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大亨李书福:给我们一次自杀的机会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9日15:04 南方人物周刊 | |||||||||
汽车大亨李书福 为了打破民营小企业不能造车的神话,他故意说出一句狠话,“造汽车有什么神秘的?不就是四个轮子,两张沙发,加上一个铁壳嘛!”有人说吉利造车无异于自杀,他来了一句,“那就给我们一次自杀的机会!” -本刊记者 徐梅 发自北京
17岁的时候,浙江台州青年李书福最大的愿望是拥有一辆自行车,“如果再戴上一块手表,出门就很有面子了”。 21岁时,身为照相馆小老板的他成了万元户,“在当时是很了不得的事情”。 27岁时,用他自己的话说,“两三百万肯定是有的了”。 今年,汽车大亨李书福43岁,据称是中国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之一。 “在对的时候做对的事情”,他说这是他打开财富大门的金钥匙。 “贫穷可以转化为力量” “我很小就开始挣钱了,”李书福把自己的创业史一直上溯到孩童时代,“七八岁的时候,我就在村子里给人放牛,拉风箱,放牛一天能挣三毛钱,拉风箱可以挣到五毛。” 他说自己的父亲是一个头脑很灵活的人,“他特别肯动脑筋,做生意也做得很不错,不过,他那个时候都是偷偷摸摸地做”。 “文革”期间搞“一大二公”、“割资本主义尾巴”,还在上小学的他也跟着起哄批斗那些做小生意的人。村里有个卖带鱼的,被高年级的同学抓到学校揪斗,他挤在人堆里看热闹,“那个卖带鱼的站在那里,一筐子没有卖完的带鱼放在前面,校长讲话,说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应该批斗啊什么的。我们也不懂,就跟着起哄,跟着喊。其实我爸爸当时也偷偷在做生意,但是自己不懂,就觉得应该批斗。” 因为父亲的操持,一家人日子过得还不算太艰难,三年困难时期当地也死了很多人,但他们一家七口都平顺地熬了过来。 从小他就不是特别爱读书,但脑子灵活,学习成绩并不差。小学辍学两年,再读竟然还是班里较为出色的学生,初中读了两年便跳级考上了高中,“考上第一年我就又不想读了”。 老师专门去找他,劝他的话他到现在还没忘记,“老师说你不上学不行的,你看那个谁谁谁,他上了大学,现在哪里哪里工作,再看那个谁谁谁,他没有考上,现在就在镇子里当个泥瓦匠。” 他哈哈笑起来,说老师总是一片好心,但这个世界并不是只有读书这一条路。在他创办的吉利大学里,处处可见他的现实主义主张。新落成的图书馆门前赫然立着他写的校训,“走进校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走入社会!”学校的汽车学院里,“理论够用、实践为重”的标语也随处可见。 他有时甚至偏袒那些逃课的学生,“一个学生不上课并不等于说他就是一个坏学生,也许他觉得老师讲得不好,也许他自己在私下里研究的东西更有意义。” 他常常回想小时候,说那个时候是一家人非常美好的时光,“我们家我读书算是最多的,我姐姐、我弟弟,都很小就辍学了,挣钱养家。” 贫穷的少年时代给了他深刻的烙印,影响直至今时今日。“贫穷可以转化为力量,它本身就是一种财富。一个经历过贫穷的人,他可能更加珍惜机会,珍惜生活,并且更加富有爱心。我现在资助那些贫苦孩子读书也因为这个,这些吃过苦的孩子,将来会干大活、创大业。” 我的发家史就是一个自己动手的过程 19岁他开始人生的第一次创业,开照相馆。“沙发、相机、灯光、背景板,这些都自己做,就是花钱买了一个一百多块钱的镜头,还有一个几十块钱的‘皮老虎’。” 小店开张,所有成本只花了一千多块,生意好得很,做了两年,就挣了一万多。吃苦他是不怕的,因为“不吃苦你就不能生存”。怕的是各种部门的管理审批,“那个时候开照相馆属于特种行业,要公安局批准。我没有批准,被罚过款,还被勒令关门过”。 “一看到穿制服的,还有那些当官的到我店里,我就吓得浑身是汗。”这样的体验在其后的创业中挥之不去。 1984年,21岁的他以一万块钱起家,租了5间旧房子,与人合伙做电冰箱配件,开始了新的创业之路。之后他觉得既然自己能做电冰箱最核心的冷冻室,那么做出一个完整的电冰箱也没有什么难的。 1989年,他开办的电冰箱工厂,产值已经超过1个亿。然而,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他不得不终止了生产,把整个厂子都转赠给当地政府。他揣着挣到的两三百万去上学,想通过学习和梳理,为资本寻找到一条出路,“这些钱存在银行里,肯定是不行的啊!” 最终他选择进军摩托车行业,但是国家政策这一道关口必须跨过,否则又会像上次办冰箱厂一样面临关停。怎么办?他斗胆到国家机械部跑了一趟,结果碰了一鼻子灰。 他无奈回到台州。此后他做过建材生产,投资过房地产,但心中始终没有放弃摩托车之梦。终于在1992年,建成浙江吉利摩托车厂,所谓“吉利”,就是“大吉大利”!1998年,吉利集团摩托车产量达35万辆,不但占领了国内市场,还出口22个国家和地区。 这个时候他起了造汽车的念头,有人提醒他造“四个轮子”的汽车与造“两个轮子”的摩托不可同日而语,他为了打破神话,故意说出一句狠话,“造汽车有什么神秘的?不就是四个轮子,两张沙发,加上一个铁壳嘛!”有人说吉利造车无异于跳楼,他来了一句,“那就给我们一次跳楼的机会。”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缺人才,缺资金,缺技术,缺设备,没有“准生证”……他后来回忆说,我们造轿车,媒体不信,银行不信,行业不认可,就连汽车零部件公司都不愿意卖给我们零部件。有一次,他到一家零配件厂洽淡合作事宜,接待他的一位负责人听说他们只有5亿资本,又是民营企业,还想造汽车,扭身就走。 如今吉利进入车市9年,累计生产汽车60万辆,成长为中国汽车业最具影响的自主品牌之一。 接受本刊记者专访的当天,他还接受了一个德国记者的采访,那位记者问他,“作为中国民营企业的代表,您觉得创业路上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他含笑看着他,“最大的困难不能告诉你!”他对本刊记者说,“有一些东西我们现在不能说,不能在公开的场合讲,50年之后你再采访我吧,写出我们最难的是什么。” 他说吉利汽车学院的学生“很幸福”,“他们有课本、有老师、有模具,什么都是现成的。在创业路上,他们是有父母的孩子,而我们,什么都靠的是自己,吉利的创业史就是我们的一个不断动手制作、创造的过程。” 只知道消费世界名牌, 所谓的明星就是有毛病 与这份谨慎形成对比的是他在业界的“炮手”之名,他敢放炮是出了名的,“造汽车没有什么神秘的,不就是四个轮子加两排沙发嘛!”“600万的宾利汽车成本不过100万!”“20年的时间,要把吉利大学发展成为中国20强的大学!” “那些所谓的明星只知道消费世界名牌”是这位“汽车狂人”引发网络震荡的最新言论。他有些激动地跟本刊记者说起事情的原委,并坚定重申自己的观点立场,“现在很多人就沉迷在所谓的‘名牌’、所谓的‘品味’里。其实他们没有正确理解什么是品味,几万块钱买个包就叫品味,几万块钱吃一餐饭就叫品味,这叫什么品味?这是对真正品味的侮辱。” 他说他是在今年6月份举行的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吉利教育资助计划启动仪式上说那番话的,因为2005年的善举,他赢得了“中国十大慈善家”的称号。今年开始,吉利再度捐资5000万资助1000个贫困学生上大学。 “我不明白,那些有钱人在干什么?开车只开奔驰、宝马,买个包花几万块钱。我们国家真的已经富到这样了吗?那么多孩子没有钱上学,没有衣服穿,还有很多老百姓看不起病。” 他很激动地拍拍自己身上,“我全身都没有什么贵的,衬衣是公司统一做的,皮鞋几十块钱,是我们老家一个厂子生产的,陪我去了多少地方,不知道有多好,干嘛要花那么多钱在吃穿上,我真的不明白。” 他愤愤然说起国家大力提倡自主创新,明星中却几乎没有人愿意消费国货。“人家韩国明星金喜善有次被邀请到中国来参加商业活动,金喜善发现车队中没有韩国车,就拒绝乘坐奔驰离开。金喜善说自己是韩国人,就应该坐本国车。你看看中国的明星,谁能这样做?” 他很气愤网上有人把他批评明星追捧奢侈品、不用国货跟不买他的吉利汽车扯到了一起,“有人说,我这样说是嫉妒,是心态问题,还有人专门写,你还是先把你的汽车造好再说吧。您瞧,就这样胡扯!” “如果您太太要拿几万块买个包,您会怎么办?” “这个我管不了,但是我的态度是鲜明的,我觉得我的观点是对的。我也不是说大家都要像我只穿一百块的衣服,你穿两百三百的也行,但你可别花几万块买个包啊!这不是有毛病嘛!这叫品味?!” “那您的品味是什么?” “我的品味是实实在在。应该要面对现实,应该要把个人与这个世界联系起来。中国还没有到这个地步。也许我年龄大了,过时了,看不懂现在的人。我反正天天坐个吉利汽车,我也没有什么豪华的享受,但是我觉得很踏实,我跟这个世界联系得很紧密,跟这个现实联系得很紧密。” 我在不断提高调控自己幸福指数的能力 人物周刊:21岁的时候你以一万元起家,那一万块钱是你辛苦存下来的,那个时候您对于这样一笔巨款的投资,心中是否忐忑不安,那个时候的致富目标是什么,觉得有多少钱就算有钱了? 李书福:万元户在那个时候很厉害了。但是讲实在话,我对钱从小就不是很迷恋的,我不是守财奴。讲浪漫一点,就是一直在追求理想,想做点事情出来。投资的时候从来不会去过多的想钱亏掉了怎么样。 这个跟我小时候的经历有关系,我很小就开始挣钱。钱是挣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这个道理很早就明白了。 人物周刊:你在青年时代最渴望的奢侈品是什么? 李书福:那个时候要是有辆自行车,再戴一块手表,出门就很有面子了。手表一定要露在袖子外面,时不时地拿出来看看。拍照的时候要这样,在胸前交叉,戴表的那个胳膊一定要在外面。(扮当年最酷最帅的拍照姿势,大笑。) 我的第一块手表是走私表,十几块钱。时间是不准的,但是要的是个样子嘛,还是天天很得意地戴着。有一次我想去我们那里专门卖走私表的一个地方,想去修一修。那个时候都是偷偷卖的,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要管的,我傻乎乎的,什么也不懂,就在那里大模大样地对时间,结果一下子就被“打办”的人抓住了,手表也给没收了。 人物周刊:27岁你就有200万了,拥有第一个100万的感觉是怎样的?有没有做梦笑醒?您对您的父母透露过您的财富吗,他们怎么说? 李书福(笑) :做梦笑醒肯定是没有的。那个时候就是想,“哦,真的是有100万了,这个时候该想一想了,该怎么办”。资本要寻找出路啊,不能放在银行里啊,必须发展,实现更大的梦想。 我父母他们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经济上总是特别谨慎小心,他们从来不干涉我们的发展,但是担心还是很多,怕出事、怕企业搞不好什么的。 人物周刊:成为有钱人之后的幸福和烦恼是什么?你的财富观是怎样的? 李书福:有钱最大的好处是用钱的时候,你不用发愁。还有一个好处是,你可以用钱去实现你的理想,为理想去赚钱,而不是把赚钱当理想。你看李嘉诚,他辛辛苦苦地赚钱,赚到钱了,又大把大把地往外捐。比尔·盖茨也是这样。那你说他们赚钱为了什么,绝不是为了把所有赚到的钱都存起来,他就是在通过赚钱完成自己个人意志的表达。 至于说烦恼,有一些东西我们也不能在公开的场合讲。中国的农村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计划走向市场,它的变化是很困难的。我们这一路走来,也是碰到很多坎坷和困难。金钱与人情的矛盾,发展与反发展的矛盾。亲戚啊、朋友啊、同学啊,他们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可能需要你的帮助和参与,中国这样的事情太多了,过程很复杂。怎样能处理好,都需要心血。 我今天在吉利大学跟学生讲,世界充满阳光,世界也有黑暗,需要有一个识辨的能力。开学典礼上,有人说不应该说这些,我说这是告诉他们实情。 人物周刊:吉利已经成长为一个巨大的经济增长体,对你个人而言,你未来的财富目标是怎样的? 李书福:财富目标我没有的。我想把这个学校办成世界上有影响的学校,造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这个目标是有的。 人物周刊:你是中国民营企业的一个成功个案,在你的亲身经历中,中国民营企业最难的是什么,最需要的又是什么? 李书福:这个啊,我跟你讲,跟刚才那个德国人问的是一样的,最难的就是想说的话不能说。不能说啊!我怎么回答你呢,50年之后你再慢慢写吧。 但我相信我们的社会在持续改进、持续提高、持续发展,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会止步、中国的未来是非常美好的,但道路是坎坷曲折的,困难问题是层出不穷的。所以我对那个德国记者说,中国民营企业家要继续努力、奋斗、吃苦。 人物周刊:你对幸福的理解是怎样的? 李书福:幸福与不幸福,不是能用钱来衡量的。幸福的根本、关键是在自身的能力,你有没有让自己幸福的能力?在最困难的情况下,有本事和能力把自己调整到幸福的状态。有钱人并不一定幸福,你今天发愁怕被人家偷了,明天又担心这个钱来路是不是有问题,后天又考虑这个钱怎么花,哎呀,我告诉你,你可发愁了,你可一点都不幸福。 人物周刊:那么你幸福吗? 李书福:我觉得相对而言,我自己感觉是幸福的(笑),我在不断提高调控自己幸福指数的能力。 相关专题:南方人物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