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发表 全文近9000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3日11:15 龙虎网

  【龙虎网报道】新华日报据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国务院新闻办12日在此间发表了《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

  白皮书说:“自2002年中国政府发表《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以来,中国航天事业又取得长足进展。为增进世人对过去五年及今后一段时期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了解,这里就有关情况作些介绍和说明。”

  白皮书说,中国航天事业始于1956年,迄今已整整走过五十年光辉历程。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独立自主地发展航天事业,在若干重要技术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一贯主张外层空间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支持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各种活动,积极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不断为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白皮书指出,中国已确立了在本世纪前二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战略目标,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更高要求。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国家战略目标,加强自主创新,努力推进航天事业更快更好发展。

  白皮书确定了中国航天事业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运载火箭进入空间能力和可靠性水平明显提高;建立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协调配套的全国卫星遥感应用体系;建立较完善的卫星通信广播系统,卫星通信广播产业规模和效益显著提高;分步建立满足应用需求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初步形成卫星导航定位应用产业;初步实现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由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航天器交会对接;实现绕月探测;空间科学研究取得重要原创性成果。

  白皮书全文近9000字,分六个部分。

  自主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连续24次发射成功

  国务院新闻办12日发表的《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指出,2001年至2005年,我国自主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连续24次发射成功,运载火箭主要技术性能和可靠性明显提高。

  白皮书说,从1996年10月至2005年底,“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连续46次发射成功。新一代运载火箭多项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120吨级推力的液氧/煤油发动机和50吨级推力的氢氧发动机研制进展顺利。

  此外,酒泉、西昌、太原三个航天器发射场建设也取得新进展,综合试验和发射能力得到提高,多次完成各种运载火箭、各类人造卫星、无人试验飞船和载人飞船的发射任务。

  白皮书指出,在深空探测方面,我国开展了绕月探测工程的预先研究和工程实施,也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人造地球卫星整体水平明显提高

  国务院新闻办12日发表的《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指出,在过去五年中,中国自主研制并发射22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整体水平明显提高。

  白皮书称,2001年至2005年,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一系列新成就。在已初步形成的四个卫星系列的基础上,发展形成六个卫星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和“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系列。

  此外,中国海洋卫星系列即将形成,构建“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计划正在加紧实施;一批新型高性能卫星有效载荷研制成功;各种应用卫星初步投入业务运行,其中“风云一号”和“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已被世界气象组织列入国际业务气象卫星系列;地球静止轨道大型卫星公用平台的各项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大容量通信广播卫星研制取得阶段性成果;微小卫星研制及应用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将研制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

  国务院新闻办12日发表的《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说,未来五年,中国将研制新一代无毒、无污染、高性能、低成本和大推力的运载火箭,最终实现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到14吨。

  白皮书说,中国还将全面完成120吨级推力的液氧/煤油发动机和50吨级推力的氢氧发动机的研制工作;提高现有“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可靠性和发射适应性。

  中国将研制并发射一系列卫星

  国务院新闻办12日发表的《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说,未来五年,中国将研制并发射一系列卫星。

  白皮书透露,中国将研制并发射新技术试验卫星,加强新技术、新材料、新器件、新设备的空间飞行验证,提高自主研发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与可靠性。

  中国还将研制并发射“育种”卫星,推进空间技术与农业育种技术的结合,扩大空间技术在农业科研领域的应用。

  白皮书说,中国还将研制空间望远镜、新型返回式科学卫星等卫星;开展空间天文、空间物理、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的基础研究,取得重要原创性成果;加强对空间环境与空间碎片的监测能力,初步建立空间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中国将研制发射电视直播卫星

  国务院新闻办12日发表的《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说,未来五年,中国将研制并发射长寿命、高可靠、大容量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和电视直播卫星;发展卫星直播、宽带多媒体、卫星应急通信、公益性通信广播等技术。

  白皮书指出,中国还将继续发展和完善卫星通信广播的普遍服务功能,增加卫星通信领域的增值服务业务。积极推进卫星通信广播的商业化进程,扩大通信广播卫星及应用的产业规模。

  中国将启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计划

  国务院新闻办12日发表的《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指出,未来五年,中国将完善“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系统,启动并实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计划。

  与此同时,中国还将发展卫星导航、定位与授时的自主应用技术和产品,建立规范的与卫星导航定位相关的位置服务支撑系统、大众化应用系列终端,扩展应用领域和市场。

  中国将启动并实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工程

  国务院新闻办12日发表的《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说,未来五年,中国将启动并实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工程。

  白皮书说,中国还将研制、发射新型极轨和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海洋卫星、地球资源卫星、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开展立体测图卫星等新型遥感卫星关键技术研究。初步形成全天候、全天时、多谱段、不同分辨率、稳定运行的对地观测体系,实现对陆地、大气、海洋的立体观测和动态监测。

  白皮书称,中国还将统筹发展卫星遥感地面系统和业务应用系统;整合并完善现有遥感卫星地面系统,建立和完善国家级的遥感卫星数据中心,建设和完善遥感卫星辐射校正场等定量化应用的支撑设施,初步实现社会公益服务领域的遥感数据共享;建立卫星环境应用机构和卫星减灾应用机构,形成若干重要业务应用系统;在卫星遥感主要应用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国将开展载人航天工程的后续工作

  国务院新闻办12日发表的《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指出,未来五年,中国载人航天将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进行航天器交会对接试验。

  白皮书称,中国还将开展具有一定应用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长期在轨自主飞行的空间实验室的研制,开展载人航天工程的后续工作。

  白皮书说,中国还将实现绕月探测,突破月球探测基本技术,研制和发射中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主要进行月球科学探测和月球资源的探测研究;开展月球探测工程的后期工作。

  空间技术整体水平明显提升

  国务院新闻办12日发表的《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指出,2001年至2005年,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空间科学实验与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日地空间探测。与欧洲空间局合作实施了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协同欧洲空间局的四颗空间探测卫星,首次实现世界上对地球空间的六点同步联合探测,获得重要的探测数据。开展了月球和太阳系探测的预先研究。

  ——微重力科学实验和空间天文观测。利用“神舟”号飞船和返回式卫星,开展了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科学和微重力科学等领域的多项实验研究,进行了农作物空间诱变育种探索和高能空间天文观测,取得重要成果。

  ——空间环境研究。开展了对空间环境监测和预报研究;在空间碎片的观测、减缓和预报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初步具备对空间环境试验性的预报能力。

  未来五年优先开展八个方面的国际空间科学合作

  国务院新闻办12日发表的《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说,中国政府继续支持在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等领域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在未来五年将优先开展八个方面的国际合作。

  这八个方面包括:

  ——空间天文、空间物理、微重力科学、空间生命科学、月球探测和行星探测等领域的科学研究。

  ——对地观测卫星数据的共享与服务,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防灾减灾、全球变化监测与预报等方面的应用和研究。

  ——航天测控网资源共享、互相提供航天测控支持等。

  ——通信卫星和对地观测卫星的设计与制造。

  ——卫星通信、卫星遥感和卫星导航定位的地面设备及关键部件的制造。

  ——卫星通信广播在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方面的应用,卫星广播电视应用范围的扩大,卫星导航定位相关服务。

  ——卫星商业发射服务,卫星整星及其零部件的出口,卫星地面测控和应用设施建设及服务。

  ——航天活动各领域的人员交流与培训。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