规划》。据了解,鸿山遗址规划将采用“遗址公园”方式,把以丘承墩为中心的遗址公园打造成为鸿山墓群保护体系的背景环境。其中展陈体系,将由遗址现场、背景环境和博物馆组成;主要展示方式包括遗迹现场模拟展示、遗址现场展示、遗址历史环境展示。同时通过合理布局组织,在空间上实现“点、线、面”的有机结合,全方位展示遗址与环境,多角度提示其历史信息。目前,总体规划已通过省级论证。

  可以说鸿山遗址的保护规则为大遗址保护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思路,有可能成为全国大遗址保护的一个典范。规划强调了遗址本体与生态、环境的结合,强调对历史环境的部分修复,因此充分反映了完整性、延续性的保护理念。

  最值得期待的大型遗址

  眼下最值得众人期盼的就是阖闾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和保护规划。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胡埭地区的阖闾城遗址就被列入江苏省文保单位。该城保留了部分土筑城墙,又出土了少许春秋时期文物。但有关该城的形状、布局、地下文物状况还没有进行过系统的考查和发掘。据介绍,无锡市博物馆曾就阖闾城遗址的考古发掘作过一个计划和预算,但囿于多种原因至今迟迟未动。不过,据了解,无锡市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1234工程”中就包括建设鸿山遗址和阖闾城遗址两大遗址公园,阖闾城考古发掘指日可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