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新京报-核心报道专题 > 正文

河北泊头电力局10年一局两制 同工种收入差10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0日03:00 新京报
河北泊头电力局10年一局两制同工种收入差10倍
电力工人在电线架上工作,同单位同工种的职工收入相差可达十倍

  直供与农电合并十年,一局同时出现“旱涝保收”与“连年亏损”两种局面,同一工种收入差距十倍

  ■核心提示

  号称“暴利”的电力系统,却有上千职工收入十年不变、靠贷款发工资。而且,同属河北省泊头电力局,同一工种的职工收入相差可达十倍。此中悬殊来自于,他们分属直供还是农电。

  “一局两制”的独特局面,在这里存在已十年之久。合并之后,两个系统仍保留原有体制:一边旱涝保收,一边自负盈亏,一边严控进人,一边人数飙升,怪象之下,争端不断。

  □本报记者 孙勇杰 河北报道

  “倒不是在乎这点钱,我就是不服气。”9月29日,李刚领到了单位发的过节费,看到7张百元钞票,他有点生气。

  39岁的李刚是河北泊头市供电局的高级工程师。让他不服气的是,同属该局,同是高级工程师,有人拿到的过节费是7200元。有此悬殊只是因为,李刚属于“西院”,他们属于“东院”。

  “西院”是指地处泊头市西环的原泊头局农电局,“东院”则指4公里之外的原沧州局供电所。十年前,两个单位合并为泊头市电力局,但至今两边仍运行不同体制,形成河北省独一无二的“一局两制”局面。

  在此局面下,“两院”的差异日益巨大。在电力垄断经营的情况下,原农电口却坠入连年亏损,与“东院”职工待遇的悬殊也由此而来。

  “整天喊着暴利降薪的电力系统,有我们这1000多口子人靠贷款发工资的职工,也算是奇闻了吧。”原泊头农电局局长耿世平叹口气。

  在他看来,“一局两制”的种种怪象,都来自于十年前那次畸形的合并。

  “分治”终结

  1996年合并前五年里,农电局年年涨工资,单位一年还有几百万的盈利。

  “做梦都没想过,一个小供电所,有一天能把我们农电局给并了。”有35年工龄的王宝起,见证了“一局两制”一步步地演进。

  当初,供电所确实不起眼,由沧州电力局设在交河县下属的泊镇。而泊头市农电局前身“交河县农电局”已是个归地方政府管的正局级单位。

  一个地方出现两个供电系统,原因在于泊镇曾有的辉煌时光。“正是因为以前泊镇交通位置重要、工业比较发达,用电量超出了交河县供电能力,所以才由我们沧州局在泊镇专门建了个供电所,直接供电。”9月29日,沧州电力局农电处朱处长说,供电所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

  1983年1月1日,一次不期而遇的行政建制改变,骤然提升了泊镇供电所的地位。

  根据国务院批示,河北省政府撤销交河县,恢复泊头市建制。此后,泊镇供电所扩大“势力范围”,几乎占据供电的“半壁江山”,而泊头市农电局,则负责给剩下30个农村乡镇供电。

  两个系统实行不同的供电方式,也运行不同的体制。供电所由沧州局直管,实行“直供”,收入各方面也纳入河北省局统一管理。农电局按照县级电力局的一般惯例实行“吨售”,向上级电力局买电,然后自行销售,自负盈亏。

  “那时候,农电局绝对是好单位,托多少关系还进不来。”曾被评为泊头十大杰出青年的赵勇说,当年从部队转业费了不少劲才进了泊头市农电局。

  据老局长耿世平以及多名老职工介绍,1996年合并前五年里,农电局年年涨工资,单位一年还有几百万的盈利。

  1996年,国家电力法出台,该法规定,一个行政区域只允许存在一个供电机构存在。泊头市农电局和泊镇供电所两分天下的供电模式,走到了尽头。

  合并前后

  “当时想,不论是谁‘托管’谁,还不是在一个锅里吃饭。”围绕合并,沧州电力局和泊头市地方政府的博弈,正式开始。

  “沧州局还是不舍得放下泊头市内,这接近两亿千瓦时的供电量。”9月28日,耿世平说,当初的合并之争,根本上还是供电利润之争。

  耿世平说,按照当时的政策,如果一个行政区域存在两个以及以上供电机构,原则上是将处理权力交给地方政府,同时,改组以后的供电机构也倾向于由地方政府管辖。

  但是,事后的合并,却是沧州局占了上风。

  耿世平说,合并前后,沧州局先是将泊镇供电所升格为泊头供电局,名义上成为和泊头农电局对等的单位,从而为“托管”农电局做了准备。

  而在合并后新局长的任命上,农电局内部与市政府的斗争,也为沧州局掌握“主动权”提供了机会。

  耿世平介绍,合并前他已面临退休,当时农电局的几个副局长都争着当局长,而泊头市政府也想任命一名局长。两方僵持不下,出现了局长“真空”的状况。

  1996年,泊头市农电局归沧州电力局设在泊头的供电局托管,合并成泊头市电力局,局长由沧州局直接委派。

  “当时想,不论是谁‘托管’谁,还不是在一个锅里吃饭。”农电局职工苏立达说,没想到此后十年里,当初对合并的期望化为泡影,而“一局两制”衍生出越来越多的矛盾。

  “两院”争端

  “奖金还没有发出来,东院的职工就闹到领导办公室里去了。”

  2000年,33岁的李刚主动辞去了用电科科长职务。

  “我是科长,他是刚工作的小科员,就因为是东院的,工资比我还高,我怎么带人啊。”时隔6年,李刚提起此事仍愤愤不平。

  1990年本科毕业进入泊头农电局的李刚,是目前电力局仅有的几位高级工程师之一,但他的工资只有几百元。

  “同工不同酬,我气不过,再说,这么点钱让我怎么养家?”李刚现在把精力主要放在了做生意上。

  像他这样,边在电力局上班,边搞点副业,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电口职工,不在少数。

  当初费尽周折进入农电局的赵勇,现在“兼职”当起了村支书,干起了村办工厂。

  “他们的基本工资都是我们的两倍还多,更不用说福利了!”他很是激动。

  同属于泊头市电力局,刚刚进入“直供”的年轻职工,一个月工资都有一千多元,而在农电这边工作十年的老职工月收入才六七百块钱。

  在此情况下,“两院”的矛盾也越发激化。

  据原来的副局长刘瑞阁介绍,前任局长张新海为了平衡东西院的关系,决定给西院职工每月增发300块钱的奖金。“奖金还没有发出来,东院的职工就闹到领导办公室里去了。”

  “最后的处理方案是东西院职工都加300块钱,还引起了两院职工的不满。”刘瑞阁说。

  “每到过年过节,因为同工不同酬、奖金不一样,东西院的矛盾就会激化。”耿世平说,如果不解决“一局两制”,迟早会出现更大问题。

  “僧多粥少”

  “周边几个县市都是盈利的,他们最多的也不过是四五百人。”

  两院职工收入的差距来自于两边不同的体制:原泊镇供电所职工,工资由河北省电力局统一发放,而原农电局职工,则要根据这一部分的盈亏情况自主发放。

  “电力系统,算得上是暴利单位,旱涝保收的河北电网年利润是巨大的。”耿世平说,这是“东院”职工福利不断增加的根本原因。

  而在这十年里,“西院”部分却年年亏损,入不敷出。

  刚刚调任泊头电力局局长的徐文清说,这十年里农电口所管辖的农村地区用电量并未大幅增长,而职工数量则一路飙升,“僧多粥少,自然工资水平就上不去了。”

  根据耿世平介绍,合并前,农电局编制内职工不到300人。到现在达到了620人,加上农电临时工,农电方面现在要养活1000多口人,入不敷出不可避免。

  “周边几个县市都是盈利的,他们最多的也不过是四五百人。”9月28日,泊头电力局现任用电科科长贾树森(音)说。

  与此相比,“东院”职工数量增加并不多,仅百余人,与合并前基本持平。

  老职工们将原因归结为“一局两制”下的进人机制不同。按照程序,“东院”进人要由河北省局来批准,而“西院”进人远没那么严格。

  “合并以后,农电这边进人一直都没有什么标准,都是走后门进去的。”农电职工苏立达说,基本上只是局长同意,或者市政府领导打个招呼就可以进来。

  “直供方面的家属、亲戚,不能到他们那边,全部都安排在了农电。”9月28日,多名农电职工表示,由于局长都是由“直供”委派,所以也在进人时为“直供”系统大开方便之门。

  2005年4月,沧州局局长丁一忠带领的调查组调查结果显示,有160多名现有职工,是通过“直供”那边的关系安排过来的。

  现任泊头电力局局长徐文清表示,职工的大量增加多数还是农电口职工的子女,有些一家三四个子女都在农电口。

  他表示,现在已经严格控制进人,但是,“现在的人口基数在那里,短时间内不可能有太大改变。”

  难解之局?

  “分开后要独立结算,又要养活1000多口人,根本不可能维持。”

  “整个电力局的管理上,也有很大问题。”赵勇等多名职工说,两院实行“两制”,“直供”旱涝保收,农电自负盈亏,而局长是由直供方面过来的,对农电的管理业务不熟,这是造成亏损的原因之一。

  “直供方面的领导职工,有河北局的底子做支撑,习惯了大手大脚。”耿世平说,局里最多的时候有120多辆车,现在仍有73辆。

  对于泊头市电力局是否存在管理问题,沧州局农电处朱处长没有正面回答,“人都是有擅长不擅长的地方,换了谁,也会有些缺陷的。”

  “一局两制”状况已经引起了更广层面上的关注。

  河北省电力局工会主席一份工作报告中称,沧州供电公司提出一份“关于尽快解决泊头市电力一局两制的提案”省电力局主要领导已进行批示,目前已提出了初步方案。

  但泊头市电力局至今并未获知此份方案。

  农电口的职工提出了三个方案:一,把现在农电口的职工都划归到河北电力系统里,跟直供的职工一样待遇;二是,直供职工撤出泊头,由农电口的职工成立跟周边县市一样的地方供电局;三是,农电局独立出来,恢复1996年合并前“两分天下”的局面。

  这三份方案,均未得到沧州局农电处朱处长和泊头电力局局长徐文清的认可。

  朱处长表示,现在河北电力系统基本不进人,而且对新职工要求很高,农电职工达不到要求,人数也太多,所以全部纳入同一系统基本没有可能。

  “如果沧州局的直供职工全部撤出泊头,这涉及到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几亿资产谁担得起责任?”徐文清说。

  对于第三种方案———恢复“分治”局面,徐文清认为,泊头农电方面已负债累累,“分开后要独立结算,又要养活1000多口人,根本不可能维持。”

  “一局两制是个历史问题,一下子想解决,是不可能的。”朱处长说,这个问题在沧州局经过多次讨论,还未形成合适方法,而此次新派至泊头的徐文清以前是主管农电的,希望他能解决这一问题。

  “这个局长很难当。”徐文清说,目前正在策划股份制改革的事情,但是能否最终解决“一局两制”的历史悬案,他心里也没有底。

  相关专题:新京报-核心报道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