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和谐社会建设画定“路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2日05:57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11日下午闭幕。这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全面部署。为期4天的全会,也将因此在中国的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9个方面6项原则

  勾勒和谐社会建设“路径图”

  六中全会从9个方面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成为这次会议的一大亮点。和谐社会建设目标既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衔接,又反映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体现了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的科学态度。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6项原则。

  这9个方面的奋斗目标和6项原则,共同构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路径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

  更注重民生

  群众利益成重要着力点

  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社会事业发展“短腿”现象严重……针对当前这些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全会提出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全会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和部署,始终贯穿着“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这根红线。就业、教育、医疗等问题,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全会强调,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让人们看到了更加注重民生的政策取向。

  6大制度建设

  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制度是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全会公报强调,“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健全法律制度,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树立社会主义法制的权威,加速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

  完善司法体制机制,继续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发挥司法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作用。

  健全公共财政制度,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领域。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首次明确提出

  建设核心价值体系

  全会着眼于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和谐,对和谐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全会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和谐文化建设作出系列全面、具体的部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六中全会在总结近年来思想道德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观点。

  创新体制提高水平

  社会管理重心大调整

  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全会强调,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并对加强社会管理作出了具体部署。全会指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突出强调要“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体现了社会管理理念的深刻变化。

  全会把“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安全生产”等,列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反映了在利益关系多元化、各种矛盾相交织的关键阶段,社会管理工作重心的重大调整。

  激发社会活力

  增进团结和睦

  充满活力、团结和睦------这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元素-----全会强调要激发社会活力,“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团结和睦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参与、共同建设。

  据新华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