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汽车防盗器形同虚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6日14:50 北京晚报

  

汽车防盗器形同虚设

  今年中秋之夜,生意人高某与朋友聚会时提前离开,在门外砸坏了朋友的车窗玻璃,盗窃了车上的两万元钱。警方通过当地的监控录像发现,行窃之时,高某拿着砖头,曾先后三次去砸玻璃。每次防盗器一响,他就躲到一边。虽然防盗器响个不停,却一直无人理睬,最后高某顺利得手。

  目前,本市机动车总数已达280万辆,其中绝大多数轿车都装有各种类型的防盗器,但是记者在近一周的调查中发现,无论对于车主还是偷车贼,防盗器几乎都是形同虚设。除了夜间扰民和吓唬个别“土贼”,它们几乎已成了摆设。

  记者调查防盗器报警5分钟无人理睬

  昨天上午10时,记者来到东四环宜家商场地下一层停车场,将车停在距离值班员30米左右的地方,然后下车离开,在远处操作遥控器让报警器报警。立刻,尖锐的报警声响遍全场。约半分钟后,报警器停止工作,记者反复操作,但在3分钟内,始终没人到发出响声的车位前张望一下。记者只好回到车前,对准车门用力一击,报警声大作。记者马上趴在车窗上做“鬼鬼祟祟”状,可连响了约2分钟,还是无人搭理。对于一个稍有技术的窃贼,这段时间已经足以打开后备箱盗窃、甚至将车开走。

  记者稍后来到远大路金源时代购物广场,在已经停满车辆的地面停车场上将上述动作重演一遍,结果完全相同。不要说几十米外的保安,即使是从车边经过的人都不会对闪着车灯鸣响报警的车多看一眼。

  “狼来了”让车主逐渐麻痹

  自家的车报警,别人不在乎,车主本人难道也不在乎?今年上半年,家住天通苑的魏先生丢了自家的桑塔纳,虽然车上装了防盗器,可魏先生说,楼下车上的报警器动不动就响成一片,而且声音近似,听多了之后就像那句“狼来了”,谁还会管它?“2003年刚买车的时候,只要楼下有报警器响,我就趴到窗户上看看是不是我的车。”虚惊一场的事越来越多,打雷声以及公路上开过重型卡车时发出的剧烈颠簸声,都能让众多报警器一起工作。到了2004年春节,只要有人放鞭炮,楼下几十辆车的报警器同时大合唱,半个月内,魏先生慢慢“皮”了。即使怀疑是自己的车在响,也不再探头张望。就在这种麻痹之中,初夏的一天早晨,魏先生走出家门后发现,车子没了。

  报警器声调难区分

  魏先生说,假如有一种防盗器,报警声能由自己录制,也许能让车主们提高警惕。但在四元汽配城及东四环附近一些专业汽车保养店找了一圈后,记者发现,市面上出售的各种品牌的防盗器极为雷同,车主们几乎不可能找到一种“别人没有,惟我独家”的报警声音。

  在四元汽配城,多位商店老板告诉记者,市面上的报警器大同小异,现在还没有出现可以让使用者自己录音的品种。对于防盗器的真实作用,业内人也并不看好。一位老板直言:“现在的报警器只能对付没什么技术的‘土贼’,让他们知难而退,但如果偷车贼是个高手,什么防盗器都没用。”

  专家揭秘

  “高手”眼中防盗器形同虚设

  这位老板的话在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的专家口中得到了印证。侵财支队副支队长何俊瑜告诉记者,北京丢失的机动车中约有一半安装了防盗器,但真有人对车子动手动脚时,这些“防盗”的东西基本没起过作用。

  据介绍,对于自行安装防盗器的中低档车,“老贼”很清楚安装的部位和线路走势。下手时,第一个步骤就是切断线路。为了不对车辆造成太多破坏,以免影响销赃时的价格,窃贼往往只切断声音报警线路,而保留连在车灯上的报警线,只用几件衣服遮挡在车灯前就下手作案。

  对于自带防盗器的高档车,窃贼们其实更得心应手。无论凌志、本田还是大众,同品牌车自带的防盗器几乎雷同。警方抓获的一些偷车贼供认,他们曾专门买下某一品牌的车,回去自己拆解,再重新安装,反复多次,对这种车的全部结构烂熟于心,盗窃时破坏防盗器简直是小事一桩。据介绍,另一些窃贼使用“暴力开锁”方式,瞬间打烂车锁锁芯,在防盗器还没来得及作出反应的时候将其破坏。

  警方支招

  汽车防盗须靠“人”的力量

  指望防盗器挡住所有窃贼肯定不现实。民警表示,应用以下3招,对增加汽车安全系数会有一定帮助。

  第一招:安装“双向”防盗器。这种防盗器价格较高,如果车辆被人用力碰一下,遥控器会立即发出蜂鸣声报警。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一些安全性。

  第二招:将车停在管理正规的停车场。停车场最好使用出入证制度,每辆车出门时需凭出门证,夜间或高危时间应该由保安登记该车行驶证。

  第三招:在各大居民小区推广夜间停车服务,由专门的停车管理人员负责夜间车场巡逻,加大管理力度。

  本报记者安然J060

  制图李嘉H186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