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们身边有一群人在重生(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3日07:40 华商网-华商晨报

  

我们身边有一群人在重生(图)

  社区矫正对象(左三)、志愿者(左二)及其他社区工作人员一同参加社区矫正公益劳动

  ■本报记者程喜刚摄

  晨报本溪讯(记者程喜刚)从昨天开始,本溪市平山区的301名监外服刑人员开始了他们的社区矫正生活。

  监外服刑人员

  包括被判处管制的、被宣告缓刑的、被暂予监外执行的、被裁定假释的、被判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

  社区矫正内容

  包括公益劳动、理论学习、就业培训等内容。

  与以往只是进行简单的监外执行不同,矫正对象在按规定参加完这些活动后,会有一份类似于期末鉴定的总结材料,如果矫正对象没有完成相应的活动,刑期有可能延长,如果表现优异,可考虑缩短刑期。

  本溪市司法局社区矫正处韩智泉告诉记者,社区矫正小组的工作人员由司法局、所在派出所的民警、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共同组成,目前平山区共有社区矫正工作者729人,社会志愿者1435人,确保每个被矫正对象都有一个工作小组。

  社区矫正工作最先在北京等城市进行试点,这项工作正式进入辽宁是在今年5月,选择在本溪和大连进行试点工作。

  他们这样面对新的一天

  监外服刑人员

  乐观型“犯了罪就该勇于承担”

  昨日,本溪的王明(化名)比以往起得更早。6时40分送走了上学的儿子,王明在8时30分准时来到所在社区,参加社区矫正。

  他是一名监外服刑人员,因为一时冲动换来了一年的缓刑。“以前总有种自卑感,”王明不好意思地说,“但后来一合计,既然犯了罪就该勇于承担。”

  邻居路过时,王明停下手中的活打招呼,“这不正改造呢嘛。呵呵……你可得到社区表扬表扬我。”

  他所在的社区共有5名社区矫正对象,这次的公益劳动是矫正的一部分,他们的任务是清理社区卫生,这是他们每个月10小时公益劳动的开始。

  腼腆型看见邻居赶紧转过脸

  记者在南地街道办事处一社区采访时,社区矫正对象高东(化名)正在打扫卫生,看到记者采访,他躲到了一旁。

  一群老邻居走到离高东10多米远的地方,看着这边指指点点,高东赶紧把脸转过去,铁锹扔到一边,“肯定说我呢。”

  身旁的志愿者走了过来,“怕什么?咱就得干出个样来。”高东不情愿地拾回了铁锹,不过在接下来的劳动中一直没有抬头。

  记者随后来到老邻居的身边,一位老大娘笑了,“这孩子不挺好的嘛,还不好意思了。我看不错,以后肯定不会再出事了。”

  上进型“得好好学门手艺”

  南地街道办事处南地社区昨天的社区矫正工作主要是理论学习,社区矫正站的工作人员正在讲解矫正工作计划,5名矫正对象坐在办公室里听讲。

  当听到社区矫正还包括对矫正人员进行免费就业技能培训,董刚(化名)有了浓厚兴趣,“还给咱们培训呢?我可得多学学,以后好多门手艺。”

  董刚告诉记者,“社区了解到我家的情况又给办了低保,又给我们找工作,又有就业培训,以后即使刑期满了,社区有什么事,咱也随叫随到。”

  他们这样看待社区矫正

  社会各界人士

  ■社区矫正工作站:开始有点担心

  “确实压力挺大,刚开始还有点担心,觉得和他们不好打交道。”南地街道办事处永强社区矫正站站长李兴昌不好意思地笑了。

  “但通过接触,发现他们和我们想的不一样。”李兴昌告诉记者,“现在我要是一连几天看不到他们,还真挺担心。”

  ■民警:得把他们当成朋友

  德太社区的片警张云福负责社区5个矫正对象的管理,“现在一些公益劳动我和他们一起参加,起初他们对我这身制服还有点抵触情绪。”

  “你把他们当成朋友,他们也一样会把你当作朋友,有什么家常话都和你唠唠,不把你当外人了。”说着,张云福对矫正对象进行劳动分工,“(矫正对象)别乐了,快点搭把手呀!”

  ■矫正志愿者:要掏心窝子和他们沟通

  永强社区的王天容不仅是一名普通社区居民,她同时也是一名社区矫正的志愿者,“平时就和矫正对象是邻居,其实他们并不坏。我丈夫就是个刑满释放人员,他们不把你当作外人,就什么话都和你说了。”

  ■周围群众:“不能让他们再走回头路”

  记者随机采访了8名社区居民,其中约四成群众对社区矫正表示了些许担心。

  “听起来有点害怕,”社区居民杨大妈表示,“他们毕竟犯过法,有点担心。”

  但更多的社区群众则对此举持支持态度。“毕竟是邻居,大伙有个什么事还能互相照应。”周大爷经常和矫正对象唠家常,帮他们抬垃圾,“要是大伙都不理他们,他们多可怜呀?不能让他们再走回头路。”

  ■专家:可培养他们对社会的归属感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刘旭东副院长表示,以前的监外服刑相对而言比较消极,此次通过监外服刑人员与社会的互动,可以防止他们与社会逐渐疏远。

  刘旭东告诉记者,社区矫正是司法的进步,这样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对社会有归属感,而就业技能的培训又能让他们有一技之长,避免他们走“回头路”。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程喜刚采写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