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要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4日20:31 新华网 | |||||||||||||||||||||
政协常委会组成人员学习讨论六中全会精神时认为 人民政协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新华网北京10月14日电 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14日举行分组讨论。常委会组成人员结合吴邦国委员长在本次常委会议开幕会上所作的报告,围绕学习贯彻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展开深入讨论。
常委们一致认为,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主要议题,摆在全局工作更加突出的地位,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适应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正在达到新的高度。 常委们认为,《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是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做的工作报告高屋建瓴,实事求是,总结工作全面,分析形势透彻。吴邦国委员长关于学习《决定》的报告概括全面、分析深刻,对于深入学习贯彻《决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常委们还结合政协工作实际,就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提出了建议。常委们在发言中认为,人民政协的基本属性、组织构成、工作原则和活动方式,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完全一致,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紧密相连。人民政协各级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全会精神上来,把力量和智慧凝聚到贯彻落实中央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更加自觉地发挥协调关系、汇集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作用,加强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的团结和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忠禹、帕巴拉·格列朗杰、李贵鲜、张思卿、白立忱、罗豪才、张克辉、周铁农、陈奎元、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徐匡迪、李兆焯、张怀西、李蒙、董建华、张梅颖、张榕明分别参加了小组讨论。(完)
——新华网六中全会精神系列解读之一 【编者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为期4天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闭幕了,但构建和谐社会的热潮方刚刚兴起。我们必须认识到,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必须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抓紧抓好。正如胡锦涛同志所强调:“我们既要立足国情,根据已经具备的条件,积极主动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又要着眼长远,做好长期努力的准备”。 构建和谐社会是长期历史任务和重大现实课题 全国各地建设和谐社会热潮汹涌(资料图)
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全会认为,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要切实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抓紧抓好。点击详细>>> 不能认为经济发展了 社会就一定和谐了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既有同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相互关照、确立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的战略意向,又是针对社会建设和管理相对滞后、社会矛盾多发高发的现实而采取的政治举措;三是为了改变人们尤其是部分干部中存在着的、习以为常的漠视社会管理服务的思维模式和工作偏向。不久前胡锦涛同志再次强调: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又不能认为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改善了,社会就一定和谐了。他以鲜明语言表示“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不断消除不和谐的因素、不断地扩大和谐因素。只有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 点击详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 人类社会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前进的,旧的矛盾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矛盾,正是永不停歇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个不断解决矛盾、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它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动态的协调,是目标和过程的统一。 构建和谐社会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就是说,它是具体的、历史的,是分阶段、有层次的。 在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和谐社会建设有不同的具体目标。我们必须把握长远性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统一,既要看到诸多有利条件,坚定信心,积极推进;又要看到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操之过急、急于求成,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加以推进。点击详细>>>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做好“长征”的准备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取决于很多因素和条件。新世纪的中国,虽然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等还比较落后,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还不完善,人民生活水平还不够高,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很大,民主法制和思想道德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总体而言,我国仍然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个基本判断没有变。在这样一个阶段,必然存在着很多不和谐的现象和因素。有些不和谐问题可以在短时间里加以改善,而有些不和谐问题将会伴随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重大的现实任务,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点击详细>>> 我国正处在和谐提升、历史跨越的重要时刻 以四中全会为开端,到六中全会全面部署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事跨三次全会、时计两年有余。事实证明,构建和谐社会理论上的科学性和实践上的优越性,已越来越被国人所广泛认同和接受,并在地区及国际社会中产生积极影响。 促进和谐是我们党在关键时期的战略抉择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过渡的关键时期。从国际经验看,这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加快,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凸显,社会利益日趋多样化,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我们党立足新世纪新阶段的这个实际,针对将来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而作出的战略抉择。 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其基本出发点,就是实事求是地承认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同时着眼于新的国内外形势,逐步解决目前存在的和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不断减少不和谐因素,增加和谐因素,提高社会的和谐程度与水平。它充分反映了我们党不断推动社会进步的勇气和决心,表明了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高度自觉。 “和谐社会”概念的提出及发展轨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首次完整提出,是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决定》将其正式列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这一思想,在此前的十六大报告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已有体现,其中有两处比较明显:一是报告提出的到2020年我国将要实现的小康社会比2000年有六个“更加”,其中第五个“更加”就是“社会更加和谐”;二是报告第二部分论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提出,随着改革的深入,我们要努力建立起“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社会关系。点击详细>>> 四中全会以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三个支点 十六届四中全会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先是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基本问题的研讨,在党内首先是各级干部中形成广泛、高度共识;接着,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加强从中央到地方的党政机关、大型企业、事业单位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工作,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同时又是群众满意工程,扎实做好构建和谐社会各项工作;随后,结合“十一五”规划的准备编制和实施,把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解决群众现实利益问题,纳于整体规划之中,一系列的社会宏观调控机制逐渐形成完善。所有这些,就构成了自四中全会以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三个支点。点击详细>>> 十六届六中全会:勾勒和谐社会建设“路径图” 民主法制更加完善,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六中全会从9个方面,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成为这次会议引人注目的一大亮点。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6项原则,涵盖了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工作方针、工作动力、工作保证、工作条件、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这9个方面的奋斗目标和6项原则,共同构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路径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点击详细>>> 和谐社会建设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社会发展的阶段不一样、条件不一样,社会的和谐程度也不一样。在不同的阶段,社会发展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在社会和谐方面也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因而构建和谐社会也有不同的任务。而且,和谐因素的增长并不是直线式的。今天比较和谐,明天也可能不太和谐;原有的不和谐因素消除了,又可能产生新的不和谐因素。由于这样一种变动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也就必然表现出阶段性特征。这种发展的过程与阶段,总体上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进程相联系。所以,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和谐社会建设的这种阶段性特征,坚持从不同阶段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完成该阶段需要解决、能够解决的任务。总的目标是坚定的、一贯的,但不同阶段的具体目标则会有不同的特点和内容。点击详细>>> 我国当前社会一些不和谐因素不同程度存在 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这并不是说我国社会现在没有矛盾和问题。从目前的情况看,一些不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因素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比如,一些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依旧存在,资源浪费现象还比较严重;城乡贫困人口还有相当数量,上学难、上学贵和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不同地区、行业和人群之间收入差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等等。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着眼于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要主动正视矛盾化解矛盾 十六届六中全会认为,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全党同志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按规律办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切实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抓紧抓好。点击详细>>> “和谐”更加突出“发展”仍是第一要务 “谋求社会和谐”并不改变“经济发展为中心” 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的是要把社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不意味着要改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核心,这是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和社会主要矛盾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最重要结论,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当前,解决我们面临的诸多矛盾和困难,促进社会和谐,关键还是靠经济发展。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使国家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缩小区域之间、城乡间的收入差距,要靠经济发展;协调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要靠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解决各种民生问题,要靠经济发展;建立更广泛、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也要靠经济发展。如果离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就会落空。点击详细>>> “构建和谐”与“科学发展”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当然,不发展经济不可能实现现代化,不重视社会发展同样不可能实现现代化。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正确处理和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从而为经济建设创造更好的社会条件,推进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也就是说,要通过更高水平的经济发展,来促进社会和谐;又以社会的更加和谐,来保证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 当前,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最重要的是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机统一起来。构建和谐社会,同落实科学发展观相辅相成。前者是从社会和谐的角度促进科学发展,后者是从科学发展的角度促进社会和谐。要坚持统筹兼顾,切实把“五个统筹”体现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去,努力建立健全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有效机制。要兼顾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兼顾发展能力强群体与发展能力弱群体的利益,兼顾改革受益较多群体与受益较少群体的利益,兼顾先富群体与后富群体的利益,兼顾不同行业群体之间的利益。点击详细>>> 相关策划:
相关报道: 新华视点:专家解读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 受权发布: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 网友热议: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的亮点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十六届六中全会闭幕 胡锦涛作重要讲话 相关专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